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初见"奇才"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王勃是个什么样的人?2.课文中都督是如何评价王勃的呢?(相机板书:真是奇才)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奇才"?这样的人多吗?过渡:都督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种赞叹的呢?请快速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围绕"奇妙",抓住"花园的变化"这一主线,领悟花园变化的原因,感受童话的魅力。3.联系生活,合理想象,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并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后的感受。4.了解童话的特点,能够借助文本,大胆想象,续写童话。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奇妙"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童话。说说看,童话有什么特点呢?(神奇夸张奇妙)是的,童话总是给我们带来一个奇妙的世界。(板书:奇妙)  相似文献   

3.
正一、复习导入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海伦·凯勒》。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海伦的哪些事?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近海伦,了解海伦。二、精读品味1.轻声读第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海伦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2.那么她盲到什么程度,聋到什么程度呢?(出示句子:(1)她面对着的是黑暗和沉寂。(2)她面对着的是无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泗水河畔浓浓的春意,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学习垂直、捕获、宽敞、倾斜、适应、比较、胎生、哺乳动物等词。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习用列举数字、举例等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3.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体会钱学森真挚的爱国情怀。能根据文章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爱国情1.投影出示钱学森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  相似文献   

7.
邱燕  张德全 《考试周刊》2011,(48):56-56
一、复习导入,把握整体师: 孩子们,你们已经初读了第18课,请同学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作者的童年故事发生在哪里?(强调“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祖父的园子是怎样的多姿多彩?“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又是怎样生活、成长的?祖父的园子为什么让作者念念不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跟随作者走进这个大园子。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导入,情感铺垫1.上节课,马朝虎先生把我们带进了他童年生活的村子。请同学们用“_____。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作家童年时关于水的深刻记忆。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第7册第7单元第22课。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如何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取舍、重构,挖掘出课程的核心价值,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教师解读教材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的亟盼。  相似文献   

10.
教学理念1.对故事主题的探寻。扣住"追求幸福"这一主题,以爱情为切入点,从相爱的原因、受到的阻挠、对爱的坚守等方面梳理出问题,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解读课文。话题比较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2.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具体的文本,学习叙事和伏笔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建奎 《考试周刊》2013,(95):16-17
<正>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声读得再洪亮点,再读。(1)课题读得这么棒,老师相信这些词语你们也一定读很好。淹没冲倒无家可归决心治理千辛万苦安定伟大代代相传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词语,每一排词语都分别和什么有关(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2)词语填空。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二单元第6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教学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准确、通顺、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农村、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教学目标通过文中几次对话的读悟,真正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在学习中感受善于发现别人身上优点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紧扣重点词句进行朗读品悟,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别人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教学目标1援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等三个生字;能有感情朗读课文。2援认识"三问三答"这样的语言形式,感受韵律美,积累语言;运用这种句式说话,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课文中语言表达的形式练习说话。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书写生字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森林里的小动物举行了一场有趣的比赛。他们在比——(生)尾巴!(板书)师:在比尾巴大赛上,我们认识了很多比赛选手。今天它们排着队要出场了,这是——松鼠,松鼠的名字有点难读,谁来叫一叫它?大家一起再叫叫它吧!还有谁呢?  相似文献   

17.
正一、设疑导入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之间的故事。小松树从骄傲变成"惭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让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二、理解位置1.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里呢?(多媒体出示: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时目标1.感悟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形象。2.探究神话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设计理念彰显文体意识,立足神话类课文侧重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教材解读《秋天》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7节,首尾两节呼应,概括地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二至六节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活泼可爱、成熟丰收、多姿多彩的特点。诗歌语言活泼,想象奇特,拟人手法贯穿始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可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课文中古诗早已熟悉,在初读课文时能大致感受"文"与"诗"之间的联系,并能借文理解古诗大意,关于诗中"对写手法"表情达意的作用,需要教师引导。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儿童作文,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由"仿"到"创"的过程。本设计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