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考点分析 考点1.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以黄土高原为例) 【命题角度】多提供区域图或景观图作为考核背景,以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为切人点,从自然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不同区域水土流失成因进行比较,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试题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阅读》2005,(5):93-103,112
一、高考考点导向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构成和行政区别。  相似文献   

4.
高三选修二册课本,主要介绍了我国国土整治十个方面的热点问题,"利用与保护、治理与开发"是贯穿教材始终的基本理念,即对某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前提是保护其再生、更新的能力,对某重大生态问题治理必须与治穷相结合,与开发并重.按照这一思路,可以将教材内容概括总结为五大类:①重大生态问题的治理.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江河整治等;②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包括中低产田治理、南方山区农业资源开发、商品农林基地建设等;③经济建设与保障措施.包括交通运输建设、资源跨地区调配等;④城市化与新区建设;⑤海洋环境与海岛开发等.本文主要分析教材第一部分重大问题整治的复习思路.  相似文献   

5.
袁兰 《地理教育》2009,(1):36-36
一、以区域地图为载体,培养利用地图进行地理思维的习惯 地图首先是分析一个区域区位的重要资料,利用地图去分析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主要山脉、河流、气候、物产及城市、交通状况,以及各要素的内在联系,是对地图常识的训练,更是提高读图能力和利用地图进行地理思维习惯的培养。如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这一内容,可利用课本插图“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位置图”,复习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学文科》2006,(9):22-34
西部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题施落后,故开发应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等建设和进行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7.
8.
一、考点分析考点1.中国地理空间定位【命题角度】考题多以区域图形式呈现,一般会提供以下一条或几条定位信息:经纬网;海陆位置;特殊地理事物,如河流、湖泊、山脉、岛屿、城市等;轮廓界线,如海陆轮廓、省区界线等。要求考生能对以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验证,做出正确判断。在高考中区域定位始终是热点问题,也是解题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特点区域专题复习是把历史知识按地理区域划分、归纳和整理,并把这一地区的地理、政治和历史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并把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文化特点、国际关系、现实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既符合中国历史教材的知识体系,也与高考文科综合命题的要求一致。把同一区域的历史内容从教材的各个章节中提取出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系统归纳,就会发现许多新问题,形成许多新认识;而且可以为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政治知识设计问题提供众多的切入点和载体。二、主要方法区域专题…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朱慧 《新高考》2005,(6):i002-i004
1.世界地理概况(陆地和海洋、居民和国家、主要人种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专题解读]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基于此,本专题涉及中国历史上长江三角洲(已经跻身世界六大城市带之列)、西部地区(广义上讲包括西北、西南与成渝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崛起(指河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京津冀地区、陇海铁路经济带以及珠江流域等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教育部在总结上海、北京自行组织高考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9个省市单独组织本省市高考试题命制工作。笔者查阅了11个省市的高考试卷,发现不少试题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有鉴于此,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区域史专题的复习。区域史专题的复习是探究高考历史复习的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1 考点知识 1.1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1.2种群和生物群落(1)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4)生物群落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李树民 《新高考》2007,(1):49-56
【重点突破】1.区域差异中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巨大,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形成了三大地带,三大自然带影响着三大经济地带,而  相似文献   

18.
一、考点分析 考点1.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命题角度】大气组成成分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大气成分变化会引起自然环境变化,进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现象是大气成分变化的结果,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并将继续成为高考命题热点。此外,电离层的扰动、对流层的逆温现象也常出现在近年高考试题中。  相似文献   

19.
一、考点分析 本专题知识点在2009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各省区高考试卷中频繁出现,在下列考点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0.
【知识构建】【考点精析】一、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1.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遥感即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其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就是遥感技术。在现代地理区域研究中,遥感技术已成为获得信息、资料的重要手段。2.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特征。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