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师:首先打个谜语给大家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生(异口同声):眼睛!师:大家真了不起,不过你们能告诉我眼睛有什么重要作用吗?[学生畅所欲言,说了很多]二、角色体验,自我感悟师:是啊,眼晴对每个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可是,在我们周围却存在着不少有眼睛却什么也看不见的人,他们是——?生:盲人。师:课前,我曾布置大家亲身体验一下盲人生活的诸多不便,你们做到了吗?生:做到了!师:请把你当时的情况和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分组交流]师:现在我请大家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学生分别说出走路摔跤、看不…  相似文献   

2.
徐莉 《辅导员》2012,(Z2):71-72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三大特点,但由于缺乏与品德教育的整合,某些活动在目标、内容及情境的选取方面还存在游离于儿童实际生活之外的问题。如在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时,教师设计的目标为:①感受眼睛的重要作用,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②体验盲人的生活,培养学生关爱盲人的情感。③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教学过程如下:师:孩子们,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你们说说眼睛能帮你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教学实录】师:凡卡在老板家里遭受了这么多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他说——生(接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师:凡卡才九岁,他的生活到底还有没有指望呢?(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相似文献   

4.
一、猜测童话故事,营造学习氛围师:我来考验一下同学们的注意力、思考力、判断力,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半堵墙)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墙。师:对,看到这个的人都说墙,这不是我们的本事。你能看到墙后面是什么,这才是你的本事。看不到就猜一猜,看你的思考力怎么样?生:后面有画,是卖火柴的  相似文献   

5.
一、链接生活,让词语在想象中丰满起来低年级学生不能以理性思维来理解词语,需要把解词与其熟悉的生活相联系,进行感性触摸,逐步把握词语的深度。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自言自语"一词的教学片段:师:谁知道"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生:是"自己说给自己听"。师:你能把种葫芦的人自言自语的样子给大家表演一下吗?(生表演读句子)师:知道这个同学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吗?生:因为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用不着大声说。师:那你们像他这样表演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录】一、再现生活,激发习作欲望师:同学们,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请看——(课件依次显示六幅生活图片)师:看了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生:只要用眼睛去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非常美好。生:生活这样美好,是因为有许  相似文献   

7.
<正>人教社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片段:感受夸赞,练习说话。师:如果此时,你也是围观的人,看到这惟妙惟肖的画作,你也情不自禁地想来夸赞夸赞,你会说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师:如果我就是戴嵩,你会对我怎么说?生1:你画得太棒了。师:说出了你由衷的感受,还有吗?  相似文献   

8.
导语:美,就在你身边师: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象。在美好的季节里,请大家抬头看看我,美不美?生:特别美!师:你说,我美在哪里?生:胡子刮得不错。师:哈哈,这可不是我要得到的答案,你们只看到了表面的东西。生:可是,内在的东西我们也看不到呀!师:是呀,有些美不是你们轻易看得到的。我的美,来自于我热爱读书。每天晚上,都是我的读书时  相似文献   

9.
正一、课前谈话,揭示主题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一个词语,并读一读这个词语。(板书:挫折)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挫折的?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生:生活中的不幸和坎坷。生:生活中的一些不顺。师:正像同学们所说的,我们常把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烦恼、不顺心的事,甚至是不幸,统称之为挫折。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恐龙》一文中对三角龙的描写。师: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这两句话,你觉得三角龙怎样?生1:太可怕了!生2:是恐怖的怪物!生3:是凶猛的怪兽!……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学生读这两句话)(生1读得让人听后毛骨悚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掌。生2读得确实令人畏惧,同学们依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我听到一堂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指导课。它让我想起了两个关键词——“规范”与“个性”。下面是这堂课的几个片断。师:前不久,我们去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了两天的训练。在“军营”里,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板书:说“军营”生活)生:队列训练。师:谁进行队列训练?在哪?把话说完整。生:我们在“军营”里的大操场上进行了队列训练。师:这就说得清楚多了。生:我们还在“军营”里的野营路上惊险地过了铁索桥。……(学生纷纷起立,争先恐后地说)师:那你能用一句最能表达你感受的话概括一下我们的“军营”生活吗?生:我们的“军营”生活丰富多彩。生:我们的“军营”生活充满挑战。……师:在这么多的活动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速降。师:把话说完整。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速降。师:说得好多了。谁再接着说说?生:我印象最深的是野炊。……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用同一种句式:“我印象最深的事是……”现在胡老师要求大家把句子的形式变一变,比如: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位置变一变,让我们的句子更多样化一些。谁来变一变?生:在许多活动中,滑草是我印象最深的。生:行军,我印象最深。师:两人都变了,谁接着来?生:对于我来说,吃午饭印象最深。师:在哪儿吃午饭啊?生:在“军营”...  相似文献   

12.
王丽  薛炳群 《山东教育》2012,(Z4):43-45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想看看吗?请你静静地欣赏。(播放视频: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片段)师:你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戏曲是什么吗?生:京剧。师:你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对,这就是京剧,又叫京戏,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说到京剧,人们常常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生:梅兰芳。  相似文献   

13.
美丽心灵     
我有一个朋友,是盲人。不是先天盲,23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最后命是保住了,却从此失明,只能永远地生活在黑暗中了。我总以为这种失明比那种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因为曾感受过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知道那种阳光刺眼的滋味。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导入,再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姥姥的剪纸》,重点感受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及其原因,并用这样的句式(出示:姥姥的剪纸,剪出了。)进行了概括,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生说,略)二、想画面抓细节,感受姥姥剪纸的情深意长1.整体感受姥姥剪纸饱含的情意。师:透过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你还能感受到什么?生:我还能感受到姥姥对  相似文献   

15.
片段一:凡有生客进来……不亚于狗的狂吠。师:鹅的叫声给你什么感觉?生1:我觉得鹅的叫声特别厉害。生2:给我特别严厉的感觉。师:哪个词带给你的这种感受特别强烈?  相似文献   

16.
课堂回放《新诗诵读》教学实录师:诗歌鉴赏应该从诵读开始,诵读就是把我们读懂的诗歌用声音呈现出来.(投影《泥土》: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请一位同学读这首诗.(生读诗)师:我先来问你一个问题:你读诗的时候,考虑过这首诗是什么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向什么样的对象在讲话吗?生:我觉得……,这里所指的“珍珠”的那一个人,是那种一直把自己当做是高高在上的人.师:“高高在上的人”?生:对.作者想对这类人说:让自己变得平凡吧!在平凡中奉献自己,为大家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只求官位、成绩,求地位、金钱.师:你说哪里读出“求官位、金钱”这个意思?生:我觉得“珍珠”是指那些比较贵重的东西,贵重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一、设境激趣 ,触发情感师 :昨天晚上 ,陆老师进行了第二次备课 ,感觉桂林山水确实风光旖旎 ,越读越有味。不知你们看后、听后会有什么感受。(放课文录音 ,课件演示《桂林山水》风光片)师 :能不能用一个字来说说你对漓江水的感受?生 :(静、清、绿、秀…… )师 :用一个词说。生 :(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绿如翡翠、波平浪静、晶莹透亮 )师 :用一句话说。生 :漓江的水 ,天下独一无二。生 :漓江的水秀丽无比。生 :漓江的水不但静 ,而且很清。生 :漓江的水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 ,也不像西湖那样水平如镜。师 :那漓江的水怎么样呢?老师给你一个…  相似文献   

18.
(教学《赠汪伦》)师:同学们刚才读了诗,借助注释对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理解,你们说说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李白与汪伦的感情很深。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生:我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看出来的。师:坐在下面的同学有和他一样感受的请把手举起来。(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师:诗是要读的,哪位同学能用读来告诉大家,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的的确确很深?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师:深,但还不够。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师: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真深啊。你读得太好了。同学们一起读读好吗?(学生齐读)(点评…  相似文献   

19.
一、谈话引入,导出课题(课上,靳老师用简短、清晰、富有条理的话语向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请同学们讲讲听清楚了几个意思。)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靳老师刚才这段话说了几点意思。(一位同学概括了靳老师话的意思后,末尾还加上了自己对靳老师的印象——“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等。)师:最后这几句话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我们谈话之后你的感受!(板书:感受)请大家读这个词。(生齐读)师:什么是感受?生:感受是内心活动,是人心里面的情感活动。师:我们去感知周围的情况,感觉到它就叫——感之于外。生(:齐读)感之于外。(师板书:感之于外)师: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6页"分段计费"。教学片段:师:请仔细观察图1,从收费标准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师:"3千米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生1:行驶3千米一共花了7元。生2:不对,应该说3千米以内,都是7元。师:你能举个例子说一下吗?生2:哪怕行2千米,也是7元,不管多少,只要3千米以内都是7元。生3:比如说2.5千米,也是7元。师:正好3千米呢?生4:也是7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