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不”字独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三种不同的作用。“不”字独用可以表示陈述和祈使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气,具有修正性、回答性、阻止性三种不同的作用,但无论何种性质何种作用,“否定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这个在一般人看起来是纯动词的字,在《辞源》中的第一个义项是名词“麦子”。《说文解字》中注:“来”,象形,甲骨文字形,像麦子形,本义是小麦。小麦叫“来”,大麦叫“牟”。《诗经·周颂·思文》中有“贻我来牟,帝命率育”的句子,意思是天帝给我麦子的种子,命我教导百姓种植。后来方言中又把“来子”作为橄榄的别名。  相似文献   

3.
《陈涉世家》“失期当斩”中的“当”字,部编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未加注释,不少《史记》选本也不解释,也许因为这个词是习见的,用不着注释吧。有人把上述句子译成:“延误了期限就要斩首”“赶不上限期,大家都得砍脑袋”或“误了期限,应当杀头”③前两种译文中的“就要”、“都得”可以说是意译,都不能算是“当”字的解释;最末一种译文则把“当”字译为“应当”。正因为许多书籍都未把“当”字注释出来,所以不少教师在讲课时,一般都把“当”字解释为“应当”。这样一来,“当”在句子中的成份是助动词,“斩”是动词。把”当”训为“应当”,虽说可以勉强讲得通,但我总感到有些扦隔,不够准确。然则“当”字又作什么解释才妥贴呢?我的看法是:“当”字是个动词,不是助动词,作判罪讲。  相似文献   

4.
“倍”是由动词衍化而来。《说文·人部》:“倍,反也。”段玉裁注:“此倍之本义,引申之为加倍之倍。以反者覆也,覆之则有二面,故二之曰倍。”《墨子·经上》:“倍,为二也。”孙贻让《闲诂》引毕沅注云:“倍之,是为二。”“倍之”,这个解释正表现出了“倍”的词性。用现代话说,叫做“翻一番”。“翻一番”就是在原数的基础上,增加原数一次那样一个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表示“没有数量”的意义的语素“零”不是一个活跃的语素。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新词不断出现。以“零 双音节词”构成的新的组合即为其中的一例。“零”的构词能力是如何被激活的?本文试图从语义学、心理学、语用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
正以前总以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的才是美的。捏出来的艺术品都是扭曲、病态的。可现在,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我想,从价格不菲的盆景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人造美女,大家都能接受,习惯并相信了美是需要人工雕琢和修饰的,孩子也是一样吧!他们就像是一块块璞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字学与传统文化两个角度对“和”字的深层内涵进行阐述,经研究发现“和”字源于华夏民族对粮食作物“禾”崇拜的农业文化心理,并慢慢地演变成天、地、人的和谐状态以及入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8.
“绝”字的古文字象用刀割断两丝的形状,它的本义是。“断丝”。《说文》:“绝,断丝也。从系从刀从卩”,“从系从刀”就是用刀断丝的意思,“卩”是后加进去表音的,即古。“节”字。段玉裁注解说。“断之则为二,是曰绝。”可见绝就是断绝、分割的意思。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绝秦赵之欢”“以绝秦望”,《赤壁之战》中。“不如早与之绝”的“绝”字,都是断绝的意思。“绝”由断丝引申出割截的意思,《释名·释言语》说“绝,截也,如割截也。”也如《劝学》篇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即用舟划开流水,截断江河而达彼岸。事物截断以后,关系便不存在,因此“绝”又引申出竭尽(没有了)、灭亡、消失的意思。如《墨子·公输》中“虽杀臣,不能绝也。”的。“绝”就是。  相似文献   

9.
《世说新语·自新》中的《周处》一文,内有“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的句子。其中的“正”字,编者大概以为是个常用词,中学课本里未作注释。“正”字,一般选本有两种注释:一为“恰恰”、“恰好”;一为“止”,即“只”、“仅”。若把“正”释为“恰恰”、  相似文献   

10.
王超 《湖北教育》2010,(5):56-57
继2008年汶川地震后,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发生的7.1级地震再次震痛人们的神经。在灾害面前,中小学生如何自救,学校日常的防灾减灾教育如何落到实处?相关专家呼吁。灾害教育应早日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11.
“澎”字读音小议五年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10册《穷人》一课中有一词“汹涌澎(peng)湃”,找认为“澎”了读“”是错误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注解:“澎”(png),只用于我国台湾海峡中的群岛名──“澎(png)湖列岛”,而无其他注解。“澎”(png...  相似文献   

12.
王迈 《文教资料》2010,(29):53-54
“把”字句主宾语的施受事不固定,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不固定。多种特征表明:“把”字句的语义原型应为“不同类个体之间竞争关系的表达”。竞争双方由“把”字关联。竞争方式由动词指明,竞争情势的优劣由动词后的补语决定.主语总是竞争的优势方,劣势方则成为“把”字的宾语。竞争的结果是“把”字句不可缺少的语义常项,由动词补充成分表达,这是“把”字句不能出现光杆动词的深层语义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训诂之旨,在于声音。声义关系是考察一组汉字内在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以"子"为研究的出发点,紧紧抓住声义两条线索,通过系联,阐释声义关系对同源词考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初中文言文《核舟记》的“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一句书上解释为“姓王,名毅,字叔远;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相似文献   

15.
初中文言文《核舟记》的“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一句书上解释为“姓王,名毅,字叔远;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我国周代有“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的习俗。一个贵族婴儿生下三个月之后,由父亲命名,这是“幼名”的意思。到了二十岁举行冠礼,由来宾给他取字,这就叫“冠字”。“冠字”的方式是:“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可见字的全称是三个字组成。如伯阳父,仲山甫,叔原父之类。叔远甫那个时候虽然“冠字”的礼俗早已消失,但这种取字的方式无疑是反映了周代礼俗的遗俗。这种由三个字构成的“字”是有一番讲究的。第一个字是…  相似文献   

1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有)》云:“子路率尔而对曰:‘……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对其中“方”字,古今注家们作有不同的诠释。笔者就自己读书所及,可将这些不同的训释分为四类:1. 以“义”释“方”。如,何晏《论语集解》:“方,义方也”。2. 以动词“向”释“方”。如,朱熹  相似文献   

17.
不喝水的人:法国一位58岁的水手华安列克,一生未喝过水。有人不信邀他到非洲撒哈拉沙漠去旅行,那人用5只骆驼带上能维持800多公里的水量。华安列克走了20天,一路上他只吃饼干,却不喝水。不吃米的人:浙江省天台县祥塘乡王加山村的崔广妹,今年53岁。近50年来,她粒米不进,连玉米、  相似文献   

18.
王冠 《良师》2003,(17)
“丁零零……”下课了,“用”、“口”、“正”、“好”四个好朋友来到操场上。“上课要用功,口到心也到,坐正专心听,学习效果好。”它们边唱儿歌边做游戏,玩得很开心。“不”字来了,对四个小伙伴说:“你们好!让我们交个朋友,一起玩文字游戏,好吗?”“不,我们不欢迎你!”四个小伙伴异口同声地拒绝。“这是为什么?”“不”纳闷极了。“这不是明摆着吗?”“口”瞥(piē)了一眼“不”说,“我如果与你交朋友,不就成了‘否’了吗?‘否’是‘不是’的意思,谁愿让别人说‘不是’呢?”“正”附和着说:“我也不愿和你交朋友,要是那样,意思就相反,成了…  相似文献   

19.
否定词“不”属于副词的范围,它的语法功能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一、“不刀字用在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的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构成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如:不学、不知、不学习、不知道、不说说笑笑、不打打闹闹,不美、不好、不美丽、不清楚、不谨慎谦虚、不勇敢机智。二、“不”字用在单音节、双音节的叠音动词和形容词中间,表示对后面的动词和形容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在我们初中文言文出现的虚词中,“之”字出现的频率最高,且用法也较复杂,区分起来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它是学生学习时最不易掌握的词语之一,也是我们讲授古汉语时应当特别注意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