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题目作者期(页)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五四时期:古今之争的变异与科学主义的胜利——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研究之三黄岭峻1(1)经济学视角下的民族与民族精神姚遂1(8)价值话语下的民族精神解读李1(13)现代新儒家对“五四”反传统的反思——以徐复观为例刘绪义2(1)老年人协会、村庄生活与民族精神——乡村建设视野中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谭同学2(7)“九头鸟”的形象流变及其文化内涵胡晓蓓2(11)《西夏书事》的征实精神与历史认同意识罗炳良3(1)论乾隆朝的蒙古政策柳岳武江小兰3(8)民族科技文化与史学的创新精神吴怀祺4(1)宪法知识在近代中国…  相似文献   

2.
题    目作 者期 (页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研究经典需诵读 诗教应先行——一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战略措施杨叔子 1 ( 1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思与建构——“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研究构架课题组 1 ( 8)甲申三百六十年启思——兼谈保持“两个务必”与弘扬民族精神杨叔子 2 ( 2 0 )“民族精神”的概念界说与研究思路欧阳康 吴兰丽 2 ( 2 4)《瀛环志略》创制新语的贡献冯天瑜 3 ( 1 )清朝末季 :民族自信的丧失与实用理性的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研究之一黄岭峻 3 ( 7)“仁民而爱物”:孟子对“物我关系”的探讨——兼论…  相似文献   

3.
题目作者期(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哲学的解放与解放的哲学李铁映1(1)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哲理的凝现杨叔子1(7)全球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反思与超越欧阳康1(18)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建构董慧夏增民1(24)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扬当今越南民族精神范文德2(1)民族精神与新闻媒介功能实现刘洁高冰2(6)论全球化和民族意识李太平2(10)民族精神的同一性问题——麦克林教授访谈录高秉江3(1)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顾红亮3(5)中国大学生与留美中国大学生民族精神之调查范蕾樊葳葳3(10)民族精神与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张曙光梅景辉4(1…  相似文献   

4.
政治历史先进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鲁全信甘路有(1-1)抗战时期毛泽东群众观浅析凌志(1-4)族称的衍变与仡佬族文化的变迁刘丽(1-7)播州土司教育探析陈季君(2-1)王阳明与贵州魏登云(2-4)天京事变杨秀清“逼封万岁”说考谬王明前(2-9)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党性修养的表率李建奇(3-1)李白纵横家思想简论钟金贵(3-3)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刘剑(3-5)正德阁臣李东阳“贪恋相位”“节操大亏”质疑魏登云(4-1)理想教育:内涵、问题与实施策略颜永强(4-6)人——符号——文化——试论卡西尔符号哲学的三要素曹红(4-10)加强党…  相似文献   

5.
《中学文科》2007,(1):67-69
【考点预测】1.知识:(1)中华文化对当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2)民族精神的重要性。(3)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作用。(4)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2.能力与活动:(1)增强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感受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美德深远影响的能力。(3)体会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的能力。(4)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视阈出发,通过对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内在关联的深层次思考,探寻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基源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四个对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根本;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7.
“生根式”作文教学的宗旨是“生根育人、培根铸魂”,“生根式”作文教学的关键目标是:理解与表达四类文化——民族当代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人类多样性文化、不同媒介文化;树立与表达三种精神——思辨精神、革命精神、科学精神。“生根式”作文教学思想之根的培育需要树立“六根”之思,解答好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又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课程研究1.新课程改革的深刻总结与理论创新2.新课程改革实践推进的路径与策略3.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性和适应性研究4.中小学课程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培育研究5.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研究6.学校课程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上海市正在着力研究与实施的重点课题。继2004年第12期刊登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于海撰写的(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一文后,本刊再次推出周中之撰写的(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教育初探),以推动民族精神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16,(4):30-33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一个以受教育者民族文化生成为依据和根本目标的文化育人活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处于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和独特的大学文化所构成的文化场域下。同时,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通常需要经历一个由文化浸润到大学生主体自我内化的文化过程,而且民族精神文化机制需要通过搭建文化育人的网络平台,营造大学文化的育人场域和开展民族精神实践活动等路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文化选择与民族精神培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从语义学上看,民族精神本身就有文化选择的意蕴;从发生学上看,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长期的文化选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流文化的确立,对于导向、规范社会发展,铸冶民族精神有着巨大而特殊的作用。因此,培育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要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扬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完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及丰富内涵。在新时期,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的途径和对策:培育民族精神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苏高教》2004,(6):136-140
高教理论 我国“学术自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斌贤 等 ( 1 .6)院校研究与大学发展秦国柱 ( 1 .1 0 )关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思考陈巴特尔 ( 1 .1 3 )高等教育国际化 :新概念与新走向黎 琳 等 ( 1 .1 6)价值冲突 :当前高等教育政策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温正胞 ( 1 .1 9)当代教育自我精神反思周 军 ( 1 .2 2 )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的相关性研究胡咏梅 等 ( 2 .2 3 )境界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彰显及其意义彭 湃 ( 2 .2 7)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解读李 雯 等 ( 2 .3 0 )简析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张 轶 ( 2 .3 3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是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的载体和源泉.无论是对古今、中西文化的比较、扬弃、吸纳与创新,还是对文化自组织系统中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的分析与研考,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全方位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前提条件、客观基础、主体内容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6.
同一切人类文明一样 ,民族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改造客观和主客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是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智慧的积累与凝聚。任何时候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特别是离不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要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最伟大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并贯穿于这一伟大实践的全过程。(一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离不开对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概念既是民族精神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理论起点。词义解析与概念历史考察是民族精神概念界定的基础与前提,价值判断法与文化的结构一功能分析法是界定民族精神概念的两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两课”的民族精神培育应关注和着力协调好如下四重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对接;民族精神的共性与个性的圆融贯通;民族精神的知性摄入和情感内化的双向互补;民族精神培育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同体建构。为此,在理论上应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契合点,在实践中构建以显性教育为基础、以隐性教育为主导的培育模式,积极营造民族精神培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将常规培育与事件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民族精神培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竭源泉,知道民族精神的含义,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武术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很有必要,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校进行武术教学,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