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4年7月,35岁的刘克功来到津巴布韦,投入了建造哈拉雷体育场的宏大工程。这项被称为“中津两国人民友谊丰碑”的工程结束后,他又先后在图书馆、医院、住宅小区筹建筑工地上抛洒汗水。工友们换了一批又一批,而他却一直被留了下来。刘克功说:“刚到津巴布韦工作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障碍,于是我就下决心学说绍纳语。”  相似文献   

2.
创刊于1981年的《中国日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英文日报。目前,《中国日报》日均发行量30万份,读者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报以权威、客观、迅捷的报道,向国内外读者介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是目前我国被境外各大通讯社、报刊、电台、电视台转载最多的媒体之一,被公认为中国最具权威的英文报刊。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其实更应该说是一种哲学,它拥有一种伟大的智慧。这种智慧是通过具有各种特色的著作表现出来的,而很少是通过教条理论阐述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师毅 《职业圈》2012,(19):66-68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这则歌谣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时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人越多越吃不上水?咱们不是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那为什么和尚多了水反而吃不着了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情。”冯军继续说:“在国外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你知道为什么吗,跟和尚们是一个道理——人心不齐。咱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是爱‘窝里斗’。勾心斗角、相互拆台、损人不利己,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5.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从这则歌谣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时也有一些疑问,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人越多越吃不上水?咱们不是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那为什么和尚多了水反而吃不着了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国情。”冯军继续说:“在国外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你知道为什么吗,跟和尚们是一个道理——人心不齐。咱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是爱‘窝里斗’。勾心斗角、相互拆台、损人不利己,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  相似文献   

6.
开启普通中国人心灵大门的钥匙,是对他们微笑,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和他们一样谦虚和普通。侯赛因就是用这把钥匙走进中国人生活的。就在几年前的一个夏天,他和夫人抱着年仅几个月大的baby应山东省德州市政府的邀请参加一个开幕仪式。在那里,他们面带着微笑,带着小宝宝出现在穆斯林教堂、田间小路和农家大院里,那个可爱的小娃娃被一双双粗糙的大手传来抱去,他和夫人一次次把手贴在胸口,将面颊和穆斯林相贴,表达着真诚的问候。  相似文献   

7.
巴黎圣母院的尴尬上世纪90年代初,一则新闻报道让许多中国人为之愤怒:巴黎圣母院专门制作了一个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请保持安静"!这个牌子无异于在明目张胆地说"请中国人保持安静"!记得这则新闻传到我们寝室,几个同学的民族主义情绪大爆发,怒冲冲地叫嚷:"为什么不是日文?不是德文?不是越南文?偏偏是中文?明摆着欺负我们嘛!"话题由此展开,他们  相似文献   

8.
范循 《文化博览》2007,(11):4-5
中国人相交,总得叫点什么,否则便是"不识远近"、"没大没小"。称谓在变化,但万变不离一个原则:高低贵贱,远近亲疏。亲近的关系叫先生、经理、主任之类,就显得"远"了,称"老张"、"老李"固然亲热,却总不如"张叔"、"李姐"近乎。中国人重视辈分,所以中国人侮辱人就让人叫自己爸爸,叫爷,叫姑奶奶。  相似文献   

9.
柯惠新  赵静  邹玲  陈锐 《对外大传播》2009,(4):34-36,53
柯惠新教授等人的文章以中国人形象为出发点,以奥运前后的3次调查为基础,以深度访谈为补充,对国际公众眼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行解读,并对北京奥运这一事件对中国人形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试图了解奥运会在中国人形象塑造方面的效果。本文还初步探析了中国人形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与津巴布韦经贸合作蓬勃发展,汉语在我国对津巴布韦交流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首先总结津巴布韦的汉语推广的现状及特点,其次深入分析了汉语在津推广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丰富汉语在不同国家推广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军 《对外大传播》2013,(4):35-36,1
由中国《文汇报》常驻巴黎记者郑若麟用法文撰写的《和你一样的中国人》一书自2012年秋在巴黎出版后一再加印,在法语世界"好评如潮"。作者以细腻、耐心、周到的手法,为读者普及了中国"常识",解答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各种疑问、猜测,舒缓了一些西方人的对华愤懑乃至仇视情绪。该书的突出特点在于:一是取材于中国的现实生活,通过真实的人和事讲述事实,有时还借用外国人的评论加以评述以增加"可信度"。二是直接用法文写作,大量使用法语国家的各类谚语、俗语、日常惯用语,乃至"双关语",让读者心领神会、耐心阅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逼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乌,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后让人回味不已。在获得借鉴意义的同时,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效仿中英文对照的版面形式,旨在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从中折射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通过一篇篇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在领略异域文化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直到1986年,电视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还排在报纸、电台之后。当时出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杨伟光认为:电视新闻时效性不够强、信息量少,是收视牢不高的主要因素。他规定:18点以前接到的新闻必须当天播出。观众逐渐发现,《新闻联播》中“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越来越多,新闻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几年后,中央电视台新闻从一天4次变成13次,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里,有大批的中国人走出了国门,出国热潮风起云涌。但是,有一只特殊的出国大军——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人员的海外经历,始终为世人所鲜知。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大洋彼岸》一  相似文献   

15.
这是美国学校作为介绍中国的课程所使用的一套教育录相带的说明书。这套录相带共26集,每集30分钟,从历史到现在,对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地作了介绍。它是以美国官方的“公共电视台”(PBS)所放的巨型纪录片《龙之心》为基础编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外部世界十分重视对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认识。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美国课堂上作为向年轻一代介绍中国情况的录相带,却不是我们中国提供的,而是那些对中国带有偏见的人编制的,其中不乏对中国的误解和歪曲。本刊登载这套录相带的说明书,意在引起所有从事对外宣传工作的同志的注意:中国人自己最有权威和条件正确介绍中国,只要我们以客观态度,不带政治宣传色彩,科学而艺术地编辑和创作出介绍中国的书刊和电视片,是会为海外的受众和教育机构所欢迎的。这项有深远影响的国际思想工作,不可等闲视之。而这份说明书所列出的外国人感兴趣的方方面面,也正是我们外宣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做工作的题目。  相似文献   

16.
在文明的峰巅处才能清晰鸟瞰人类的未来,因为各种迷雾似的地方性问题,在人类精神普照的文明峰巅上,往往能被一一廓清。对我来说,纽约就是当代文明的峰巅之一。在曼哈顿西57街、毗邻中央公园和时代华纳公司总部的假日酒店里,我从徒步漫游的兴奋和疲乏中逐步恢复过来,凭借行囊中唯一的中文书《世界是平的》和对纽约百老汇大街“平坦世界”的鲜活观感,构思我为大二、大三学生及研究生们即将开讲的第一堂“全球通史课”。  相似文献   

17.
王帆 《对外大传播》2009,(4):8-9,14
当今世界,每个人都在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从商业意义而言,每个人都是国际人。无论一个人身在何处,都可以享受中餐,身穿法国时装,用瑞士手表,开日本汽车,看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可以喝到地道的可口可乐,而美国人使用的圣诞树也可能是中国制造的,全球生产链产生了不可割裂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8.
逸名 《文化博览》2005,(10):44-45
这是潘维博士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中所讲的四个故事.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供应链上的三个环节:制造——物流——销售形成了一个苦笑的“U型曲线”。“U”型曲线的两端,一端是产品;另一端是销售。显然这两端的相对能力保障和高度已无需质疑,而中间的物流环节却依然脆弱得像个“林妹妹”。类似“微笑曲线”背后实质是“苦笑”。  相似文献   

20.
谭志康 《职业圈》2013,(23):120-120,122
长期以来,信访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各方面发挥了“稳压器”、“晴雨表”以及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心桥”作用。信访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部门与群众联系,群众与党政机关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曾经为密切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有效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