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书·夷蛮传》是专记刘宋政权与周边国家交往的传记。然而,有关此时的佛教事宜也被载入该传。这种独特的现象与《宋书·夷蛮传》的编撰继承、传统儒家本位思想以及南朝佛教特有的夷蛮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某种意义上说,《宋书·州郡志》是沈约依据各类资料所编撰的一篇论文。本文就《宋书·州郡志》的编撰过程、存在问题、版本情况、校勘整理、学术价值、研究状况与研究方法等,略作述论与考议。  相似文献   

3.
《史记·伯夷列传》不仅极具史学和文学价值,而且也为我们展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包括法统之连续、共同体边界之划分、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暴力的正当与不正当使用、命运与天道之关系等。正是在伯夷、叔齐看似不公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到天道隐秘的公正。总之,《史记·伯夷列传》蕴含了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从政治哲学角度对其进行诠释,既可以加深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增强我们对历史与自身命运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四夷考》是明人叶向高撰写的一部记载本朝周边各民族和国家情况及其与明朝关系的史书。它对研究明史特别是明朝边防史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体例、内容、思想等方面对《四夷考》作了较全面的评述,重点指出《四夷考》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衡》是一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和哲学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论衡》中包含着作者王充丰富的史学思想,民族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从同源共祖的起源观、四夷宾服的一统观、以夏变夷的夷夏观等三个方面,对王充的民族思想进行探讨,不仅可以深化王充的史学思想研究,而且可以拓展对王充思想研究的领域,对于了解东汉初年的社会现状和学术思想走向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颜廷之是南朝的一位重要作家,沈约曾称其“文章之美,冠绝当时……自潘岳、陆机之后,文士莫及也,江左称颜、谢焉”(《宋书·颜延之传》)。萧子显在其《南齐书·文学传论》中也指出:“颜、谢并起,乃各擅奇。”但对这样一位重要作家,文学研究界却很少注意到他,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止,一般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很少提到颜延之。  相似文献   

7.
由于司马迁与班固两位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出身与遭际及各自史学才能之不同,因而《史记》和《汉书》中的相同的类传虽记述时代、内容基本相同,但评价却大为不同。表现在对西汉王朝的看法上,《史》多讥剌之辞而《汉》则代之以雍容圆滑的记述。在道德评判上,《史》往往冲破伦理道德的束缚,而根据人物的具体情况定其优劣;《汉》则自觉地以统治者的代言人自居,处处以统治者的正统思想来绳墨历史。在义利观上,《史》重利但不排斥义;《汉》则重义而轻利。《史》、《汉》类传之异鲜明地体现了两位史家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些篇目揭示了中外交往的状况,关涉到的历史信息主要有中国与属国的交往、"天朝上国"观念下中国人对异域的想象和认知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殖民者侵略的恐惧等。这些具有史学价值,可将其与正史资料相对照,以资相互补充印证,需要对其中的史学性问题严加考证推论。《聊斋志异》相关中外交往的内容表现出一定的真实性,还具有笼统性和模糊性,这也导致了其史学的价值和局限并存。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书》《南史》是目前最具权威的本子。《南史》的宋代部分以沈约所撰的《宋书》为主要史源,保存了大量的《宋书》原文,两书在传钞刊刻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书的某处文字产生错讹,而另一书的相应部分仍存其真的情况。试通过互相比勘来校正两书文字,以期对中华书局点校本的重新修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隋朝虽然只有短短38年的历史,却取得了"开皇之治"的繁荣,而且在对外交往上也有所成就。以往学界很少关注隋朝的海外交往,这是受隋朝历年短和史料少等问题的限制。关于隋时的南海诸国,厦门大学教授韩振华在其主编的《南海诸岛史地考证论集》中有所考证。本文主要以《隋书.卷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七》中所记隋朝官方与南海诸国("南蛮四国")交往的史实为依据,分别从国情、民风、双方使节往来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对双方往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柳永,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同时也是善于运用传播手段并使自己获得成功的词人。"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以说是柳词在北宋成功传播最有力的证明。柳词在北宋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北宋城市经济的大发展、歌妓群体对于柳词的大力推崇以及市民百姓对于柳词的广泛接受,使得柳词的传播具备了现实可能性。同时,柳永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天资禀赋对柳词创作所做的不懈努力与客观的现实可能一拍即合,最终使得柳词广泛持久地传播,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刘诜为大晟燕乐的奠基人之一,然史传有关刘诜生平仕历记载颇略,且讹误不少。有关论著言及刘诜仕历及与大晟“徵调”关系,亦颇多误解。今细勘文献资料,考得刘诜生平仕历,并对刘诜与大晟“徵调”关系及其他著述情况作了考辨。  相似文献   

13.
清代是柳永词传播的繁荣与回归期。对清代主要词籍著录柳永词情况的定量分析显示,此期著录柳永词之词籍在数量、种类、信息载量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但词籍彼此之间趣味迥异,呈现向南宋雅化词学思想的回归。回归之中又有新变,词谱、词话著录柳永词的火爆情状与大量"名词"的诞生,说明世人对柳永词艺术成就的认同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柳永词中可称"名词"者17首,成就"名词"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六朝是关于宋玉研究的重要时期,自晋至陈,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步走高,论者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一个由批评到揄扬的流变过程,并最终在刘勰的大力肯定下奠定了辞赋宗师的地位。随着文人对宋玉的推崇,其形象首次由楚襄王的文学侍从转变为绝世才子,而他所开创的经典文学意象在六朝文人笔下,也客观存在着一个由晋代悲秋到向梁陈女性题材创作集中的现象。导致这种流变产生的深层原因应是文学自觉向纵深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宋诗钞》的编选、刊刻及流传是清初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宋诗钞》被广泛赠送京师著名诗人,为宋诗风由京师向全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吴之振、吕留良的宗宋诗论,尤其是对江西诗派的推重,大大促进了宗宋诗风兴起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1627年后金与朝鲜的和谈是明清转型期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对17世纪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谈判的结果导致了明、后金、朝鲜三方关系的转变。在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中,通过同朝鲜的谈判过程,体现了历史个人——刘兴祚对历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朝时期的中国,曾是东亚地区最先进的国家。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对东亚诸国皆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同一时期,日本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始尝试走出国门,派出遣唐使学习唐朝的文物制度以推动日本的全面发展。在对外交往活动中,鸿胪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文章以鸿胪馆视角考察日本在与唐朝以及新罗等国家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东亚认识,探讨鸿胪馆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的独特身世,使其对汉高祖刘邦高度认同,由此兴起了一场《汉书》经典化和刘邦神圣化的运动,《汉书》从史学意义上的典籍一跃而为政治意义上的经典,刘邦也从宋元时的无赖形象陡升至圣人和偶像的地位。这一运动对明代君臣的行为取向、政策指向、史学倾向和文学转向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辰翁词中充满亡国之痛黍离之悲,这与他所处的南宋亡国宋元更替的时代背景有关,也与他忠诚爱国的秉性有关。同时,从词的发展上讲,这类抒发其黍离之悲的词作也使刘辰翁成为辛派词人最先辉的殿军,而且与同时的其他诸家词人相比,刘词中的亡国之悲尤为沉痛。  相似文献   

20.
宋濂与“台阁体”的关系是明前期文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历来争议颇多。根据宋濂的“台阁文”观念、“台阁文”创作以及台阁体作家对宋濂文学的接受,并结合“台阁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重新审视此论题,可以推断,宋濂不是“台阁体”作家。受政治身份影响;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前期作家并不推崇宋濂,因而他对“台阁体”的产生只起了间接引导作用。天顺以降,台阁体中、后期作家一致推崇宋濂文章,他对“台阁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