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邓小平公平观主要涉及历史公平、分配公平、政治权利公平、用人公平以及教育公平等方面。他认为,实现历史公平,要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分配公平,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实行部分先富,防止两极分化,发挥中央调控作用;实现政治权利公平,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反对特权和腐败;实现用人公平,要推进干部年轻化,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实现教育公平,要恢复高考,正确对待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提高教师待遇。邓小平的公平观,对于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揭示、科学概括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理想信念观是凝聚党心和民心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当代大学生受国际国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化、边缘化的问题。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的理想信念观,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中,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另一方面,有助于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4.
公平分配问题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受特定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的。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分配问题提出不少政策主张。共同富裕是其理论的社会目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其理论的基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其理论的政策目标,并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为了缅怀邓小平的丰功伟绩,推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7月17—19日,由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全国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师范大学举行。四川省教育厅宣传思想工作处陈胜副处长、西华师范大学副书记王安平、《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运用辨证的思维方法,将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命题。邓小平的公平观对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公平正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局部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整体公平的表现,而法治则是实现公平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7.
效率与公平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邓小平的效率观、公平观的剖析,阐述了邓小平的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且结合我国国情,得出了效率公平观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思想,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还能有效的推动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效率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邓小平继承并超越了毛泽东的社会公平观。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以效率为基础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以效率促公平 ,以公平推动效率。邓小平的社会公平观 ,符合中国国情 ,科学地解决了在中国初级阶段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提供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价值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邓小平理论中,群众路线是重要内容。邓小平的群众路线理论着重论述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始终站稳群众立场等问题。这些观点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每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都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以便正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从而矫正行动的航向.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集中地体现和代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看法.探讨和学习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并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将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创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公平观。社会主义公平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坚持机会均等,反对各种特权;保持个人收入的合理差距,反对两极分化;坚持效率与公平的动态统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并且始终坚持对这条道路的高度自信。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充满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我们要坚定不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实际的,别国不能盲目照搬。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3.
人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章论述了邓小平关于“人才是事业之本”,“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党要管人才”等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坚持了毛泽东公平效率观的正确思想,科学分析了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效率公平观思想。效率既指经济工作效率,也指整个社会系统的效率。效率不能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而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公平从政治上讲是政治权利的平等、规则的平等,经济上是指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伦理上讲是人格上的平等。公平不能超越时代发展,不能急于追求无差别。社会主义的公平是先富与共富的统一,共同富裕是目标。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只有提高效率,才能实现高层次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为:总结历史经验,认清中国国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指明了根本方向;主张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根本动力;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为解决台湾和香港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吸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关于和平实现祖国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和完善的。"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由"一国"和"两制"组成的有机整体,"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于"一国"。"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以及仍处于分裂状态的国家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国际纷争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范例,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存在永恒、绝对公平的分配,公平分配是一个受现实生产力条件约束的历史性、暂时性的范畴。未来社会公平分配实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在当前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新阶段,更加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思想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持续性的历史影响。然而,"三个面向"思想在大学性格的语境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是大学性格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大学既要面向现代化,也要珍视历史,守卫传统;既要面向世界,也要立足国家,服务民族;既要面向未来,也要回顾过去,寻求镜鉴。事实上,大学性格具有多重性与共生性,我们不仅要关注其正向性格,更要呵护其反向性格。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公平与效率思想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公平与效率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它包括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反对平均主义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公平观。二是崇尚发展和注重公平的效率观。三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