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作用武林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因此,宗教赖以建立的阶级基础已不复存在,它在社会主义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特征。这样,宗教的社会作用我们亦应当重新加以评价。宗教同社会主义从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但从社会...  相似文献   

2.
宗教问题是列宁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认为,宗教是人脑对自然界虚幻的反映,是阶级社会压迫的产物,一切宗教都具有危险性,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但是,宗教作为一种落后的意识形态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政党反宗教的任务是带领人民群众推翻剥削制度,铲除宗教的社会根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产阶级反宗教的任务是慎重对待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列宁有关宗教问题的论述在进行反宗教宣传、处理宗教矛盾、建立与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以及坚持党对宗教事务的领导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利益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本质,也是宗教现象的本质。人类对神灵的祈祷无非是为求得自身利益的保佑,宗教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对抗,宗教斗争背后隐藏的是现实世界利益冲突,宗教改革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人类只有在自然与社会中获得完全自由才能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4.
杰斐逊生长在宗教社会,严酷现实迫使他走上反宗教压迫,提倡宗教自由之路.漫长的斗争经历,形成了其完整的宗教自由思想.这是美国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大变革.其宗教自由思想有许多闪光点,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但在阶级社会里,其宗教自由思想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于经济不发达的原始社会。它是人们承受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压迫下人们无法克服和解释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疑难,于是宗教就产生了。原始社会,生产水平低下,人们的思想愚昧,宗教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日益发展,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出现了新的宗教热,这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清醒地认识、正确地处理我国的宗教问题,对于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  相似文献   

6.
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历史现象。宗教作为一种消极的意识形态,它可以成为反动阶级统治的精神工具,作为和某些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情感密切相关的宗教,它既是社会生活的组织部分,又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特别是在遭受异族侵略与内部压迫时,往往成为团结奋斗的神圣旗帜。正因为宗教具有这样的功能,因此在抗日战争中,日本除使用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外,还千方百计地利用宗教从事征服中国的活动,给中国人民的抗战造成严重的危害。然而在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它的研究,迄今  相似文献   

7.
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还是有阶级的社会,但不是阶级社会。因为阶级社会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是指一种社会制度来说的。这种社会制度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一个阶级剥削、压迫另一个阶级的阶级对抗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少数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剥削、统治多数被剥削阶级,是一种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发展史上,奴隶社会、封  相似文献   

8.
宗教作为千百万信教群众的思想信仰,是较长期存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这同社会的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涉及到群众关系、民族关系、阶级关系和国际关系,形成了包括宗教理论、宗教政策、宗教工作及宗教立法等诸多方面的宗教问题。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课题。在宗教问题上能否处理得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对于发展国际交往和抑制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世纪时期欧洲272次战争的主要起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中世纪欧洲出现频率最高的战争起因是领土、霸权/征服、争夺权力和宗教等问题,而商业/航海问题、民族问题和阶级压迫等在中世纪欧洲的战争起因中还不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湖南衡山岳北农工会”(下称农工会),是一九二三年间产生于湖南衡山县境内的一个农民革命组织。它是湖南农民运动之先声,也是党领导下的全国最早的农民革命组织之一,在中国现代农民运动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大的贡献。这场农民运动的发动,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本文试就自已掌握的材料,对此作一些探讨。一、阶级压迫深重,反抗斗争势所必然。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每当压迫阶级对被压迫阶级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使得被压迫阶级无法生存下去,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障碍时,就必然会爆发反抗压迫阶级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2)世界三大宗教概况;(3)宗教对社会发展主要起消极作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也有某种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剥削阶级就以劳动妇女作为他们进行最残酷、最野蛮的压迫和剥削的对象。私有制和阶级压迫,是劳动妇女受压迫被奴役的社会阶级根源。因此,在人类历史上,不论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妇女始终是处于最受压迫、最受剥削的悲惨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地名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根据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生产关系、国家机构、阶级压迫、民族交往、社会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往往通过地名反映出来.而其中宗教则长期在社会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个地区都不乏宗教地名.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其宗教信仰更是繁多,其中佛教对当地的地名影响很大,本文就以佛教为例,探究呼和浩特地区佛教地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历史才真正地成为一门有规律可循的科学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从自然、社会抽象出来的有关自然、社会辩证规律的科学,以马克思主义为准绳,来观察历史,就可以从杂乱无章的表象中,抽象出依次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之所以不同,只因它包含着一个为一切所共有的而又区别于其他阶段的最一般关系。这个最一般的关系,自然是每个特定历史时期互相对抗着的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任何阶级关系和建立在其上的一切经济、政治、思想、宗教的关系,无不是劳动者的自我异化,无不是统治者用以奴役和压迫劳动者的手段。所以概括地说,劳动者和劳动的关系,实则变成劳动者和  相似文献   

15.
一些重大历史课题,如“让步政策”、“清官评价”、“改革阶级基础”等,在史学界长期为大家所关注,然歧见纷纭,问题始终无法得到真正解决。笔者以为,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因果链上有一关键环节为人们所忽视,这便是本文拟加讨论的课题——国家社会职能。社会职能——不容忽视的国家职能批驳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者和政治家为掩盖国家的阶级实质而散布的种种谬论,明晰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乃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国家的本质特征无容置疑地决定了阶级压迫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决不止步于此。它指出,在对内职能上,国家除了行  相似文献   

16.
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同时,宗教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将随着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人类压迫的逐渐消失而走向消亡。在教学中,学生常提出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前言国家的职能是什么?一提出这个问题,人们很自然地想起恩格斯的名言:“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①列宁也说过:“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②经典作家对国家本质概括所下的定义无疑是正确的。阶级压迫是国家的根本任务,也是国家的主要职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但是,如果据此认为,国家除了这个阶级压迫职能之外,就没有其他职能了;或者虽然肯定国家阶级压迫职能之外还有其他职能,又以非本质方面为理由而排除出国家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历史课中讲授原始社会的历史,我觉得应该使学生认识以下三点:(一)私有制、阶级、剥削和国家等不是自古就有的。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阶级社会只占短短的几千年,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原始社会却经历了数十万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人人平等的社会里。(二)原始社会之所以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这是由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极度低下所决定的;在这漫长的原始社会时代里,由于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氏族公社代替了原始群,父系氏族又代替了母系氏族,最后出现了私有制,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三)原始社  相似文献   

19.
宗教这一社会现象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对于宗教的本质和作用问题,历来众说纷坛,观点不一,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才对它的产生、本质和作用问题作了科学的说明.这就是:宗教是支配着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以虚幻的、颠倒的形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作为麻醉人民的鸦片,作为维护反动统治的精神支柱.因此宗教起着一种消极、反动的作用.但也应注意到宗教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也曾起过积极作用.比如:农民起义中的某些组织形式和口号,曾经是唤起民众的号角和旗帜.这表明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当然,消极因素占主要方面,积极因素处于次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宗教的消亡问题,争论十分激烈,既有是否消亡的观点对立,又有消亡时间的意见分歧。有的宣扬宗教是上天所赋,没有起源,宗教感情、宗教信仰是人类的天性,因此宗教是一种与人类共始终的永恒现象:有的则主张创立一个“爱的宗教”或“宇宙宗教”来普照世界和人生;有的肯定共产主义实现之日,就是宗教消亡之时;有的则认为宗教是否消亡是一个无法说清的未知数。我们认为,宗教消亡问题,十分复杂,要作具体分析,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随着阶级的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