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玄宗整改教坊机构,将太常寺掌管教坊的权力改属宫廷宦官系统,从表面上看,这是为了把太常雅乐、燕乐与教坊俗乐区分开来,以正视听。但细加探究,还有几点隐性原因:一是为了暂时“羁縻”追随他参与宫廷政变的有功乐伎;二是在政治上“防微杜渐”,控制民间“散东巡村”,消除潜在的异己力量;三是为了满足自己通晓音律的天赋和酷爱伎乐的嗜欲。  相似文献   

2.
教坊是唐代最大的俗乐机构,教坊乐人的地位高于太常。由宫廷派中宫(宦官)为教坊使管理全教坊的事务。唐一代的教坊出现过内教坊、左教坊、右教坊、宜春院这样几种形态。宫廷教坊之内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音乐人才,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制调、谱曲、协律、配舞、歌舞、演奏,为宫廷礼仪和享乐服务。教坊在唐代音乐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唐玄宗时内外教坊的置建,是盛唐乐舞百戏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既顺应了艺术发展的时代潮流,又是隋唐艺术史上的重大创设。  相似文献   

3.
教坊作为唐代宫廷俗乐机构,初设于唐代。由于唐代安史之乱迸发,宫廷音乐机构规模被迫缩减,内教坊功能逐渐衰竭。随着宋朝建立,宋教坊遵循旧制建立起来,但宋教坊与唐教坊的内容却相差甚远。本文从研究对象教坊的产生入手,进而引出教坊从唐代到宋代如何发展变迁,并结合朝代背景和教坊的具体内容及本质进行研究。从中挖掘宋教坊在唐教坊的基础上有哪些新的发展,并论述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内教坊及相关问题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宫廷中的内教坊产生较早。除去在战乱中受到一些冲击,它几乎是和唐王朝保持始终。内教坊在组织上可能分为雅乐部分和俗乐部分,最高的乐官由宦官担任。低级的乐官则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等。普通的乐工则称为“弟子”。除了俗乐以外。在内教坊中还有雅乐。俗乐用于宫廷日常娱乐。雅乐则在由皇后参与的礼仪中使用。翰林内教坊是内教坊之外的另一机构,与内教坊无涉。  相似文献   

5.
教坊在唐代音乐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年来学术界对唐代"教坊"这一音乐机构的关注较多,成果丰硕。唐代教坊的名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坊包括内教坊、外教坊、仗内教坊等在唐代掌管俗乐、散乐及雅乐之外的音乐的宫廷音乐机构(内外教坊又可细分);狭义的教坊单指唐末宪宗元和十四年内外教坊合署后的新教坊,称"仗内教坊"或"教坊"。唐代以"教坊"为名的音乐机构数目之多,随着时代的更迭其职能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对多方资料的整合,将唐代诸多名为"教坊"的宫廷机构进行梳理和陈述,概括性的介绍唐代诸教坊,并对唐末的仗内教坊的争议作出比较辨析,探究"教坊"形式和性质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白石歌曲旁谱的解读历来为治词乐之学和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者们共同重视.考察《白石道人歌曲》所用宫调发现,标注宫调者23首,其中19首的宫调名称均见录于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二十八调胡部俗乐内.釐清唐代教坊俗乐二十八调的调性,探讨其与宋代燕乐二十八调以及《白石道人歌曲》用调之间的因革关系,是准确解读白石十七旁谱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太常郡,《汉书·地理志》中没有记载,但我们勾稽史书,却发现西汉京畿地区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个地方区划。一太常郡及其由来太常,位居西汉九卿之首;太常府是秦汉以来重要的政府部门之一。《汉书·百官表》云:“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诸庙寝园食官令长丞……又博士及诸陵县皆属焉……元帝永光元年,分诸陵邑属三辅。”西汉的太常职掌除沿袭秦制负责宗礼仪、选试博士外,汉初又增加了一项重要职事,即管理皇家陵园,统辖各陵县。西汉太常兼管皇家陵墓所在的县邑,这是中国历代王朝独有的制度。太常作为中央官府,兼掌陵县,则具有了一级地方行政权力机构职  相似文献   

8.
金教坊考     
金代教坊艺人在内部组织方面模仿宋制颇多,如官分品阶,设立诸部色;又有与宋教坊不同处,如分若干教坊。教坊职司方面与宋似,仍是宫廷承应乐舞的不可或缺的机构。金教坊仍是宫廷杂剧演出的承应机构。  相似文献   

9.
对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太常职掌的不变与变展开论述,认为太常作为国家中央官制体系中的重要职官,列于九卿之首,魏晋南北朝时期太常系统比较稳定,具体行政上基本沿袭两汉之旧,这大概是因为太常在这个时期不是实权部门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
两汉太史令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太史令是中央九卿太常的属官 ,由于其职卑位低 ,历代史家言之甚略。本文就史籍中有限的材料对两汉太史令及其所辖机构进行了考察 ,包括其主要职掌、机构组成及人员编制等等。两汉太史机构的建立是中国古代司天机构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此时 ,太史开始从其它事务中分离出来 ,成为掌天文星历的专门机构 ,除制历、典漏刻之职未臻完善外 ,基本上已经同后代的司天监、钦天监等相差无几了。  相似文献   

11.
乐府原指采诗制乐之官署 ,东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诗体之名称。乐府诗乃配合音乐而歌唱之诗歌。乐府采集俗乐、搜集歌辞 ,主要来自民间。黄门鼓吹乐与短箫铙歌 ,均为俗乐。其中以黄门鼓吹乐更为重要 ,其曲调繁多、乐章丰富 ,广泛流传、影响深远。黄门鼓吹乐 ,包含两大类 :鼓吹曲与相和歌。“相和”者 ,并非丝竹相和 ,乃领唱与众人伴唱相和也。两汉时期 ,社会各阶层 ,无不喜好俗乐。文人们参与乐府歌辞创作 ,有三种情况。五言诗起源于汉乐府民歌。汉乐府以叙事诗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两晋宗室管理制度历史渊源有三:一为秦制,一为汉制,一为魏制。晋代专职管理机构宗正、关涉机构大鸿胪、太常的设置远承嬴秦。两晋宗正以有封爵者任职,宗室属籍范围在皇帝袒免亲以内,设置宗师,对宗室王公田宅做出限制性规定,这些主要是承袭西汉制度。两晋宗王等宗室成员车驾制度主要沿袭东汉制度。晋代宗正人选兼以庶姓一定程度上受曹魏制度影响,西晋严格禁止宗室成员私买禁物,主要承袭曹魏之制。晋世宗王置妾八人的规定亦系沿循曹魏咸熙元年制度而来。凡此均可看出两晋宗室管理制度兼采嬴秦汉魏之制,同时亦受到儒家经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先秦至东晋,四言诗在持续了约一千五百年后最终归于沉寂,诗与乐的逐渐分离应该是导致其盛衰升降的根本原因之一。四言诗产生之初原本与雅乐共存。春秋以来,雅乐逐渐为俗乐所代替,而俗乐在格调节奏上跟四言诗很难相和。一旦失去了音乐,四言在节奏、韵律上的单调就显露出来;况且它还处在一个语言发生了新变的时代;一个感情开始在文学中放任的时代。这些因素都扩大了四言诗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最终导致四言诗淡出文坛。  相似文献   

14.
《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身世“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课本对此句中“教坊”的注解是:“教坊,唐代宫廷的乐舞教习机构”。此注解很不详备;当讲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学生又生疑问,堂堂一位大诗人,为何与歌女同命相怜呢等等,这里有必要对“教坊”一词做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5.
契丹-辽与西夏、金并称为"塞北三朝",三朝自公元10世纪开始称霸北方,相继统治中国长达四百余年.契丹-辽作为三朝中第一支建立在草原上且统治时间最长(二百余年)的一支少数民族政权,其政治、经济、文化的组成与发展上,均形成了混合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政权特点,表现在音乐文化方面亦具有独特色彩.契丹-辽自建国以来官分南、北两面,秉承"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一国两制"政策.通考《辽史》中的南面朝官系统与北面朝官系统均没有对教坊这一音乐机构的明确记载."教坊"作为古代宫廷音乐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唐武德年间设置以来,历经了唐中期对教坊的扩充壮大、五代时期对唐教坊的沿袭继承、北宋时期教坊隶属职权的变迁直至明清长达1100余年的传承演变.那么,契丹-辽时期是否设有教坊,其机制、职能、应用又是如何的呢?  相似文献   

16.
近日接到河南省邓州桑庄中学田弥老师的来信 ,询问“瓦肆”和“瓦子”是不是指同一事物 ,遂撰此文 ,供广大教师教学参考。汉唐时期 ,我国封建统治者就很重视乐舞杂技。汉武帝设立专门管理乐舞杂技的机构———乐府。乐府的“雅乐”部负责宫廷乐舞、巡行祭祀音乐的管理 ,并广泛收集各地民间歌舞 ,整理加工 ,创作“新声”。乐府的“散乐”部负责管理不能应用于祭祀、巡礼的民间杂技乐舞。杂技乐舞主要功用是娱乐。它们进入宫廷以后 ,深受帝王将相的欢迎。为了提高演出水平 ,汉代设置了俳优职位 ,把民间优秀艺人搜罗殆尽。唐高祖设教坊 ,隶属太…  相似文献   

17.
雅乐和俗乐矛盾、交替发展形成了一部中国古代音乐史。该文主要通过对春秋时期的雅乐与俗乐的兴衰更替以及雅乐衰微与俗乐兴起缘由的探讨,以为音乐本源于人民生活,只要社会存在,雅乐与俗乐不断的交替、流变与交融就不可能停止。  相似文献   

18.
商业化是中晚唐教坊变迁的一大显著特征。其形成原因在于:第一,唐教坊的皇家私属性;第二,地方音声的繁荣与教坊乐伎的流散;第三,唐教坊的外雇之业与商业谋生;第四,唐教坊曲商业化之潜在特质。  相似文献   

19.
在先秦两汉“天人”思想影响下,雅乐与俗乐的审美目的、审美功能和审美特征“近而不同”。从分化过程来看,雅乐“天人之和”与俗乐“天人之乐”的审美追求有别,审美主体对“神性”“人性”的选择随之不同,并在“庙堂”“民间”的差异化场景中完成“分乐而序”。从合流成因来看,雅俗之乐以天人之情的同一性为基础,借助审美共通性推动天人之教,实现天人之美的价值统一。分化源于对“神”的崇拜,合流则见证“人”的崛起。  相似文献   

20.
广西戏剧是中国戏剧的一部分.研究广西戏剧的发生、发展、性质和意义,可以丰富和扩展中国戏剧史的现有认识结构.中华之"乐",有礼乐、巫乐、俗乐之别.辨别"乐"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某些戏剧类型的文化背景及其构成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