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一种德育学辩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教育不等手道德教育,二者在作用机制、形式、效果、范围诸方面存在较大区别。二者之间的关联并不必然导出法制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或德育必须包涵法制教育的结论;二者的区别远大于联系。法制教育未能如其所是地担当道德教育的职责。道德学所采取的正确立场是:二者应当并行不悖,互不干扰。等同论或包涵论会导致德育外延膨胀,边界突破、概念泛化及混淆非道德范畴与道德范畴的界限,这于学理无据,也会给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时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2.
政治教育不等于道德教育。长期存在的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同的现象已经给德育理论与实践带来了混乱与危害。过于强盛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泛政治化就是其基本表现。政治教育在作用形式、基本内容、目标指向上均与道德教育相异成趣。二者可以相互支持、互为补充,却不能互为取替。道德教育不是为了政治而存在,但有为政治服务的义务;政治不能主宰道德教育,却需要道德教育的支持与助益。学校德育必须淡化过于强盛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并行实施中实现二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从本体论意义视域看,与道德现象密切相关的“对错”与“善恶”问题属于道德范畴的不同梯度,二者有着明显区别。善恶与对错分别有其不同的内涵。“善恶”是价值相涉的关系判定,是价值标定的“普遍之维”;“对错”则是一种真假判定,具有工具性、功用性、历史相对性特征。不区分二者的异趣,定然难以把握道德的真确性及其本义。从德育学视角看,对错与善恶的混淆将导致德育涵义的扩展、德育边界的突破及德育实践功能的泛化。知性道德与品行道德、道德范畴与非道德范畴的混淆即是由对错与善恶混同遭致的德育泛化的具体表征。这必然殃及德育理论研究的规范乃至德育实践的成效。因而,对善恶与对错的梯度进行合理性辩护与探究,极具理论与实践意蕴。  相似文献   

4.
5.
青少年网络德育新视角:网络道德心理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对网络化带来的冲击,成为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网络化背景下,青少年的道德心理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各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青少年网络德育必须触及青少年道德问题的根本,从道德心理角度切入,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法,培养青少年统一、和谐的网络道德心理,从而提高网络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研究,应突破表层、直观、静态的分析方法,从内在、纵向、动态的分析观出发,以价值问题的处理为主线,将两者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心理教育主张价值中立与道德教育倡导价值干预是两大学科分歧的焦点。澄清两大学科在价值问题上的分歧,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对象的人相统一,将事实与价值相融合,促进两种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建构融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为一体的心理—道德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都属于德育范畴,但两者性质、目的、内容、方法等均不同。德育实践只有遵循各自规律,方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孟啸 《现代教育科学》2012,(4):39-40,95
健康的身心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社会转型期对道德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学校道德教育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和方法单一。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较高的可融合性,并且它的内容和方法对于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道德教育中融合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可以给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有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珉 《江苏高教》2002,(2):96-99
本文从道德与幸福相互联系的视角出发,对幸福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及意义进行探索。道德教育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追求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也是人的终极目的。因此,幸福、人生与道德生活的联系也就成为伦理学和德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在道德和幸福的关系方面,伦理学家们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论述,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感性主义伦理学家为代表,认为幸福就是道德;另一类以理性主义伦理学家为代表,认为道德就是幸福。无论哪一类观念,都揭示了道德和幸福相互需要、密不可分的联系。对我们的道德教育而言,这意味着:道德教育不能脱离人对幸福的需要和追求,应以幸福作为教育的主题和目的。  相似文献   

10.
心理-道德教育推动心理教育的发展,表现在改变心理教育的边缘化地位,构建伦理性的心理教育模式,纠正人们对心理教育应用范围的误解;另一方面,它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表现为在概念上突破传统德育的局限性,重塑道德教育人性的回归,解除道德教育单一化的偏见。概括起来说,心理-道德教育扩大了心育与德育功能发挥的范围,打破了心育与德育活动设计上的人为界限,实现了心育技术性与德育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探讨了德育心理学及其哲学的核心问题。本论文从哲学、道德哲学和道德学、教育哲学和教育学、心理哲学和心理学、生理哲学和生理学诸方面探究了德育心理学的相关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德育心理学及其哲学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道德心理形成机制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章以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的根源作为切入点,阐述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形式和道德教育场,系统分析了大学生个体道德心理图式形成和完善的机制,试图从道德心理人格的视角找到其内在的规律性,最后指出高校人教育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桐城派的德育心理学思想是其文化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立德"心理为核心,比较严整而系统。关于如何做人与作文,桐城派强调"首立德,次立功,又次之乃立言";如何"立德",桐城派主张"融德"、"恕德"、"俭德"、"养德"、"鉴德";"立德"的具体方法,桐城派主张"立志"、"践行"、"慎染"、"慎独"以及"反求诸己"。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挫折情境种类及其受挫的主客观性原因,提出了开展社会教育,提升学校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增加大学生受挫能力等大学生克服挫折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迅猛发展,使青少年网民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网络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生活、工作的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网络道德问题。从品德心理角度剖析,其本质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认识紊乱、网络道德情感沦丧、网络道德意志瓦解、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燕晓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2):34-36,52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心理咨询的内涵和特征,指出心理咨询的性质属于德育范畴,进而探讨了高校心理咨询的地位;分析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过程中的消极心理防御现象阻碍德育目标的实现。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研究个体面对紧张或压力情境时的心理反应和调节机制的理论,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应用于德育过程,有助于减少受教育者消极的心理防御,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人的心理、思想、行为的关系入手,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且二者存在着相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补充了德育的内容,为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同时也为德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心理基础.德育对人健康心理的形成会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德育的价值导向作用、需要引导作用、认知改组作用、人格塑造作用和环境创建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群体心理对个体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这个年轻而又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心理敏感、不稳定,极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心态。为此,教育工作者要加以重视,灵活运用群体心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中职学校目前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积极心理学溯源和内涵进行阐释,提出师生共建积极心理的若干思考,并阐述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