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市)报记者大都土生土长,对于中央、省里的决策、精神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比起上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来,有一定的“时间差”,那么,县(市)报记者,能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我从新闻工作的实践中认识到,只要勤于思考,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深理解的基础上,多到第一线去,抓住“偶然”机遇“射门”,也是可以“破门”写出好稿的。  相似文献   

2.
当记者时写了几百篇稿子,但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却是《赶快刹住我县有奖储蓄中的几般歪风》这一篇。它之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它挑了“刺”,获了奖,更因为它是一篇无意中“拣”来的新闻。这条新闻是如何“拣”来又是怎样获奖的呢? 那是1987年5月26日,我和通讯员小刘一起到县人民银行采访我县金融部门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采访结束待我们起身告辞时,银行的同志见离下班只有20多分钟,就邀请我们坐下再聊聊。由于当时我县几家专业银行都在搞“有奖储蓄”,于是,我们的话题自然就很快转到了这个“热点”上。我们首先问起了这次储蓄的效果,对方回答说:存款倒是抓了不少,但从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他们递过一摞报  相似文献   

3.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闭幕不过4个月,我们的新闻战线已经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可喜的变化。许多新闻工作者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一方面努力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另一方面深入实际采访、调查,写出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新经验以及广大劳动者可贵的精神风貌的优秀新闻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出现了鼓舞人心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4.
谈到新闻写作,我常想到中医看病时用的望、问、闻、切四字。要写出好的立体的视觉新闻,采访中也离不开“望、问、闻、切”这几功。当然这不是简单的类比,看病与采访自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在望问闻切上却有相通之  相似文献   

5.
记者、通讯员采写新闻,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谈,并随手记在采访本上,似乎是正儿八经的采访了。有人觉得只有经过这样的“正式采访”,才能写出新闻来。其实,好多不错的新闻往往是从“非正式采访”中发现的,有些还是“正式采访”中发现不了的。从不带采访本的闲谈中发现新闻。“记者除了睡觉,都在工作”。平时不露身份,利用坐车、散步、等人的时间与人闲聊,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有一次,我路过一个乡,为了今后采访方便,请乡长把各村书记、村长的名单写给我。他写了好一会,只写出三分之二,又去找秘书帮助补充。我就问:“怎么,这些人你不知道?”他说村级班子刚调整,换了一半人。但我认为正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十数年从事新闻工作深切体验到:记者在生活和采访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保持新闻“警觉”,才能使自己在新闻写作中的采访灵感纷至沓来,不断写出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好稿子来.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处处留心皆新闻”。这里所说的“留心”,是指我们的记者(通讯员)善于用心去“找新闻”,即善于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眼光去发现和捕捉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而深入采访,写出鲜活的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单位,老总们经常要求记者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那么,怎样才能采写出有份量的深度报道呢?根据本人的体会,答案是:只有“沉下去”,才能有“深度”,也才能“有份量”。只有直面群众,深入采访,才能写出真正有份量、有深度的报道来。那种蜻蜒点水式的采访。那种“泡会议、听报告、赶场子、拿材料”的采访,是难以写出深度报道的。  相似文献   

9.
要想写出有影响的作品,就需要有“新闻敏感”。人们常常把“新闻敏感”称为“新闻鼻”,这一比喻,非常贴切,非常形象。“新闻敏感”能捕捉到鲜活的“大鱼”。写出有分量的稿件。1992年8月下旬,我去采访当时的温岭县县长张敬钤,让他谈谈温岭10万农民走向流通领域的情况。采访结束后,张敬钤县长对我说:“你呀,不要光是报道好的。你知道吗,10万农民走向流通领域后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你下去好好调查一下,研究一下对策。”张县长的  相似文献   

10.
搞新闻的同志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只有深入采访,才能发现和写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新闻。对于这个道理,我是通过一位编辑的榜样,得到深一层认识的。去年春天,《五家渠报》的编辑梁新民同志有事到我们团场来,他在完成通联和发行工作后,顺便想采访点团场新闻。当他听到四连有个名叫马荣的农工,在1985年把一个家庭农场办得很有起色时,挺感兴趣,决定去采访。这个家庭农场以前是其他人经营的,由于管理不善,1985年亏损二千多元,这家人索性不办了。如今马荣把别人扔下的“剩骨头”当做“肥羊腿”拣起来,这种魄力本身就是新闻。找估计,这位编辑回报社后,肯定会让这条新闻见报。谁想几个月过去了,并未见有关报道。麦收刚过,梁新民同志又一次有事来我们团。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新闻爱好者,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会同记者抢发新闻。 今年7月22日,党中央关于取缔“法轮功”的决定下发后,全国各地都在揭批“法轮功”,各地大小报社记者也在寻觅“法轮功”致死致残的事例。新闻敏感使我想起我矿一女工,因患红斑狼疮病,在药物基本控制的情况下,轻信练“法轮功”不吃药能治病,就开始练“法轮功”,不听丈夫劝阻,私自停药半年之久,而引发肾衰竭不治而亡。我当晚就对其丈夫进行采访,听着她丈夫讨李洪志的控诉和失去亲人的悲痛,我的心情也很沉重,决心要把此事尽快报道出去,引起练功者的觉醒。我当晚就把采访的内容用电话告知厂宣传科柴光磊同志,柴光磊同志连夜整理成文,第二天一早用传真发往报社。谁知这一天就有一些消息灵通的记者前来采访,当听说我们已采访过,稿子已发往报社后,自叹来之晚矣。我暗自庆幸,真是抢得及时。不久《中国石油报》以一个受害者丈夫对“法轮功”的控诉为题,刊发了这篇新闻。这篇抢来的新闻,对我矿练“法轮功”者教育很大,都认为此稿报道及时,宣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调查研究是无产阶级新闻采访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党的新闻工作一个优良传统。因此,我们的新闻采访从来重视调查研究。一向强调调查研究。第一节怎样看待调查研究从新闻采访工作来说,怎样看待调查研究,自然涉及新闻采访和调查研究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在新闻界有种种说法和看法。其主要论点有三: 一、有的同志说,采访就是调查研究。把新闻采访和调查研究划等号。这也就是说,一切采访活动都是调查研究。二、有的同志认为,记者(通讯员)的采访不等于调查研究。应当说,采访的好,写出了好稿,才是调查研究的结果。否则,采访得不好,没有写出好稿,就不应当说是调查研究。三、有的同志主张,有的采访活动是调查研究,有的采访活动不能说是调查研究。这就是说,调查研究作为一种采访方式,是有条件的、有要求的、有目的的。我是赞同第三个论点,既不能把一切采访活动都说成是调查研究,也不能以采访得好或不好来认定是  相似文献   

13.
县市报纸受到诸多因素限制,要想写出好新闻,确有难度,但绝非出不了有影响的作品。历届评山的全国好新闻中,有不少出自县市报,就是很好说明。依笔者所见,县市报欲写出叫得响的好新闻,多写“独家”新闻和“反衬”新闻是条路子。 写“独家”新闻,县市报纸有自己的优势。因它接近基层、接近实际、接近群众、接近生活,近水楼台先得月,“活鱼”多,可以产生带有泥土芳香的“独家”新闻作品。在全国第八届好新闻评选中,有一篇题为《体育专业户成了大“气候”》的“独家”新闻,说的是一位农家妇女,率队前往贵州参加全国旱冰比赛,这在…  相似文献   

14.
参加县(市)的一些会议,是记者搜集新闻的一个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如果只是听会、要材料、写会议消息,或编发领导人的讲话,那是很不够的。必须坚持用新闻的标准来衡量事实,必须注重新闻的作用和社会效果。往往是有些会议并无多大新闻价值,可是在会议中听到了情况,获得了信息,发现了线索,这就有了新闻资源。如果能抓住那些是新闻的事实,进行再采访,就有可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去年,我们参加旗里的扶贫工作会议时,感到有些事过去已经报过了,又觉得报个开会消息意义不大。可这个大会只开了一天就结束了,而以往每年都要开四五天,这本身不就是新闻吗。于是我们抓住这个新事,  相似文献   

15.
郝娜 《记者摇篮》2010,(7):16-16
精品新闻,就是精心采访、精心写作、精心编辑出的好作品。成功的采访是写出好新闻的基础和前提。业内人士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之说,可见采访是写出新闻精品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勤能补拙     
我调到县委通讯站这些年里,有200多篇稿件被新闻单位采用,我主要是努力做到“六勤”。一、耳勤。许多新闻线索是“听”来的。今年2月,我听阜余乡政府的同志讲,即将到省委党校学习的乡党委书记,把自费100多元订的报刊送给敬老院。我随即下乡采访。采访中,又听到了乡党委书记重视老龄工作的事。我和乡里的同志合写了《书记临行前的礼物》一稿,被《盐阜大众报》刊用。我到县医院看病人,听患者们说,内、外科两个名叫李益的医生,对病人认真负责,像亲人。经采访,写出了通讯《同名同心“大小李”》被多家报纸刊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巩义报是一家县级市报,1987年创刊,至今已度过了十几个春秋。 1995年,巩义报由河南省内部报纸刊号转为国内统一刊号。对此,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解释说:尽管国家压缩报纸,治散治滥,但我们还是从实际出发,新批了两家县(市)报。这两家报纸是山东的文登报和河南的巩义报。我希望县市报的老总要下决心办出政策水平高、编校质量好的县市报,种好“试验田”。 于署长这番话对我们是个很好的鼓舞。1997年,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贯彻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等有关部委的通知,对报刊清理整顿、治散治滥时,也决定保留几家县市报,作为“试验田”来耕种。这使我们备感责任重大,决心办好巩义报,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全市读者的信任。 但是,作为县(市)报,受经费、人才、办公条件、印刷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工作起来有许多困难,有时难免出些纰漏。  相似文献   

18.
要想写出好的新闻作品,采访必须深入到位,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所共知的常识,采访“深入”程度也成了新闻记者业务水平高低最核心的衡量标准之一。作为一名刚刚走上记者岗位不久的年轻记者,笔者试图从有限的新闻采访实战经验着手,简要论述“采访硬骨头该如何啃”。  相似文献   

19.
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几十年来,形成了许多好的传统和作风。这些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无价之宝。任何事物都有发展的过程,新闻事业好的传统和作风也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对党的新闻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深入基层采访、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事实等好的传统和作风必须继承好、发扬好的前提下,如何改进我们的新闻作风,以适应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要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地市报记者,笔者认为,除必须发扬新闻工作好的传统和作风外,在采访写作中还应具备“六双眼”。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仅从空间的角度上来看,地市报与中央、省报相比较,应该说是身在基层了。然而,长期以来,尽管我们身在基层,但仍有一部分同志并没有真正把感情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如有些同志习惯于“走马观花”、“精挺点水”式的采访,写出的稿件也只能是不痛不痒,“米不够水来凑”,以及捕风捉影、强扭角度、片面或失实的新闻等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思想上、感情上的问题。党报记者的感情从何而来?我们在深入基层采访中感到,它来自于对党的一片赤诚,对人民的热爱。作为党报记者,首先,要带着对党的无限忠诚的感情深人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