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初中生》2018,(2)
王義之的儿子王子猷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士.与他相关的故事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雪夜访戴”:一天夜里,下着大雪,王子猷在家中独酌,吟咏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到了好朋友戴逵,当即命人备船,连夜赶往200多里外的戴逵家.整整走了一夜,等来到戴逵家门前,他却突然放下了准备敲门的手,转身上船返回了.仆人忙了一夜,十分不解,问他为什么大老远来了,不进门又走呢?他回答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相似文献   

2.
松、竹、梅号称“岁寒三友”,历代文人雅士赋予竹以深厚的内涵,倾注大量的溢美之词。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诗歌。《诗·卫风·淇奥》中的“绿竹猗猗”、“绿竹青青”,已开始将竹赋予君子的品行。《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曾暂寄别人空宅中,便令家人在里边种竹。有人问他:“暂住何烦尔?”王子猷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轼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又如张九龄的咏竹诗:“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无。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和黄门卢侍郎咏竹》)这种“高节”,切合竹子…  相似文献   

3.
红与黑     
从前,有一个年轻的画家,一天,他在一所寺院里看见一位老和尚在作画。画家走过去一看,原来这和尚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墨水画一棵竹子。画家问:“大师,您为什么用红色的墨水画,这样画出来的竹子不就成红的了吗?”和尚听了笑着问:“那么请问,你认为画竹子该用什么颜色呢?”画家说  相似文献   

4.
“吗”和“呢”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两个语气助词。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用“吗”,什么情况下用“呢”呢? 一、疑问句中的是非问句,句末应该用“吗”。例1 “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  相似文献   

5.
幽默三则     
抽象画美术老师要同学们画一张抽象画,薛齐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你的画呢?”薛齐说:“这就是画。”“你画的是什么?”老师奇怪地问。“牛吃草。”薛齐回答。“草呢?”“被牛吃完了。”“牛呢?”“吃完草,走了。”夸爸爸王东夸耀他的爸爸说:“我爸爸是船长,全船的人都要听他指挥!”毛海说:“那没什么,我爸爸指挥人还要多,连那些大官都要听他指挥。爸爸叫他们低下头来,谁  相似文献   

6.
屈原医生     
《红领巾》2006,(1)
在历史课上,老师问一个学生:“屈原是什么人?”“是医生。”学生回答。“胡说!”“怎么胡说呢,书上说他是大夫嘛!”唉!古代的大夫是一种官职,不是现在的医生。可笑指数:屈原医生  相似文献   

7.
兴尽而返     
讲故事:王子猷住在山阴,一天夜晚下大雪,他睡觉醒来,打开房门命仆人倒酒,向四下里望去,只见白茫茫的一片。就起身来回踱步,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朋友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就夜晚乘小船到戴安道那里去。走了一夜才走到,到戴安道门前却不上前敲门就又返回了。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王子猷回答说:“我本来是乘兴而来,现在兴尽就返回家,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  相似文献   

8.
超级广告词     
YULE一个学生爬墙出校门时被抓住了。校长问他“:你为什么不从校门走呢?”他回答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他“:这么高的墙你怎么能翻过去呢?”他指了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他“:翻墙是什么感觉?”他指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第二天  相似文献   

9.
智力星球     
推理河 1、一个人看到一棵刚被锯倒的椰子树,他高兴得大声叫着:“我要看看这棵椰子树有多少年龄了!”别人问他:“你怎么知道呢?”他回答:“我数数树的年轮就行了。”你说他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10.
“回击”     
户外活动后,孩子们都进了教室。王璟一个人在哇啦哇啦高叫:“我的袖套呢?我的袖套呢?”还跑过来向我报告:“老师,我的袖套不见了!”我正在整理孩子们脱下来的大堆衣服,就没好气地说了一句:“你的袖套我怎么知道在哪里,你问我,我去问谁呢?”午间活动结束时,我发现布娃娃的一只鞋子不见了,我问小朋友:“谁看见布娃娃的鞋子了?”孩子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却看到王璟把手举了起来。我连忙问他:“你知道的是吗?在哪里?”只见他不慌不  相似文献   

11.
屈原是医生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问一个学生:“屈原是什么人?”“是医生。”“胡说!”“怎么是胡说呢,书上明明说他是大夫嘛。”  相似文献   

12.
一堂美术课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绵羊老师正在教他的学生怎样画画。小熊猫、小猫和小猴认真听讲。绵羊老师问:“小猴,你喜欢什么颜色?”小猴说:“我喜欢黄色。因为我喜欢吃香蕉。”“很好!”绵羊老师说,“那你呢,小猫?”“我喜欢灰色。因为我喜欢吃老鼠和鱼。”小猫说。最后,绵羊老师问小熊猫:“你喜欢什么颜色,小熊猫?你喜欢绿色吗?”“是的!是的!我喜欢吃竹子。”小熊猫说。“好的,孩子们。现在请拿出一张纸。画你最喜欢的东西。然后用你最喜欢的颜色涂色。”绵羊老师说。学生们开始画画。他们多么开心啊!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term…  相似文献   

13.
无理的抱怨     
两人在吃饭,只有一盆菜:两条鱼,一大一小。一位先生先把大的那条鱼夹了,另外一个勃然大怒。“多没规矩!”这人叫道。“什么事儿呀?”他的朋友觉得奇怪地问。“你吃掉那条大鱼了。”“假如你是我又怎么样?”“我当然夹那条小的。”“那好哇,你抱怨什么呢?那条小鱼还在那儿呢!”无理的抱怨  相似文献   

14.
《说苑》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毁谤惠子。他在梁王面前说:“惠子说话,爱用比喻,假使不用比喻,他就没法把事情说明白了。”第二天惠子去见梁王。梁王对他说:“请你以后讲话,就直截了当地说,不要再用比喻了。”惠子回答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如果他问你弹的形状是怎样的,而你告诉他:弹的形状就像弹。那个人听了会明白吗?”梁王问:“那怎么才能使他明白呢?”惠子说:“如果告诉他,弹的形状像把弓,它是用竹子做的,是一件射具。这样说,他听了能不能明白呢?”梁王说:“可以明白了。”惠子说:“用别人懂得的事物,来比喻不懂…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我忍不住问:“妈妈,爸爸怎么会看上你呢?”妈妈的腿跛得很明显,小时候最听不得小孩子在我身边喊:“地不平!”妈妈的跛腿让我自卑和忌讳。听我这样问,妈妈一怔,说:我原来并不跛呀。我问:“那是怎么回事呢?”妈妈犹豫了一下,慢慢说起来:那是十四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住的楼  相似文献   

16.
有两个关于聪明人的故事。故事一:地主“命令”长工去给他买酒,长工问: “钱呢?”地主回答: “用钱买酒算什么本事,没钱买到酒才算本事呢!”长工听了,知道地主是在故意刁难自己,于是点了点头去了。半小时后,他将一个空酒瓶交给地主,地主看了看空酒瓶,问: “酒呢?”他回答: “有酒喝出酒算什么本事,从没有酒的  相似文献   

17.
教苑茶座     
面熟两个醉汉在路上走着,其中一个看到路边有一面镜子,便走过去捡了起来,对着镜子说:“这是怎么回事?这个人好面熟啊!”他的同伴走了过来,说:“让我来看看!……笨蛋,你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一个信徒的心愿信徒:“万能的上帝啊,一万世纪对您来说是多长呢?”上帝:“几乎是一秒钟。”信徒:“那么10亿元钱呢?”上帝:“不过是一分钱。”信徒:“哦,慈悲的上帝啊,那就请您给我一分钱吧。”上帝:“过一秒钟。”文盲看报纸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买了一张报纸,做出读报的样子,但他把报纸拿倒了。“喂,先生!”一个过路人问他,“报上有什么新闻?”那人答道:…  相似文献   

18.
动脑筋     
一天,乾隆皇帝闲来无事,突然心血来潮,想难一下聪明的大臣刘墉,便问他:“你说一年生、死各多少人?” 刘墉答道:“回蒙万岁,全大清国,一年生1人,死12人!” “照此下去,岂不是没人了吗?”乾隆反驳说。 晦!聪明的读者,你们说,刘墉该怎么向皇帝解释,才合情合理呢?动脑筋  相似文献   

19.
黄金 《同学》2003,(10)
我曾经拿一个问题问很多女孩:“你要是恨一个人,你会不会告诉他?”我问的时候叫她们仔细想想,她们就仔细想了,然后很认真回答:“会啊,还要报复他呢!”是吗?要恨他,还要报复他?我笑了,也拿这个问题问喜静,也叫她  相似文献   

20.
视力非常不好的土拨鼠先生,把一个消息带给了大家:“昨天晚上出事了,老蜘蛛婆门前的网子上,罩(zhào)住了一个怪物!”动物们都很吃惊,问他:“你看见啦?”“我虽然没看清,可是人家都这么说!”土拨鼠说,“你们猜,那是什么东西啊?听说那网子直打哆嗦,怕是要被毁(huǐ)掉了!”“不是纺织娘吗?”老蜗(wō)牛问,“要么是甲虫?”“不是!那怪物比纺织娘和甲虫大多了!”土拨鼠说,“而且根本看不见脚!”“不是蝴蝶吗?”四脚蛇问,“蝴蝶很容易被……”“不是!比蝴蝶也大!翅膀根本不分明!”土拨鼠说。“也许是一只蜻蜓怪呢!”松鼠说,“蜻蜓怪的力量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