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百一诗作为《文选》当中一种诗体,其研究是相对寂寥的。而《文选》当中各个文体的全面考察,对于《文选》研究却是十分必要的。百一诗在《文选》的诸诗体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其文本是单一孤立的,再有就是其含义是模糊不定的。这两点促成后世对于百一诗的接受产生了独特的景象——孤立与争论并生、疑虑与敬慕共存。对于它的考察有利于我们探究百一诗含义的生成,从而探索《文选》在文体确立与流传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陶潜出仕及归隐的原因,这期间他的思想状况和政治态度,研究者虽不乏其人,看法却基本一致。陶潜出仕,不少研究者持“为贫而仕”的说法;他的归隐,则被认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不向权贵低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结果。关于后一个问题,笔者已  相似文献   

4.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引了陶渊明《挽歌诗》之一的四句诗,教材解释其“意思是,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这样的解释既不符陶诗的原意,又与鲁迅文章的文意相背,究其原因,是编者对原诗“他人亦巳歌”中“亦”“已”“歌”三字产生了误解所致。“亦”字本无转折之意。它的本义是“也”。《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表示的就是“同样”的意思。所以,《词源》注释说“亦,表可并为一类之意。”亦也可以训“又”。因为又同样是表示重复或继续的。当然,又有时也可以表转折,但却不能反训  相似文献   

5.
杨春柳 《中国教师》2010,(22):30-31
<正>古诗教学的"诗味"在哪里?钟嵘《诗品序》云:"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又云:"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诗味论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晚唐司空图提出的“味外之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司空图强调诗歌深刻悠远的“韵外之致”,将诗歌艺术美的标准引向了诗歌深刻的意蕴层面,是对钟嵘“滋味说”的发展和超越。同时,司空图从“离形得似”、“不着一字”的角度分析诗歌“味外之旨”产生的途径,既丰富了诗味论的内涵,对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也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无我之境”:审美静观的极致 “无我之境”,是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诗歌美学命题。“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以为这段话的理论意义极为深刻,它实际上已对我国诗史上源远流长的两种审美模式(以屈原、李杜为代表的审美进取与陶潜、王孟为代表的审美静观)的极致境界,作了相当精辟的揭示,只是没有使用精确的理论概念,加之个别例证不准,致使这对具有深刻美学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杨万里的诗味论,既借鉴了前人(尤其是司空图)的相关理论,也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他首次将"味"这一美学范畴提升到诗歌本体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诗与文的区分,对诗歌的创作主体和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对"味"的涵义的理解上,杨万里突破了司空图和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其所谓"味"除了指某种超出词意之外的隽永悠长的审美情趣外,很多时候也指寄寓劝讽之意的含蓄蕴藉之味,因而也体现了对儒家诗教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9.
(一) 陶渊明《形影神》三诗,约作于公元四一三年(东晋安帝义熙九年)①。其时,陶已归隐了九年,四十九岁。这三首诗,在陶诗中别开生面。陶诗主要是抒情诗,平易自然;可是,这三首诗却是哲理诗,把作者的思想观点通过形、影、神三个艺术形象的彼此赠答表现出来,针对性强,寓意深刻。这三诗,过去评述不多,对于它在陶诗中应占的地位也肯定不够。就是现在出版的一些名家选本②,也仍未予选录。清代马璞曾深感遗憾,他在  相似文献   

10.
“味”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首先被运用于诗学批评领域,后来又被运用于词学批评领域.宋代文章学正式成立,文人将“味”范畴移植到文章学领域中:他们以“味”作为品评文章的审美标准,对文章之“味”的创造与生成予以探讨,并提出了“玩味”的鉴赏方法.宋代文人将诗学“味”论移植到文章学,包含了对文章审美特质的肯定,同时也认识到“文味”与“诗味”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1.
台湾管这叫“歌”,就是“儿歌”。但大陆习惯上不把这叫儿歌,如果可以给它们生造个新名词,我想可以叫作“供幼儿念唱的口语诗”。在大陆人看来,谢武彰这分明是用写诗的经验和习惯在写歌。本来台湾儿童文学界是将“诗”与“歌”截然分开的,但是谢武彰面对幼年儿童,把...  相似文献   

12.
江孝礼 《家教世界》2012,(24):67-68
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对现代诗歌的诵读品味中,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嚼"出词语的诗味,在学生心中呈现课文的思想美、情感美、意境美、人性美,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陶冶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本文以两个短小的案例加以剖析,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3.
小小说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精美的学艺术样式。它不仅要有“味”而且更要有“味外味”。“味”即是读在进入审美时空时从小小说本中获得的“某一韵味”,“外味”则是读在获得“某一韵味”的同时又从本中获得的另一种或多种韵味。“味外味”是小小说固有的审美特性,它具有延展性、多层性的特征。它一般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加以营构。  相似文献   

14.
李闯 《湖南教育》2008,(5):38-39
在人们的心目中,陶潜是一位超脱红尘的“田园诗人”“隐逸高士”。他41岁弃官归隐,躬耕垄亩,用诗歌描写田园风光,吟咏劳动生活。“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高洁心灵的真实写照。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田园诗才是渊明的独创,他到底还是‘隐逸诗人之宗’,钟嵘的评语没有错。”(《陶诗的深度》)这几乎成了历史公论。  相似文献   

15.
以“味”论诗是中国传统诗学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重要方法。在诗味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少诗论家以其卓越的理论创见为定诗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使诗味论不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钟嵘提出的“滋味”说从创作论、鉴赏论和批语论角度对诗味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陶潜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悲剧,源于自身存在方式的选择。出仕,非其所是的存在,迷失自我,演出一场戴着镣铐在跳舞的悲剧;隐遁,高蹈独善,追求本真存在,但内心深处却又被“社会价值”所牵绊,与道家真正意义上的“坐忘”、“这观”相去甚远,因此,他的悲剧最终体现在本为俗身俗人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7.
陶潜闲情文化的实质是“诗意的栖居”,可以从他生活的诗意化和诗意的生活化两个角度来对其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8.
19.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着力以诵读、探究、联想和演绎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从而轻松愉悦地进入古诗的意境,提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具有四味:语味、情味、趣味、个味。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对此四味分别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