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注重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责难。面对压力,国内部分法律院系开始引进美国的“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它包括“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模拟法庭训练“课程。这种法律教育模式在诸多方面根本有别于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法律基础课是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基础知识的综合,不是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法律基础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真正成为高校“两课”中一员,承担起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道德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曾经的“热专业”遭遇“冷就业”,法学毕业生“滞销”已成为近年不争的事实.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从削减滥招规模、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等来尝试解决法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现有的就业僵局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明显改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宽泛法律工作理念,“大法律”是破解日成僵局的法学就业现状之新钥.“大法律”之“大”,一是“大”在观念上,首先要树立“大法律”就业观念;二是“大”在竞争力上,引导学生丰储技能以扩大社会适应性;三是“大”在广度上,拓宽就业路径至各类“非诉”职位.以“大法律”理念为指引,转换传统思维定式,将法学与关联领域有机结合,以达到法科大学生最终充分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法律观是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法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从西方主要法学派别的角度看,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实证主义的法律观,缺乏对法律道德价值的追求。而法律应当有自己的道德追求。现代法律观应当是一种权利本位的法律观,因此,法律应当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合理分配社会权利的权威性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法律基础”课是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信仰、法律原理、法律规范和法律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公共课。法律规范是一种社会规范,它决定了以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基础”课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其考试不能仅仅成为法律知识竞赛,而应当侧重于对学生法律基本应用能力的考核。  相似文献   

6.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法律职业教育应当涵盖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始于法律职业准入前,即学生在接受高等法学职业教育的同时,就应当接受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然而,我国的法学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着力重视基本法律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却忽视了教导学生如何在将来的职业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寻求现实法律的公正,如何保持职业的操守与规范,如何保证职业的廉洁性。美国的法学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对美国法学职业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进行系统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拓展思路为完善我国法学职业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法律精神是以“和谐”为基本点、以“效率”为首要目标、以“平等”为终极价值的一个层次性、多元性的统一体。法律精神的培养应是当今法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法律精神的培养应渗透到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诊所教学、模拟法庭、考试方式等法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法律技术训练是法学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主渠道。法律技术存在于任何法律领域中。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忽视理论法学教学中的法律技术训练,应当予以重视并改进。  相似文献   

9.
认为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的观点同传统的“三要素说”(认为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构成)相比,有进步,但仍然存在需要商榷之处。笔者认为规范适用的条件应属于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要素,法律后果不是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要素,法律后果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0.
“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教学实效,必须对传统教学的内容、方法进行改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理清了思路,取得了一定经验。一是改革教学内容,不抱泥于法条的注释,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应用性教学环节;三是改革考试方法,以考试为导向,引导学生注重实践和运用。一、“法律基础”课的特点及其传统教学存在的缺陷“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主要任务的思想品德课程,是关于法学基本理论和部门法基础知识的应用性课程,它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直接适用的法”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直接适用的法”的性质和效力,各国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分歧。着重阐明了这些分歧,并采用“直接适用的法”支配国际民商事关系应属直接调整方法的学说。  相似文献   

12.
对于“法治”,不同的解读,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含义。从人类历史上看,存在过两种不同的“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二是依法治国的“法治”。即便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仍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以权利为本位的“依法治国”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要上好这门课课,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道德与法律、理论与实际、知与行等关系,注重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将所学道理践行到实际生活中,直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直接适用的法”进行了深入的国际私法分析:明确了它与同样作为法律选择方法的冲突规范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了直接适用的法的性质和规范结构,并指出其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引起注意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法理学史上至今没有定论的难题。自然法学认为二者存在必然联系,因此主张"恶法非法";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认为二者无必然联系,因此主张"恶法亦法"。两家各有其片面性。道德与法律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共性在于它们都是关于社会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道德是道德价值的道德表现形式,法律是道德价值的法律表现形式;区别主要在于法律有国家权力保障而道德则没有。道德与法律在社会中是一种交叉关系,既有相同的规则也有不同的规则,因此就会出现合法不合理或合理不合法的两难情形。在传统人治时代,由于二者都没有权威,对该问题的处理最终取决于统治者的意志;而在现代法治国家,法律具有至高地位,则应当在法律体制内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关键与核心是让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之下运行,也就是让权力运行在法律理念、“良法”、权威与公正的司法以及公民的法律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17.
法律影响着社会,但法律本质上又是回应社会的一种结果,其内容与作用受社会的制约。清末的刑法改制是在因列强的侵略而被迫进入近代以后的一种近乎“本能”的回应,如果说法律与近代社会的脱节是清末刑法改制基本原因的话,那么捍卫皇权则是法律变革的直接动因。法律改制导致大规模引进西方的法律理念与制度规则,《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刑法近代化的标志,但它又可以说是简单移植西方法律的结果而与中国的“本土资源”相差甚远,这样的法律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与社会的脱节。清末刑法改制中的法律与社会的互动考察对出箭由图确&南1锄脚肿.建;夸南当者生漆刻确直呆  相似文献   

18.
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物一意一物”’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个规律可以概括为“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这个基本规律在写作活动基本规律中表现为:“物←→意←→文”之间互逆互动无限循环的矛盾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客体主体化,主体文本化”。“客体主体化,主体文本化”既突出了写作基本规律的特殊性,又体现了一般实践基本规律的普遍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田欣 《保定师专学报》2001,14(3):109-110
针对目前《法律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该课教学改革应强化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这是摆脱长期困扰该课的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使课程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无讼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蕴含了我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这必须重视借鉴传统无讼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