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现在到本世纪末还有十几年的时间,人类就将跨入二十一世纪。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二十世纪中剩下的年代里还存在着很多困难需要人们寻找对策来解决,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尚待人们去探索。关于二十一世紀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題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为了推动国内学术界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世界”进行系列性的专题研究,中国未来研究会暨未来与发展编辑部决定举办分领域分学科地进行的系列讨论会,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为主题,定期举行专题学术讨论。首次讨论会已经举行,议题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农业及农村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未来研究会“新的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五月三日至八日在常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二百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专家、学者、教授,未来研究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是深入地探讨新的技术革命的新趋势、新问题、新任务、新措施的一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会议交流了近八十篇论文。  相似文献   

3.
编者絮语     
中国未来研究会与《未来与发展》杂志编辑部,在学会顾问钱学森同志倡导下,正在努力把未来研究的注意力引导到以研究21世纪为主的方向上来。以“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为主题小型系列讨论会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本期选编了一组以工业为主题的讨论会上的发言为基础的文章,以飨读者。邓寿鹏就21世纪人类活动的主题及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提出未来世纪的人类活动的四大相互关联的主题群,以及未来世纪人类活动的主题将受到高技术发展的深刻影响;展望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于1988年提议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一周(1989年为11月6日—11月11日)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倡议,1989年11月10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召开了“21世纪的科学与和平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科学家、科学史家和各个领域的理论工作者。会议围绕21世纪科学与和平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认真回顾了20世纪科学发展对人类和平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历史,从理论上分析了科学与和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指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仍然对人类和平具有潜在威胁,要争取21世纪的和平,应该加强关于和平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并从21世纪的主人——少年儿童抓起。  相似文献   

6.
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主席玛西妮博士等一行,于1986年11月间,与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会领导人就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拟在中国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进行了商谈。玛西妮博士表示,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热切希望于1988年在中国举行国际学术讨论会,认为这对双方都有重要意义。中国未来研究会欢迎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组织世界各国未来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来中国举办这样的学术讨论会,并转达了中国科协支持和原则同意在中国召开这次会议。计划举行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发展的未来”。从文化、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角度探讨发展的未来。着重研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未来前景;同时也讨论发达国家的未来发展前景。在上述主题下,分下列四个专题: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海内外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祖国服务,推动我国前沿学科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从1991年开始,每年联合举办若干次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吸引海内外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1997年“中国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拟举办7次,现将讨论会的有关情况简介如下(“电子显微学讨论会”已于1997年2月召开,介绍从略),感兴趣的青年学者可直接与承办单位联系。  相似文献   

8.
1988年2月25日,中国未来研究会暨《未来与发展》编辑部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了主题为“21世纪的社会与人”的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首都部分从事社会学、人口学、法学、哲学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学者参加讨论和交流。研讨会上,与会者就21世纪世界人口的发展,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控制,人的伦理和价值观的取向,人际关系发展趋势,社会思潮的演变,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契约关系的变化,文化模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赞助下,在安徽省委的大力支持下,1980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了“全国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联合学术讨论会”,同时举行了“中国未来研究会首届全国学术讨论会”。三个新兴学科的五百多位代表欢聚一堂,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我国未来研究工作者的第一次盛会。在“三学大会”全体会议上,安徽省委书记处书  相似文献   

10.
编者絮语     
科学与和平,是现代人类焦灼的期待与渴望。联合国于1988年提议每年11月11日所在的一周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倡议,1989年11月10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召开了“21世纪的科学与和平座谈会”。与会代表认真回顾了20世纪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与和平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的历史,从理论上分析了科学与和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指出21世纪科学的发展仍然对人类和平具有潜在的威胁,要争取21世纪的和平,应该加强关于和平的研究、教育和宣传。本期将会议的发言摘要整理,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编者絮语     
在发达国家跨入后工业化社会的今天,“增长的极限”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如何在人类的未来发展历程中,谋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摆脱“极限”的困境,是全世界为之焦虑与忧虑的难题。然而,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尚未觉察到单纯追求发展必将产生的危机。赵营波同志的《中国走向21世纪的大协调策略》分析了改革开放10年来的中国所面临的极限、各种问题的交叉关系及其潜在的危机,指出中国应如何在向21世纪迈进的历程中,回避发达国家追求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寻求整体协调,以得到普遍的富裕、幸福、安全、秩序。近年来,关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与港澳台21世纪发展的港台学者们提出了“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1987年7月28日,中国未来研究会暨《未来与发展》杂志编辑部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会聚北京科学会堂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工业发展前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学术交流。与会的专家、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预测了中国和世界的工业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在分析了中国和世界工业的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世界工业将以何种面貌进入21世纪,中国将如何适应世界环境而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与会者认为, 1.21世纪将是高技术时代。在发达国家中,当代六大高技术群将加速发展,成为日益强大的产业。同时高技术将向传统产业强制渗透,并对传统产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发达国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研讨会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未来研究会暨“未来与发展”杂志编辑部于1988年5月6日邀请了首都教育界以及有关部门的部分专家和学者,会聚北京科学会堂,举行了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为题的小型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就21世纪中国和世界教育发展的各种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展望21世纪的世界,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世界教育将呈现社会化和多样化趋势,在我国,作为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正回响着两句具有客观效应的口号:一曰“未来世纪将是大脑文化世纪”;二曰“21世纪将是亚太区域的世纪”。前者,说的是全人类的未来:大脑智慧文化的未来;后者说的则是区域变迁的趋势:21世纪的世界发展中心将从西欧北美转移到亚洲太平洋地区。由此可见,全人类对自己双肩上扛着的大脑文化已十分重视,悟识到大脑文化是人类文化(文明)之龙头和中枢,且对亚太地区寄予了厚望、关注和信任,相信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中国,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位置,且是亚太地区的大国之一,亚太的发展与中国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言而喻,中国对21世纪的亚太发展尤为关注,且更应着力于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科技的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决定把本世纪的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减灾活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也提出了减灾防灾。这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保证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21世纪的曙光正临照全球,中国人民充满了激情与希望,渴望着未来更加繁荣幸福的前景。而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迎接21世纪的到来?在21世纪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展?作为未来研究工作者,从研究工作中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必须尽早地树立一种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本期的“二十一世纪之窗”栏目中,刊出了赵营波同志的“走向21世纪的大协调策略”一文。作者近年来研究的新方法论——“大协调学”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一定的反响。在本文中,作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未来研究,指出现代各种全球性问题的交叉,导致了现代人类的困境,而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的不协调,人类的未来取决于能否摆脱现代困境。人类必须进行交叉成因的综合预测,并建立台旨促使人、社会同自然界全方位协调的政治、经济、伦理机制,建立全球多方面大协调机制,才能最终走向美好的大协调时代。同时,本栏继续介绍21世纪的教育的新预测、新构想。程方乎同志的“21世纪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文预测了教育活动所运用的新技术将使下世纪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人类教育史掀开新的一页;刘西琳同志的“面向21世纪的技术教育”一文则预见教育的一个特殊门类——技术教育将进入一个重大调整阶段,并将出现广义化、科学化、终身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于5月30日下午和31日在北京召开了“军事预测学”学术讨论会。来自军内外80多名热心子军事未来研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未来研究会秘书长秦麟征,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华钟亮、王寿云等7名同志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25名同志在分组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理事长蒋顺学作了总结发言。会议就军事预测学概论、军事预测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军事预测学的研究内容、原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水资源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关于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将受到世界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的影响。也就是说,本世纪80年代兴起的“环境与发展”这一思潮和它建立起来的理论框架将推进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并以此构建未来世纪关于水资源管理的理论思想。 1983年12月联合国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87年4月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这份报告强调指出:今天的世界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全球性环境危机之中,要使地球上的人类生存繁衍下去,必须解决保护环境和生产持续发展的矛盾。因此,为了保护全球环境,各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持续发展”的方针,即寻求一种“既满足人类目前需要和追求,又不对未来的需要和追求造成危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贺词     
值此《未来与发展》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我们上海未来研究工作者们谨向杂志社的全体工作人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20年来,《未来与发展》杂志成为研究中国与世界未来问题与未来对策的尖兵和喉舌,卓有成效地为我国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赞扬。上海的未来研究工作者籍此得到丰富的营养,成为上海未来研究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在迈向21世纪的征程中,我国将受到种种新浪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