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基金》1989,3(1):57-57
华中农业大学李炳泽教授主持的“晚粳长日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的机理及利用”的项目对轳育效果,两系杂交稻组合的配制和制种,以及光敏核不育基因和广亲和基因重组的研究都有重大突破,共发表35篇论文,获得]98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是国内外仅见的水稻种质资源(农垦58)。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我国杂交粳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滇型杂交粳稻的研究方面,从1965年发现败育株并育成我国第一个粳型不育系——红帽缨不育系(即滇型不育系)以来,迄今已育成10种不同细胞质类型的滇型不育系,先后组配成功粳型杂交组合"滇杂31"和"滇杂32"、"滇杂35"、"滇杂46"等,其中的部分组合在云南生态条件下屡创粳稻高产和超高产新纪录,在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地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10日宣布,经专家鉴定,这个中心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份优质旱稻不育系。这表明中国杂交旱稻研究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目前科学家正在进一步用优质旱稻三系不育系配制杂交旱稻优良组合,尽快应用于生产。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代表专家鉴定委员会宣布了鉴定意见:此次上海科学家育成的旱稻雄性不育系沪旱1A,“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其育性符合国家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标准,抗旱性达一级水平,田间抗病性也较强。我国育成世界上第一份优质旱稻不育系  相似文献   

4.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1993年起发现的油菜核三系保持系新材料,具有使目前ms1ms2类型核两系不育系不育株率显著提高至90%以上的作用。利用该材料保持的核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彻底稳定、不受环境条件影响、恢复源广、配合力强等突出特点。针对该类型材料遗传特性进行育种新方法的探索,创制了核三系新品种选育新方法和核三系不育系快速繁殖方法。从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利用该新材料已先后育成绵油12等核三系杂交双低品种6个,初步形成了该材料的科学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5.
籼型杂交水稻60年代以来,受玉米、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影响,美、日、印、苏、意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我国于1964年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先后发现雄蕊退化不育稻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系——“野败”。利用“野败”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后又找到恢复系。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与高产亲本和同类常规良种比较,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1974年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6.
刘景路 《大众科技》2008,(5):140-141
通过杂交制保改良不育系博A育成的新的不育系博ⅡA,具有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恢复性好、抗性强、配合力强,所配组组合单产一般在7.5t/hm^2左右,其中博Ⅱ优859是广西达国家超级稻产量标准的第一批感光型组合。博Ⅱ优968、博Ⅱ优859分别于1999年、200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博Ⅱ优815于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风暴震撼世界:中国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场"绿色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与他并肩作战,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人,则是颜龙安.  相似文献   

8.
陈海梅 《大众科技》2009,(4):135-135,137
“金梅A”是广西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金23B与自选的8梅B(枝B/汕B//梅B育成的抗稻瘟保持系)杂交制保,然后选择优良株系与优ⅠB进行杂交选育,再与枝B回交,经多代选育,再用枝A进行测交和多次回交转育而成的籼型不育系,其具有不育度高、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89%)、米质优等特点。所配组合金梅优167于2006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两系法”杂交小麦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高新技术。它在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诸方面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产量优势尤为突出。内江市农科所参加国家科委主持的两系杂交小麦优势利用协作攻关,引进C49S不育系与本所培育的“内5839”等新品系测配,从中筛选出高产抗病优质新组合“C49S×内5839”,定名为“Ⅱ优58”。于1996年秋首次进入内江市种子公司区试和湖北、云南、重庆、四川三省一市重点试验示范种植,增产显著。初步展示了两系杂交小麦增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博Ⅱ优859是博白县农科所用自育优质不育系博ⅡA与R859杂交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经参加广西感光组合区试和不同区域示范试验,均表现出株型适中、产量高、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量在7290~7890kg之间,最高产量可达11000kg以上,2005年1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1.
赵治海研究员是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致力于杂交谷子研究30多年,成功创制出了谷子光温敏两系法,培育出"张杂谷"系列杂交种,将原来亩产200多公斤的谷子提高到400~600公斤,最高亩产810公斤.目前,赵治海团队培育的谷子杂交种已在全国14个省区累计推广1800多万亩,增产粮食20多亿公斤,节水10多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2.
两优培九由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邹江石研究员主持育成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属于前沿创新成果.这项成果完成后,及时申请并获得了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科研成果有了扎扎实实的知识产权权利基础,受国家法律保护.两优培九育成近10年来,由于它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抗性强而逐渐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第一大主栽品种,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这一优良品种在给广大农民带来福音的同时,自己却难逃被侵权的厄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2):134-134
特等奖(1项)棉属种间杂交育种体系的创立完成单位:遗传研究所等研究者经过26年的连续试验,首先研究探讨种间隔离机制并找到克服杂交不亲和性的有效方法;继而找到种间杂交育种的特定规律,并获得多种组合的高代杂种;最后创育出具有特优性状的新种质和新品种。通过上述三个相互依存的研究过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成了棉花种间杂交育种新体系。该体系具有成功率高、可操作性强、显著缩短育种年限、可广泛应用等优点,开创了中国棉花育种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已经育成6个种间杂交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已…  相似文献   

14.
潘尊济 《内江科技》1996,17(6):21-23
近年来由于品种单一,加之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迟栽面积大,我区水稻从1991年至今产量一直徘徊在452—498公斤。为了寻求替代新品种,促进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1994年春从重庆市作物研究所引进了杂交水稻三系新组合“Ⅱ优6078”在我区进行试验研究和连续两年较大面积的试验、示范种植,均获得成功。 一、试验、示范结果 1995年全区扩大示范分布在平坝、浅丘不同生态条件的凌家、永安、沱江、朝阳、全安、靖民、富溪、胜利、新店、高梁、顺河、苏家、椑南、小河口等17个乡镇,为全区27个乡镇的63%。全区设置了千亩示范片5个,百亩示范片10个,中心示范片1个。同  相似文献   

15.
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位于斑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多不杂构造岩浆弧中,成矿与侵位于中侏罗统雁石坪群和早白垩统美日切组地层中的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由于斑岩体的侵位,在岩体内及其围岩中形成强烈蚀变且分带明显,由含矿斑岩中心向外可划分出钾硅化带、中级泥化带、泥化带、伊利石-水白云母化-褐铁矿化带-角岩带或青磐岩化带(围岩是中基性火山岩时).矿化为细脉-浸染状,含矿斑岩全岩矿化,少量矿化产于围岩中,成矿为铜-金组合,为典型的富金斑岩铜矿.初步识别出(1)钾化带中主要发育M型、EB型、A型及部分B型脉;(2)绿泥石化带(中级泥化带)中发育B型、C型、石英-绿泥石脉及S型、G型脉;(3)在粘土化带(泥化带)中主要发育C型脉、G型脉及S型细网脉;(4)在围岩中主要发育B型、C型、D型及G型细网脉以及碳酸盐脉、M型脉等.矿区范围内发育丰富的热液磁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等,铜、金沉淀与热液磁铁矿的形成关系密切;矿石中主要为黄铜矿、少量斑铜矿和辉铜矿,而黄铁矿很少,总体上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在石英斑晶及各种脉系中识别出三个大类和十个亚类的流体包裹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表明最高(达935℃、压力200MPa)的均一温度出现在石英斑晶中,这种由含不透明子矿物、简单多相、含硅酸盐子矿物、赤铁矿多相包裹体类型构成的具45%NaCleq盐度的多相包裹体可能代表本矿床最原始的成矿流体组成;这种成矿流体上升到3km左右、冷却到580℃左右发生沸腾,分离出超高盐度(60%~80%NaCl eq)流体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并导致大量磁铁矿的结晶和还原硫的释放,且伴随部分金属硫化物及部分金沉淀,形成早期的M、A型脉;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和分离出的流体包裹体的聚集,在500℃~480℃之间、22~40MPa之间、深度约1.5km发生沸腾,大量释放出的硫与金属离子结合,导致了大量铜、金的沉淀,形成如B型脉等一系列脉系及浸染状的铜矿化.在450℃~400℃之间、压力20~32MPa之间、深度1.1km左右又发生了明显的沸腾事件,形成了如C型脉、S型等舍铜脉系.在370℃~200℃之间、压力5~30MPa之间,包裹体以液相包裹体和多相包裹体为主,其盐度变化较大,可能是由于岩浆流体的稀释作用或少量大气降水参与循环所致,形成了D型脉及面状硅化.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是主要由直接从岩浆熔体中出溶(600℃~950℃)的具高氧化性、(超)高盐度的富合成矿元素的岩浆流体形成的,是斑岩矿床系列中正岩浆端元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6.
简介     
范滇元 ( 1939.2.18- - ) 光电子与激光技术专家 . 江苏省常熟县人 .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 196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生毕业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 , 实验室副主任 . 从事大型激光装置的研究和运行 20多年 , 先后参加研制 1010瓦、 1011瓦和 1012瓦高功率钕玻璃激光系统 . 其中最大的 " 激光 12号实验装置” , 获 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作为主持此项工程的总体技术组常务成员、激光系统负责人、总调试现场指挥和装置运行负责人 , 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工程性和实用性问题 . 装置运行 8年 , 产生了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应用成果 . " 八五”期间 , 组织实施更大规模的 " 神光 II号”计划 , 任项目负责人之一兼总工程师 . 发表论文报告近 100篇 , 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报告我国高功率固体激光的研究成果 .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罗沛霖 ( 1913.12.30- - ) 电子学与信息学家 . 天津市人 . 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 1952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特荣誉级哲学博士学位 . 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副主委、高级工程师 . 1951~ 1953年负责引进我国第一个大型综合电子元件制造企业 , 并参与工厂设计 , 以后为建厂技术总负责人 . 参加主持编制多届国家科技规划的电子学部分 . 主持我国第一部超远程雷达和国产最早系列化电子计算机研制的技术工作以及组织工作 . 对我国电子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工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 在学术与技术方面 , 对雷达、电子电路、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电机、电器、工艺评估方法学、经济财政数理分析以及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动向等有创造性成果 .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陈火旺 ( 1936.2.5- - ) 计算机软件专家 . 福建省安溪县人 . 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 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 在国内率先实现计算机符号宏汇编器 . 70年代初主持全国 Fortran编译程序会战 ,设计成功我国第一个 Fortran编译系统 . 1979~ 1983年任银河 - I巨型计算机软件总负责人 , 负责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直接主持向量语言的设计、编译方案的制定和向量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审定 . " 银河 - I”获 1984年中央军委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 . 1987年起主持面向对象集成化开发环境研制 , 建造了国内首例面向对象环境 ; 1989年起领导并主持非单调推理系统研究 , 把 PROLOG从单调发展到非单调 . 这两个项目分别获 1991年、 1993年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领导完成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 ,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编 ( 译 ) 著 4部 , 发表论文 60余篇 .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陈德仁 ( 1922. 10. 22- - ) 火箭控制专家 . 江苏省无锡县人 . 1945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 . 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 . 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副院长 , 科技委副主任 . 长期从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 , 参与了地地战略导弹捷联补偿制导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作为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个固体潜地弹道导弹 ,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国第一个陆上机动固体弹道导弹的研制任务 . 获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01.8 79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永年 ( 1932.2.13- - ) 信息处理技术专家 . 浙江省宁波市人 , 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 5l研究所研究员 , 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 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工作 , 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 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次 , 三等奖 3次 , 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次 , 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次 , 二等奖 1次 , 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次 .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陈良惠 (1939.10.28- - )半导体光电子专家 . 福建省福州市人 . 196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 . 现任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 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 " 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副组长 . 主持研究高速硅光探测器 , 提出了抑制微等离子击穿、扩展耗尽区、缩短渡越时间的设计思想 , 取得了高增益、低暗电流、低噪声等优异性能 , 该项成果获 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支量子阱激光器 , 其脉冲特性的主要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获 199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在该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起超薄层材料生长 , 采用应变层、选择衬底晶向和发展无铝器件结构等技术措施 , 研制成一系列波长的红外及近红外量子阱激光器 , 主持研制了量子线激光器列阵 , 其中大功率半导体量子阱激光器 , 获 1997年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主持研制高亮度橙黄发光二极管 , 其关键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 . 主持建立国家光电子器件工程研究中心 , 1996年通过国家验收 , 承担了大量的 " 863”攻关、国家基金等任务 , 在光通信、光信息处理、光存储、光量子和激光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建成了我国唯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激光器批量生产基地 . 发表论文 100余篇 .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陈敬熊 ( 1921. 10. 16- -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 . 浙江省镇海人 . 1947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 . 1950年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 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 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 23所副所长 . 长期从事电磁波地面波传播、电磁场理论、天线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1959年最先提出 Maxwell方程的直接求解法 , 在地空导弹研制中解决了许多工程问题 . 其中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设计的天线系统误差关键技术的解决 , 获 1985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陈俊亮 ( 1933. 10. 10- - ) 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 . 浙江宁波人 . 1955年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系毕业 . 1961年在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 .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 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60年代是有线 600/ 1200波特及无线 600波特数据传输设备的主要研制者之一 . 参加 " DS- 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研制 . 建立了程控交换机诊断的基本理论 , 提出了数字交换网络的理论模型与测试诊断算法 . 是中国程控软件支援系统 " 七五” " 八五”以及长远发展规划的主要执笔者 , 承担 " DS- 3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 , 及 " 程控交换软件单元测试系统”等数项 " 七五”攻关项目 , 提出了程控软件测试与维护新的方法与观点 .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80 20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