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A1):168-169
目前,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新推力,在职业能力视域下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可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本文主要通过树立先进课程开发理念、科学定位课程开发目标和角色、突出课程开发职业能力特征、提高教师自身职业素质,积极思考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建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是职教课程发展趋势.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建构隶属于能力本位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转为"学程".  相似文献   

3.
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建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是职教课程发展趋势。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建构隶属于能力本位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转为“学程”。  相似文献   

4.
成人教育校企合作式课程职业能力系统化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成人高校与企业联合教育模式已经勃然兴起,并逐渐推广,导致企业成为成人高校的一个主要载体,成人高校为企业造就和输送了许多人才。不断开发劳动者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动已成为成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但是,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有一些基本问题仍未解决,其中最根本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偏差,这一偏差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所以,探索校企合作式课程开发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6.
以培养关键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校企合作开设课程这一开放型办学模式,既是落实高职教育"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和发展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提高办学质量,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具体途径,也是完善我国科教兴国战略规划的重要手段。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从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教育资源和环境中,探讨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和学校教育共赢局面的达成。基于此,结合我院校企合作实践,以职业能力养成为主线的、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职校企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角度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作出界定,认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是指把社会需求、成人学习需求转变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并付诸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的动态服务过程;强调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是一个服务性的过程,这种服务性基于成人学习需求,它是由成人学习的特殊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职业教育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了基于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选取实践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以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的,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分析了设计教学任务、模拟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时间为主线,从历史角度对世界范围内的职业能力观演变的逻辑加以梳理,即专项能力观、关键能力观和整合能力观。  相似文献   

11.
从校本课程的理念与内涵、高职院校定位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两个方面指出,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开发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构建学校特色、弥补分科课程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独特性原则、综合实践性原则和先进性原则。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时要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渐进式推广策略。循序渐进;同时,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变化性。一般不固化成带共性的稳定的教材;校本课程开发要付出很大的工作量。因此要建立长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职业性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方向。强化公共英语课程的职业意识,建立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课程观,是英语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源泉和基础,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教学的思想。提出高职教育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与课程开发向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课程事实与课程价值是对应统一的关系,课程事实是课程价值指导下的事实,课程价值的实现依靠课程事实。当代教育在对“科技理性”、“功利主义”的批判基础上,指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并形成了提出健康、和谐发展的“新主体价值观”,“自然”,作为课程开发的独立向度受到课程理论界的普遍重视,从而出现“自然”、“社会”、“自我”、“知识”四维的课程开发向度。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以追求健全的职业人格为价值日标。  相似文献   

15.
以科层制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范式下的三段式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建立在其“基础观”的基础之上的,而其基础观又是以领域一般性理论为前提的。过去由于我们很少触及其基础观,导致对这一课程模式的批判无力。而这一课程模式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本文以领域特殊性理论为工具,从其基础观出发,对这一课程模式的错误进行批判,并试图建立以“项目”和“实践”为核心要素的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学生英语写作的现状,提出几种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以期对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马力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3):37-38
分析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常见的几种课程模式,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等方面,提出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社会目的性、基础性和应用性等特点,这并非是课程本身所特有的,而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然而,由于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理解上的偏差,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特点把握上的异同,致使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产生了诸多问题。积极采取对策,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要根据胜任的工作、适应的工作和发展的工作分别确定,以提高课程标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厘清课程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点是提高对接"精度"的关键,提出了课程标准的开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具体对接点及其实现方法。基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点的课程标准、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标准和基于项目的课程标准是课程与岗位要求对接的三种典型模式。一个专业的每一门课程标准不应硬性规定采用同一种模式,而应根据课程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发展必须反映多元论和个人独特性,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要理解每一个情境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在于,高职教师应积极培养丰富且多样的能力,尝试改变教学上的互动方式,将角色定位为协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并在课程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