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媒介融合背景下平面媒体运营模式的创新,需要从5个方面思考。 一、对传播价值链的再造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作为我们以平面媒体为主要的传播模式的报业集团、传媒集团在新的格局下,我们要对传播价值链的再造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2.
默多克新闻集团世界性的存在使其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全球性媒体公司,一系列全球知名的媒介品牌使新闻集团星光灿烂,光彩夺目。新闻集团形成了一系列跨媒体的知名国际品牌,这些国际品牌的存在实现了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了多品牌发展中的战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黄进 《视听界》2006,(5):69-7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媒体实现了巨大变革,从单一的“宣传本位”向“媒介本位”回归,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型。中国媒介开始了自我积累、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的市场化历程。在媒介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业外资本的导入是巨大的推动力量。一方面,业外资本看好媒介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媒介也需要业外资本来发展壮大自己。本文探讨了业外资本进入媒体的必然性、导入模式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孙琳琳  张凡迪 《今传媒》2011,19(3):50-51
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为了解不同阶段青少年群体价值观形成中媒介因素的影响状况,笔者于2010年下半年在沈阳地区8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媒介因素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初中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倾向于接受与正统学校教育相一致的媒介影响;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大众媒介负面影响较大,且媒介依赖性较强;高中生对媒介内容的喜爱度最高,且主流价值观较模糊和犹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组建跨媒介集团.积极推进跨媒介经营.正成为媒体发展的一种趋势。上海文广集团、湖南电广传媒、佛山传媒集团等,纷纷问世。业务广泛涉及到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呈现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其跨媒介经营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6.
辛文 《新闻导刊》2004,(5):10-11
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新闻媒体的经营部分剥离转制为企业,实行宣传与经营两分开。这一推进新闻媒体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新闻媒体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使事业和产业两个方面郁得到加强。本文拟结合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实际,试就宣传与经营分别管理、分别运营,既抓好宣传,又搞活经营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朱媛媛 《新闻界》2005,(2):28-30
本文拟以陕西报业媒介市场为案例,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角度对媒介及媒介集团进行宏观环境分析(PEST)、中观市场投资分析(BCG)和微观要求分析(SWOT),力图通过对媒介科学量化的全景分析.为媒介运营策略选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蔡葵  周彤 《中国出版》2012,(17):25-26
我国目前已经组建的若干新闻、出版、广电等传媒集团在一定范围、一定区域内都发挥着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但不可否认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多为行政式推动组建而缺乏市场内生的聚合力与调控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与配置缺乏效率,在跨地区、跨媒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媒介依赖理论为参照,采用随机抽样电话调查方法,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市民众的定量研究,发现他们的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呈现出如下变化、特征和趋势: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正在从传统媒介转向新兴媒介;除电视外,受众的媒介依赖与媒介信任之间,出现一种过渡阶段的反差现象:对新兴媒介相对依赖而不太信任,对传统媒介相对信任而不太依赖;受众对新闻的需求越大,则越依赖新兴媒介;受众越依赖新兴媒介,则越信任新兴媒介;作为新兴媒介的网络和手机,已取代传统媒介中的报纸、广播、杂志,与电视一道,构成了当代受众接受新闻的三大渠道;受众对手机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新兴媒介的依赖度与年龄、教育程度相关,但与性别、收入无关,即:越是年轻、高学历的受众,越依赖新兴媒介.  相似文献   

10.
报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成 《传媒观察》2004,(3):44-46
中国报业集团化改革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叶,最初是报业摆脱经济困境或者政府松卸财政包袱的一种尝试,后来成为传媒领域改革“边缘突破”的典范。如今,政府、报业管理层和业外资本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在共同推动这一进程。也正因如此,已渐成趋势和潮流的报业集团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重庆商报社隶属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在公司化运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公司化的运营体制2003年1月1日,重庆商报社改革经营系统,组建重庆汇融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融集团)。重庆商报社在经营机制上改变了为办报而办报的理念和新闻业务与市场经营关系不清的陈规,为重庆商报社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重庆商报社实行公司化的运营体制解决了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将内容生产部门从既要考虑内容,又要考虑创收中解放出来,重庆商报社的采编人员只需要专注于生产内容产品,通过内容产品的质量提升,推动重庆商报社在本土或更大区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万丽萍 《出版科学》2013,21(1):61-65
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从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两个方面出发,对国内跨国传媒集团研究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国内跨国传媒集团整体研究的特点以及11个跨国传媒集团个案研究情况。通过此项研究,力图剖析国内学界跨国传媒集团的研究图景及其发展态势,为今后跨国传媒集团研究提供参考性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有49家报业集团,自2005年7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后,各报业集团纷纷步其后尘,更名易帜.传统报业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型、升级,是传统报业在技术、市场和政策三维力量之下,面对竞争和机遇实现自我突破的扩张之路.技术、市场、政策既是报业集团扩张升级的驱动力量,也共同构成其扩张升级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4.
做大做强作为我国传媒的夙愿,不仅需要传媒自身的资本积累,更需依托资本运营等外部交易型战略的大力实施。近年来,深圳广电集团以打造"百亿集团"为发展目标,在做好新闻宣传的同时,积极通过独资、合资、参股控股、  相似文献   

15.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拐点论增添了注  相似文献   

16.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和报业总量的增长,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或进入“寒冬”。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广告以及发行增长下滑趋势明显。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报业寒冬论增添了注脚:世界最悠久的报纸——瑞典《国内邮报》在发行362年后,已经在2007年1月2日停印。  相似文献   

17.
一 中国报业的发展,在经历了行政拨款,依靠广告营收和有限的多元经营阶段以后,正在过渡到资本运营的生存发展时代。这是由于外部和内部两个环境的变化,而主要是因为外部环境变化促成的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8.
汤卫玲 《新闻传播》2013,(12):183-184
相信只要一提起海派文化,几乎所有的国人都会立即将她与上海这座城市联系起来。的确,上海历来就是一座中西汇合、别有风格、富有韵味的城市;她代表着"洋气"、"时尚"和"活力",而且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她必将与"京派文化"南北呼应、携手并肩,屹立于世界之巅。而作为海派文化背后的助推器,上海本土文化传媒机构和工作者们的辛勤耕耘功不可没,其中最为可圈可点的莫过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简称"SMG")。作为一家地方性传媒集团,SMG一直领跑于中国的传媒产业,在广播及电视业界的地位始终保持前列,连年稳定高速发展。在2011年,上海SMG传媒集团创造了将近152亿元的总体经营收入,并实现了5年增幅近198%的可喜成绩,备受观众和广告商的青睐。上海SMG传媒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己的文化和品牌特色,在上海海派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海海派文化的历史性、传承性和群众性又赋予了上海SMG传媒集团新的历史使命和不断创新的动力。笔者将尝试从上海SMG传媒集团媒介运营管理的视角出发,运用大众传播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领先优势及先进理念,全方位地分析、探讨其媒介运营管理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9.
以985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1370篇文章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分析软件,从推送内容主题、文章标题字数长度、推送时段、推送时间、标题句式、标题人称代词、标题数字化程度7个方面对影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文章阅读数、点赞数的因素进行SPSS实证分析,检验其合理性、科学性,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运营策略应用的建议措施,以期优化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刘晶 《青年记者》2020,(12):44-45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大语境下,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正在快速上升为当前城市研究的热点。良好的城市国际形象,不仅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提高中国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再现东方文化魅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升中国整体国际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