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威尼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自然人文风光的城市。这个样子像海豚的水上城市,城市面积不到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有170多条运河,大大小小的桥梁达400多座。历史上,14世纪前后,威尼斯一度掌握了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不过,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最诱人的故事是发现宝藏,到了迪拜,在我的感觉中,最诱人的事情当属沙漠之行了。阿拉伯最诱人的故事是发现宝藏,到了迪拜,在我的感觉中,最诱人的事情当属沙漠之行了。  相似文献   

3.
以“拳头之战”为代表的仪式暴力,一方面有效消除了被统治阶级的内部冲突,另一方面成功建构了他们的阶级身份认同以及对社会现有秩序的认同,具有“安全阀”“排气阀”的功能,由此成为威尼斯共和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谭娜 《阅读与鉴赏》2009,(6):23-24,54,55
暴雨导致的洪水.造成威尼斯全城水位上涨。2008年12月1日.威尼斯当局发出警报称.海水可能要比正常水位上升1.6米.此次水位上涨为1986年来最高的一次。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里的人们生活惬(qiè)意,美食如云。这也是一个游客们偏爱的地方,不用做任何功课,随意走随手拍,怎样都是美景。威尼斯的主岛并不大,但弯弯曲曲的小巷特别容易让人迷路,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墙上的红色标示了:一个箭头指的是圣马可广场,另一个反方向的箭头指的是火车站。只要随着标示走就一定会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水的声音是潜藏在灵魂深处的哭声,所有人都带着泪眼聆听,无助的悲歌和水声一起淹没这座曾经美丽的城市,上帝目送我们远离这里……”一名男子身披黑色斗篷,站在船头朗诵着诗歌,他的后面是一支送葬的船队,他们载着一口粉红色的棺柩缓缓前行。  相似文献   

7.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脍炙人口的戏剧之一。剧中故事主要发生在威尼斯和贝尔蒙特。威尼斯和贝尔蒙特象征着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两个世界的冲突实则是男性和女性的碰撞,在父权社会主导下的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对抗的结果势必是男性征服女性,贝尔蒙特于是最终向威尼斯臣服。  相似文献   

8.
刘岩 《神州学人》2009,(10):38-39
喝完咖啡,鹿儿挤进l号环运河“公交船”,不足一个小时就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鹿儿闲闲散散地逛走,从圣马可广场到罗马车站,又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儿。两个小时就能拿下的“地块儿”,算小不算小?世间万物,大凡小而美,则属精品。Mini者,迷你也。威尼斯就是这样一个勾魂牵梦的“小精灵”。要不,为什么鹿儿从威尼斯回来后,仍然觉得威尼斯很“朦胧”,很难读懂,很不一般,有太多太多的不甚明了。  相似文献   

9.
幽兰 《留学生》2011,(6):52-53
在欧陆行走,我感觉最浪漫的城市既不是巴黎.也不是日内瓦,而是意大利的威尼斯。沐浴在亚特里亚海的阳光下.威尼斯水城从骨子里透出一种风情与浪漫。  相似文献   

10.
黄军荣 《小学语文》2014,(12):54-57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文本言语内容分为“客观言语”与“主观言语”两类。“客观言语”是指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言语描述,如“这是一棵树”。“主观言语”是指以个体独特感受为指征的言语描述,如“这是一棵高大挺拔的树”。毫无疑问,文本言语中最为出采往往聚集在“主观言语”身上。此类言语的意思、意味、意蕴往往更为丰盈,值得慢慢咀嚼与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1.
这里的“威尼斯剧场”不是一家剧场名称,而是把威尼斯当作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一个历史活话剧。站在圣马可广场,漫天的鸽子飞走,到处的人头攒动,远近的乐曲摇曳,仿佛圣马可广场竞是一个舞台;威尼斯这座水上宫殿如此浪漫以至于令人产生错觉。其实,水城美则美矣,还不至颠倒人类的理性。何况,笔者早已掠越了做诗和幻想的年龄,不会因为美就疯狂得把现实例翻来看。这个标题其实完全属于情境中知识的自然流露──简单地说,站在这里我首先想到的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想到这里曾经是上流社会的舞榭歌台,堪为世界一景…  相似文献   

12.
我读小学时学校用的语文教材是人教版的,我在上面学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威尼斯的小艇》,至今印象依然很深刻。在介绍这座闻名遐迩的水上城市时,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这样写道:“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  相似文献   

13.
尚睿 《文教资料》2006,(24):91-9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一部富有悲剧色彩的喜剧作品,从表面上看该剧似乎在提倡惩恶扬善的传统道德。然而,当我们把它放在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历史大舞台上,就会发现莎士比亚不仅仅只是在宣扬传统道德,更是在描述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现实,并通过这样的描述来表达他对基督教的一种态度,在剧情的深层处隐含莎士比亚对恢复基督教圣洁性的期望。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威尼斯共和国以商业繁荣著称,而威尼斯人所创造的商业奇迹在体制上则归因于其独特的商人自治体制。商人自治体制在威尼斯的确立,从表面上看是威尼斯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背景下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商人自治体制是威尼斯人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商人自治体制既给威尼斯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威尼斯共和国走向繁荣与富强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王惠瑜 《海外英语》2013,(2X):190-191
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主人公夏洛克以尖酸刻薄、爱财如命的形象留名于世,深入人心。再品读这本名剧,换个视角看待夏洛克,他的悲哀令人怜悯:妻子早逝、女儿离家、种族歧视、职业唾弃、法律欺骗。他是时代的牺牲品、种族歧视的受害者、无人相陪的孤独老者。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曼的小说《威尼斯之死》因其扑朔迷离的神话色彩成为一部光芒璀璨的经世之作。许多批评家都从神话原型对艺术家的悲剧进行分析。但是大部分评论文章都简单地把艺术家悲剧的原因归咎于情感与理智的失衡,没有对艺术家悲剧的源头进行分析和论证。文章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对小说中的神话元素加以分析,论证了艺术家的悲剧是他们追求唯美主义的必然结果,这一悲剧是注定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剧情的分析 ,结合当时创作的历史背景与文学背景 ,提出了关于该剧主题的新看法 :即该剧讽刺了基督徒的虚伪与种族歧视 ,对他们错误的爱情观和友谊观及其巧取豪夺进行了鞭挞  相似文献   

18.
建筑是文化记忆的媒介,它既能传承历史,又能在社会应用中构成过去,从而与文本一样,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架起了桥梁,威尼斯建筑风格的演变是对这一观点的很好注解。威尼斯建筑历经拜占庭式、哥特式、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风格的影响,它们在某个时期的广泛流行与当时威尼斯具体的政治诉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12):F0002-F0002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的一部极具讽刺性的喜剧作品。小说讲述的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借钱不收利息,引起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忌恨,后来安东尼奥为了好友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的婚事来向夏洛克借钱,夏洛克趁机报复,立约3个月,如不能按期偿还借款,以在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重的肉为代价。  相似文献   

20.
威尼斯是意大利有名的城市共和国,在中世纪时期的地中海贸易中独占鳌头。威尼斯经济的繁荣,是若干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政府因素举足轻重,影响深广。本文拟就其政府因素(独特的政府体制、政府的经济、外交政策)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