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多部门的协作,从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看,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进一步推动医教协同的工作机制及途径,建立学生健康成长的精准支持系统迫在眉睫。通过分析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医教结合的特点,结合浙江省宁波市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需求调查情况及开展现状,深入探索了中小学心理健教育医教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易丹  孙涛 《教育教学论坛》2012,(25):223-225
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校-医合作"模式的探讨有利于迅速有效地解决队伍建设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文章在简要回顾了有关队伍建设和教育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发展"校-医合作"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文章对该模式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内容进行了重点挖掘,并指出确保"校-医合作"模式内部的平衡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北京市朝阳区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之一,依托“医教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动态评估”的项目,通过定期评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完善学生心理档案、构建纵横结合的管理模式等措施,尝试建立“医教结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区域内中小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在近30年的发展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组建了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体系,为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综合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加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逐步建设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队伍,理顺工作体制,明确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定位和职能,建立医教结合的危机干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医教结合”是指整合医疗机构与学校的力量,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综合多重干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康复模式。随着“浙江省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的成立,嵊州市启动了医教结合模式下师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构建“一个基地两个工作点”的闭环式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立体式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行动实施主要包括师生心理体检、专家心理服务、危机干预介入、问题学生诊疗、专业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艳慧 《江苏教育》2022,(64):23-26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一直是高校和社会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南京晓庄学院从师资队伍、工作架构、“医教协同”、联动机制等方面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保障,并围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性心理健康评估、干预性心理健康防护三个层面,在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上海市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走在全国的前沿.从概念解读和经验提炼两种视角来看,可以将上海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看作一种本土化的综合服务模式,其在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理论指导上,上海模式突出多学科理论融合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摆脱姓"医"姓"教"的纠结;在保障机制上,上海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以经费、制度、信息保障体系为前提的;在人才培养上,上海模式搭建高校专业培养平台,多途径培养、培训医教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在效果评价上,上海模式开展教育评估和医学评估有机结合的全面评价,服务效果得到家长的认可.对"上海模式"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可以助力于建设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多重困惑,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多样,学校专职心理教师不足,班主任和心理教师也存在专业短板,因而造成学校处理心理危机艰难等困境。为此,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借助外力,依托专业,创新性发展“校-医结合”模式,通过“校-医联动识别、校-医协同辅导、校-医合作预防、校-医-家合作互助”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推进我市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关注寒假期间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指导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活力、快 乐"的假期,教研院思政部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服务团队作用,开展了针对家长、学生、教师的 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医教结合"模式的讨论与实践使之成为特殊教育的热点话题,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争议不断。本文探讨了从残疾模式看医教结合、医教结合对特殊教育学科的发展以及医教结合是否该作为一项政策等议题,以期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推进医教结合是实现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上海所有区县医教结合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情况、队伍建设、保障系统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特教医教结合工作已广泛启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区县特教跨部门医教结合工作制度开始形成,但具体内涵差异较大。实验区在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明显优于非实验区,且卫生部门对于这项工作的参与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医教结合"是现代特殊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特殊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模式。本文围绕"医教结合"教育支持体系的运行,从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设置科学合理的康复课程与拓宽康复教育渠道等方面入手,探索了"医教结合"在教学一线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需求日渐多样复杂,构建科学有效的医教协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势在必行。以公共卫生三级预防模式为框架,围绕全体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高风险学生预防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区域协同机制建设等内容构建医教协同体系,通过构建高风险学生预防性干预模式、探索区域医教合作形式、建立学校危机干预系统、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等路径进行实践推进,有效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党[2000]21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等文件中多次强调,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遵照这样的精神,本文着重探讨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的重要性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等问题。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这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提高的二十多年探索发展历程。总结过去二十年实践,按照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建构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坚持:在教育理念上,要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广大学生心理素质作为着眼点;在发展要求上,要坚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在工作体系上,坚持"服务、教学、研究"三位一体;在师资力量上,要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组织机构上,要形成多层次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模式,目前亟待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切实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加大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心理卫生普及教育、建立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6.
芦芳 《江苏教育》2022,(40):10-12
学生心理异常问题的高发给教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迫切需要专业的心理培训。开展“医教协同”背景下的区域教师心理培训具有现实意义。为促进培训内容的高效达成,南京市秦淮区采用医教联盟专题培训、区域分站小组督导、专业医院实地走访、引进专家案例分析、教研员分片区管理、建立共享资源库等方式开展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心理异常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教康整合"、"医教结合"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建设特殊教育相关服务课程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特殊教育相关服务课程的成长以及机遇和挑战,着重讨论了以教育为核心的相关服务课程行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医教结合"的含义、意义等,对"医教结合"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可行性的策略,从而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医教结合"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特教学校所接纳。那么,如何开展好"医教结合"?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一、特教学校要创设条件,备设施、抓人才特教学校开展"医教结合"工作,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前提,以实现智障学生个体发展的最佳状态为目的,以医疗的手段和教育方式为载体,在尊重个体差异、面向个体需求的基础上实施;同时也应该在人才、设备和场地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但由于目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服务应基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然而,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力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服务需求,引进医学界心理服务专业力量,进行医教协同心理服务模式的实践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