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4年,罗素怀着拯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宏愿来到了中国,在几位中国作家的陪同下去农村访问。在四川,罗素看到两个衣衫褴褛靠卖苦力养家糊口的农民,十分同情。他停下来与他们攀谈。罗素问:你们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吗?农民没有直接回话,其中一个问罗素:你能够  相似文献   

2.
龙丹 《华章》2010,(15)
罗素在他的代表作-<自由之路>中向我们展示了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观.人的自由发展是罗素社会主义的基本追求,自由主义和经验主义是罗素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罗素构建了一幅未来社会主义的蓝图.认真分析和研究罗素的社会主义观有助于了解他的政治学和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进行分析,罗素的逻辑原子论的提出和罗素的外在关系说密切相关,他的外在关系说是罗素在20世纪初为反对布拉德雷等人的内在关系说而提出的,内在关系说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世界是一个绝对的统一体;罗素认为世界是由单个的个体构成的,罗素把他的哲学命名为绝对多元论或逻辑原子主义。  相似文献   

4.
1921年罗素应邀来华讲学,根据九个月的见闻写就了《中国问题》一书,该书成为罗素全面和系统地阐述自己中国观的专著。在书中,罗素力图对当时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做出全面评介,由于受当时条件局限,这些评介带有空想和功利主义色彩,但这不能抹杀罗素的中国观在西方中国观流变史中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在重新梳理罗素的中国观的同时,也试图从更宽广的角度——罗素个人的、西方社会和文化的,解析他中国观背后所隐藏的诸多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5.
魏贤超 《教育家》2004,(3):11-12
与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相比,罗素教育思想的一个显特点是它与罗素的社会政治思想直接而又密切的关联。从一定角度看,甚至可以说,罗素的教育思想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直接和合乎逻辑的推演。  相似文献   

6.
罗素的大学教育思想是罗素教育思想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的个人本位的大学教学目的,以才能和智力为标准的选拔制度,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观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等观点,是罗素大学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这些观点仍然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深思。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还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个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8.
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罗素自传》是罗素在95岁高龄完成的著作.《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概括,可以说是他的"生命宣言书".文章由胡作玄、赵慧琪翻译,译文"很好地向我们传达了原文的内涵和作者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追求理想、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1].在选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时...  相似文献   

9.
<正>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因为他没有问题了",所以他就落后了。它警示我们: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罗素对中国形象的表述与西方主流话语体系下对中国形象的表述有所不同,他对中国既有由衷的赞赏和褒扬,又有诚恳的批评和建议。罗素在其"中立一元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避免了"乌托邦化"中国形象和"意识形态化"中国形象两个极端,然而罗素对中国形象的表述仍然是典型的西方人在西方现代性危机背景下注视中国时流露出来的欲望和恐惧的体现,这对现今西方社会的中国形象表述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天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陶弘标 《历史教学问题》2009,(4):107-108,45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的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4.
罗素在剑桥     
<正>第一次真正改变了罗素花园中的单调生活的,是在他准备赢取大学奖学金而被送往位于北伦敦旧南门的一所应考补习学校的时候。为了进入剑桥学习数学,罗素必须提高他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水平,使之符合要求;为了使他得到一个机会来看看同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在就读剑桥大学期间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同是大哲学家的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不假思索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罗素接着问,"因为在我的这么多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总是有一大堆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远远超过了罗素。有人不解地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这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同样是大哲学家的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总是提出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7.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8.
传媒报道 Alex 情史多得一大箩,令一般人对他都有花心大情圣的看法。到底他是不是一个多情的人?他自认为是呢!他所持论点是做娱乐事业的,多情是重要一环,—个人多恋爱、失恋经验,演绎情歌的说服力都会强一些。总之Alex 之所以多情,完全基于对工作的热诚,传媒所报道的绯闻,实在歪曲了他的一片苦心。多情不等于滥情Alex 说如果做演员没有感情根本入不到戏,做歌手亦一样。  相似文献   

19.
江珊 《课外阅读》2009,(16):6-6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你最好的学生是谁?”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20.
当《西方哲学史》这一鸿篇巨制在1946年问世时,其著者罗素已是74岁高龄的老人了。但他做学问的深厚功底与敏捷思维仍然不让青年,该书即是明证。半个世纪以来,罗素作为思想界的泰斗一直是被全世界注意与争论的中心人物。因此,研究和著述固然是他的主要工作,但同时他也随时准备应付各种挑战,未曾一日松懈。在人类知识与数理逻辑这两个领域,罗素的创作均可与牛顿在力学领域的成就相比肩。但是,本届诺贝尔文学奖颁与他,却绝非他在这些方面的巨大贡献,而是考虑到他出色地把艰难的哲学思想深入浅出地普及于大众。罗素一生的追求可说是力图作为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