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基于此,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相关工作,逐渐形成了系列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工作经验和数据进行总结梳理,形成相应理论.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结合实地调查、深入访谈等形式,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情况进行探索,提出树立协同化的发展理念、建立长效化的发展机制、开启社会化的工作模式等,以增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是高校加强对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当前,志愿服务事业面临新问题、新任务,高校要在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便捷化等上下功夫,引导更多的大学生立足校园,走向社会,自觉参与志愿服务,强化供需对接,提高活动成效,展示志愿风采,传递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4.
志愿者服务是志愿者基于自身意愿,选择将时间、精力等奉献给服务对象的一种自愿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高校运用志愿服务作为载体介入当前以社区形式存在的社会群众组织,在其中既发挥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上的实践效用,又将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充分凸显。本文基于民族高校育人实际,对志愿者服务下的实践育人模式展开探索,通过科学规划、教学改革、专业化项目化建设、平台建设、品牌建设等多种手段,培育了超过800名优秀的学生志愿者,社区满意度达98%,形成社会组织12个,组织活动超过80次,为社区的志愿服务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学院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长效志愿服务平台,借助"筑梦乡村""关爱折翼天使""送爱进空巢"等品牌活动,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实案例进行研究,实施和总结一套农林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新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实现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相似文献   

6.
张健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122-123
<正>一、大学生志愿服务释义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欧美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新中国的志愿服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到了上世纪93年代,铁道部团委在京广线首先打出了志愿者旗号。从此,志愿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广为传播,志愿组织迅猛发展,中国的志愿服务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进入2008年代,随着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中国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志愿服务开展的实践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主题鲜明,时代感强,促进高校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走向社会,从理论认知到实践真知。本文主要从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推荐方案设计、重点举措三个方面对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服务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和发展的一种教育理论,旨在通过"学术学习"与"服务实践"并重的育人方式,促进学生、社区、高校互惠共赢.实践育人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将服务学习理论融入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体系,以期明确实践育人目标、提升实践育人效果、优化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素材意义、过程意义和效果意义,应以认同教育为核心和目标,以实践育人为方式和助力,以氛围形成为过程和导向,以学生成长为效果和愿景.通过形成制度化、科学化、联动化和常态化的实践育人机制,凝练出"公益实践"的理念,实现高校育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方法多样、育人效果突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服务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但关于其长效机制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实践育人的视角,在剖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载体及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理念先导、平台支撑、组织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高校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抓手,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高校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以南京大学商学院为典型案例,总结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七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助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重要一环,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深入阐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优化路径,以推动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本文对于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提出有效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4.
志愿服务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应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开展的"绿舟计划"实践育人项目为例,针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实践育人是高校进行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新时期各类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在我国举行,为大学生提供了诸多志愿服务平台与机遇。本文旨在研究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的理念、制度以及运转模式,与高校当前的实践育人体系进行对比,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活动应该关注社会重点现象,把握事件细节,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活动项目内容。文章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探究了该院展开的"我是河小青,美丽湖南行"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希望以此突出地方水利特色,特别是为当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发展夯实基础,打造品牌,重点谈谈该院在项目中的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项目,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既丰富了教育形式,又能将理论教育贯彻在实践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外语系大学生志愿服务秉承可传承的原则,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载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9,(2):129-132
医学生将具备的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志愿服务当中可以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可以弘扬医学职业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文章以大连大学医学院志愿服务为例,全面梳理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志愿服务在医学教育中育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艳 《科教导刊》2024,(5):131-133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主要抓手,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文章立足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从强化志愿服务宣传、落实组织机构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平台、加强专业化指导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途径,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力争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品牌,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为全面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以南京财经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着重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意愿、参与度、参与机制三个方面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