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和价值追求的变迁来看,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三个发展阶段,基本体现了由学科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就提出学科能力的培养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本该务实的目标却在实践中被务虚了。本课题研究立足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现状,认为旨在培养人的自主反省意识的批判性思维决定着历史教学的方向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最早出现于国外,近几年流行于我国学校教育。它以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而见长,是中学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就现阶段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而言,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尚未普及,重视程度亦不足。本文着重对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作以粗浅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通过什么样的路径能够形成优秀教师团队是教学管理者和教学研究者要思考、研究的问题。中学优秀教师团队的形成路径应是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条件、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渠道、以实施区域研培活动为促动手段、以课程资源建设为着力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落脚点、以释放教师发展潜能为目标的科学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信息和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织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加以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因此.历史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设计“微专题”,沿“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这一主线探讨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通过材料分析及真题演练,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并最终形成概念图,从而落实“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基于科学思维的微专题复习,并以“减数分裂”的复习为例,具体说明通过“题表图三路径”培养科学思维的具体做法:在课前复习中,通过真题引领课前学习,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课中进行知识内化,结合教材稳固学习成果,通过问题引领突破难点;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课后总结与再复习。  相似文献   

7.
历史科学也是一门认识科学。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认识,应当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它不是简单的对客观历史进行复原,或者重复别人的评价,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完善自己对历史的社会意义的解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思维空间,关系到教育成败。从现状看,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足够的思维空间,限制了学生  相似文献   

8.
鲍坚勇 《文教资料》2008,(9):137-138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共识.历史虽然是一门人文学科,但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中的科学内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必要而且可行的.文章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探讨了历史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途径,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戚晓宇 《考试周刊》2009,(18):143-144
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改变传统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历史结论进行重新审视,使历史变得鲜活。其次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不但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此外,教师还需传授学生思维方法,交给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一、营造氛围,启动思维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氛围.良好的情感可以激发人的想像力,使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反之,则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全体学生的表现,把创新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1.
12.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对抽象思维能力偏弱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三类思维互相转化,即具象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者之间互相转化,是数学概念在学生心中由内而外自然生长的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密不可分,是生命观念形成的重要途径。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即为发展初中生的科学思维。初中生的科学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来讲科学思维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和初步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系统化和具体化实践 5 个阶段。学生思维的形成需要不断地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引导和渗透,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文教资料》2012,(10):188-190
对于中学历史课堂的评价,我们过去谈得比较多的是"有效教学"。衡量教学的"有效性"一般认为有五个维度:一是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得;二是认知方法的有效建构;三是学习能力的有效积聚;四是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培育;五是学习情趣的有效提高。对课堂的评价应该具有发展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位"一词进入我们的视野。本文从有"品位"的历史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实施路径两个维度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要做到“有趣”、“有点”、“有疑”、“有用”,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使之成为富于创造性的人才 ,以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荀瑾 《文教资料》2012,(4):182-184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思维迁移规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有着独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充分认识迁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把握好迁移思维形成的基本环节,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培养迁移能力的策略,是中学历史教师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既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但目前中学历史批判性思维教学处于自在而非自为的状态,究其原因,与传统文化、评价方式和教师水平制约有关。对此,需要建构批判性思维教学文化,变革评价方式,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及教学能力的历史教师。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即通过历史教学引导中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对某些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评价,或者对史学界尚有争议的结论进行论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独立见解的能力。具体地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效。一、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任重道远。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一般应具备以下素质:1.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中学历史教师要从成为复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9.
微专题教学不是问题的简单堆积讲解,而是要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构建进阶问题,有意识地设计针对性强、指向明确的教学活动。以“折纸与平行线”的微专题教学为例,通过设计进阶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领其跨越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深入到思维生长的层面,提升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思维品质,实现素养和能力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20.
身体思维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思维方式。借助于“身体思维”,能优化学生的“做中学”学习方式、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身体思维”的科学教学观念,打造“身体思维”的科学教学机制,研究“身体思维”的科学教学策略,优化“身体思维”的科学教学样态,让学生感受、体验到科学学习的美妙、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