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记录了优秀传统文化,其本身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中首当重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责任与使命。本文试着厘清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并结合实践阐述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构建和让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学生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2.
郑兴红 《甘肃教育》2022,(21):87-90
合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升级,推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文章肯定了乡土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尝试从写作、教学资源的挖掘、教学活动的丰富三个角度思考乡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总结了今后乡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融合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在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提升的同时,能够促使传统文化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承,有效增强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合途径,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4):21-22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语言实践行为与审美情趣意识等多方面的发展都备受关注,而语文课程融合了我国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文学作品和文化内涵,可全方位地去开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实现综合进步。为了综合发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教育功能,切实突出"语文味",小学语文教师则可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去改善语文教学结构,让学生渐渐爱上语文,使其能够长期坚持自主学习语文知识。文章从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远程教育平台、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手段、实现智慧评价四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芦萍 《学周刊C版》2023,(34):2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先贤的智慧以及千百年来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中职语文课程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就必须以语文教学为主阵地,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原则,立足语文课程目标和实际学情,探索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学路径和手段,以期培育学生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增强中职语文教学的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6.
郑利丹 《教师》2022,(3):27-29
地域文化是中职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可行性、价值和具体实施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融合丰富了语文内容,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文章提出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品读、欣赏、运用闽地文化,能让语文实践活动变得更有文化味,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7.
现今许多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重视不够,拥有语文类课堂的高校寥寥无几,且往往压缩了学时,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学生也因为重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语文课程往往不爱听也不爱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则改变了这一现状。本文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入手,将高职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有机的融合,使学生从忽略语文到热爱语文,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只闻其名转化为耳熟能详,真正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从语文本身来说,它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深邃的人文情怀。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应不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10):47-4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为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各个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开展系列语文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要"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而楹联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字约意丰的特点,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深得人们的喜爱。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楹联教学,不但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而且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多个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因此,将楹联这种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地应用到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则将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为夯实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必须从人文精神拓展和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程姝欣 《小学生》2024,(3):94-96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之一。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应发挥出学科的优势,肩负起文化育人的职责与使命,以语文课程教学为传统文化融合的载体,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成。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为例,对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的依据以及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方程 《学苑教育》2023,(22):29-31
文化自信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如,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但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学生的文化视野不太开阔以及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太丰富等,所以导致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每况愈下。鉴于此,教师可引领学生多视角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多举措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多途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此摆脱语文课程教学的困境,提升语文课程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语文植根于文化的深厚土壤,语文教育继承与发扬诗教传统,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当以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素养,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中丰富的诗学资源,从文化和审美的高度,去面对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丁爱燕 《学语文》2011,(2):35-37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指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人传统文化,我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是我国在五千年的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是我们的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内容的联系,并促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和传承性,为学生创造机会体验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本文主要探索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前人丰富的智慧和精神,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品德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意义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浅析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促进学生发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文化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的理念,特别强调课程育人的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将它的先进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传统文化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语文要素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紧扣教材的人文主题,抓住课堂契机,重视语文实践和学科融合,以此强化语文课程育人功能。这样,能让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9.
张仙山 《甘肃教育》2022,(13):107-109
当今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在中小学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未成年人精神品质的建设发展具有正面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除了要教授知识外,也要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章立足于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握现有资源,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之间的融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丁亦贝  刘佳程 《学苑教育》2023,(16):27-28+31
新时代为语文课程赋予了新的使命,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作为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学习革命文化,领会革命精神。为了更好地促进红色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将革命文化教育渗透进日常教学,让其形式丰富多元化。本文基于新课标要求,结合湖南红色文化特色,对红色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多元化形式、渗透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