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儿童深度"的书法课堂,追寻让儿童在书法课上真正习得技法、懂得审美、涵养文化。教学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下《学习与运用(一)》一课,基于儿童深度、教材开发、学书法则三个原则,致力让教学目标更具梯度,教学内容更具浓度,学生学习更具深度,让学生在书法课堂中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
书法教育是传统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书求仕"、"书以养性"、"以书求美"是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儿童书法教育势在必行,要有教材,要进课堂;儿童书法教育的文字内容应与国学经典相结合,可以参考借鉴传统蒙学教材,将识字教育与书法教育结合起来;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动漫教材;培养懂得儿童心理的书法教师队伍,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营造并形成良好的儿童书法学习氛围,使儿童书法教育成为审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明确要求。那么,书法教学,怎样才能关照儿童的学习风格"知觉差异",做到"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思,发现儿童的"知觉差异";研,适合儿童的"知觉需求";问,探寻儿童的"多样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我校遵循儿童身心特点,坚持"识字写字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识字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的结合点,构建识字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和谐发展的课堂模式,融"导、练、讲、评"于一体,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启心智,编创字谜激情趣小学生猜字谜的兴致与生俱来,可谓情有独钟。我们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指导生字识写时,编创字谜,将"猜字谜"活动有机融入识字、写字教学过程,激发  相似文献   

5.
"翻转课堂"是合作学习的课堂、思维碰撞的课堂、互促互评的课堂。书法"翻转课堂"引发师生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书法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其实践过程亦有规律可循、有策略可施——"任务单"驱动指向有效度,"微视频"支撑有浓度,"二维码"传播有力度,"课堂内"衔接有维度。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推进小学书法课程,提升书法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关键。书法课堂是立德树人的课堂,是审美教育的课堂,是文化传承的课堂。优化小学书法课堂教学,要坚持"小中求实"的导向,处理好几个关系:培养目标上的"品格与能力",教学内容上的"专业与普适",课堂主体上的"教师与学生",教学方法上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阅览《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第4期"独家策划"《广域课程:让书法学习走向圆融》系列文章,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中国书法是华夏文明的典型标志,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当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呈现在儿童视界之中,书法课堂是应当兼具文化磁力、审美魅力与思维张力的。"书法广域课程"是儿童书法学习的一种尝试、一种延展、一种创新,其专题性、综合性、探究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8.
怎样让书法课堂更贴近儿童,让儿童在愉悦中学习书法,在书写中得到书法文化的滋养。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从儿童角度出发,谈书法课堂的教育教学应当童味、清简、辽阔。  相似文献   

9.
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书法教育即培养"写"的习惯,学校可构建持续化、生态化、儿童化、课程化的良好的"写"习惯工程,使写字教育"掷地有声"。书法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写好字"的过程,更是"把'人'字写正"的过程,遵循写字教学规律,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书法教育与启德、益智、审美、健体等有机融合,是学校提升书法教育质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的陶冶。"书香墨韵润童心"就是从文化环境、校本教材、书法课堂、展示舞台等多个方面构建书法课程体系,通过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引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有着"中国心"的新时代少年。  相似文献   

11.
书法之"意"是书法之美的本质,是书写者人格精神的写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凝练的呈现,带领学生于书法之"象"中会悟书法中的"情""法""思""趣""史",可以滋养孩子们的仁义心、秩序心、智慧心、情趣心和民族心。对孩子们而言,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涵养化育、滋养性灵的过程,是一个能让他们觉得书法有趣而美好,从而真正爱上书法,自觉传承书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主阵地,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积累、综合运用、自主实践的过程。"儿童问学课堂",以"问"为引擎,扬起生长的帆;以"学"为核心,培育生长的力;"问""学"相生,蓄积生长的能。学生在"问学"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书法教育的初心不仅仅在于"写好字"本身,对于母语启蒙教育而言,其核心价值有二:一是书法教学是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基石,二是有助于儿童个体的幸福成长。书法教育的这份初心如何才能坚守?一要加强顶层设计,用课程清晰书法教育的坐标;二要着力深耕课堂,使学生期待向往笔尖的旅行;三要关注校本培训,让教师担起书法教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刘升平 《小学生》2013,(4):79-79
课堂文化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创造的课堂风气、规则、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它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经验和语言符号。而所谓"童本"不同于"生本","生本"中的"生"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而"童本"中的"童"仅指成长中的"儿童"。"让成长中的儿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这应该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儿童教育一个极其朴素的信念。解东一小学生来源百分之九十以上为随迁子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够自信。而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早已开始改革。由"舞台剧"走向"生活课堂"、从"迷恋浮华"走向"追求高效"、从"关注教师"走向"关注儿童"。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让数学教学回归课堂的主体——儿童,关注儿童的生活,追求儿童的可持续发展。顺应儿童的需要,悉心呵护儿童的生命,彰显和发挥儿童的天赋潜能,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关注儿童发展的每一方面。教学满足童心,方法注重童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堂才是科学、高效的课堂,才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6.
时代"亲文化"现象昭示我们,人与人之间零距离的互动交流对商业以外的领域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书法课因缺乏真诚有效的互动而导致课堂沉闷,正成为限制书法课程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研究亲文化与课堂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互动的关联,从角色转变、情节生发、绿色评价、互动多元等角度重新审视和研究书法课堂,着眼于书法学习过程中的师生、生生、生本等无距离的真诚高效互动,让书法课程活力充盈,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乐土。  相似文献   

17.
<正>"疑趣"课堂,是指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以"疑"为舟,以"趣"为帆,让学生畅悟"疑趣"、沉浸"疑趣"、享用"疑趣"的一种理想生态课堂。"疑趣"课堂是学生体验数学趣意的过程,是疑中有趣、趣中生疑、由疑生思、由思得趣的过程,是学生在"疑趣"中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让"疑趣"在课堂中相融相生呢?一、"疑趣"课堂的现实研究基点1.基于儿童现实和学科特点有数学知识支撑的"疑",是引发儿童好奇心的根;在喜  相似文献   

18.
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在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书法教师,要积极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学样态,让书法课堂有规有矩;充分挖掘汉字中的思维智慧,让书法课堂有情有理;讲究教学方式智慧,让书法课堂有趣有效,不断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理念】"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叶澜教授的这句话已经成为教育界最具有感召力的声音。这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对师生共在的课堂生命质量的关注。什么样的书法课堂是有生命力的?笔者认为,应该是给予儿童需要和发展的,指向书法教育的核心的——文化传承视野下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和生长力的。2018年开始,无锡兰亭小学以"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20.
书法教育应运用适当方法为学生不断创造"生长欲望"。设计书法预案时,教师要充分顾及儿童的个人经验、需要、兴趣和能力,让儿童在已有的书法认知与能力中再生长,对学习活动有一份向往与期待,有一份热情与冲动。结合《虎字头》一课,将书写之理"童化"成一个个充满趣味的探索环节,架起学习新知与已有知识储备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