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书法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小学教育是人生受教育的重要阶段。虽说只有短短6年,但在这6年里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如何做人,怎样做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中国人。而书法的学习正应该从小学开始,练习书法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还可以让孩子从小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培养爱国情操。二、小学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对于书法的教育,没有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书法课程每周学习的课时严重不足,因为不是升学的必  相似文献   

2.
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书法教育需要健康可持续发展,认识书法教育自身的系统性与阶段性有其重要的意义。书法文化具有悠久的传统与深厚的积淀,需要系统学习与研究;书法教育是综合性教育,通过书法学习,可以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书法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与人文学科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紧密结合,系统推进。书法教育要分阶段有序进行,应贯穿整个国民教育各个阶段,成为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尊重书法学习自身特点,分学段提出不同层级教学目标;书法教学单元与模块要分阶段与梯次,符合学生学习心理与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明确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符号,是一个延续了至少5000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最大限度地包含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最高水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对书法的学习,是提升个人全方位文化素质和精神层次的过程,也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智慧的过程。书法教育是一种技能训练,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教育。书法需要童子功,书法普及应从小开始。书法训练中最重要的毛笔字的训练,应该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书法教育有其独特的规律,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书法教学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不一,学习心态不一,书法功底不一,这给组织书法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带来一定困难,需要打破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教学,从"普及型书法教育"和"提高型书法教育"两方面齐头并进对书法分层教学进行实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过程是学生情趣、性格、修养、意志全面修炼的过程,是集育德、启智、健体、审美、创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教育形态。书法特色学校的建设必须让书法文化立体丰富地、富有魅力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带着兴趣、带着好奇、带着思考去学习、领悟进而创造,进一步形成创新的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叶菲 《现代教学》2015,(Z1):119
民俗文化源于传统生产与生活习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可以将民俗文化渗透进中小学书法教学,以民俗文化的"新""奇""趣"带动促进书法学习,再将书法学习的成果拓展运用于民俗活动与日常生活中。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书法艺术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还可以培养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同时,民俗文化的渗透无疑也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不影响整体的  相似文献   

7.
潘婷婷 《辅导员》2010,(14):58-58,53
"随班就读"已成为轻度智力残疾儿童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容纳式"教育的最佳形式。随班就读受到众多残疾儿童家长的欢迎,他们希望孩子能和正常学生一起学习,使他们在文化知识、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得到良好教育。但是,受接纳和被尊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基本情感体验,包括智障儿童在内,和正常孩子一样,他们也需要一种与同伴们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8.
陈著行 《学周刊C版》2019,(7):162-162
中国书法是以文字为创作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门类中非常少有,也是中华"四大国粹"之一,书法进课堂体现了国家重视书法教育的理念。青少年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武 《福建教育》2020,(40):24-26
<正>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中小学的书法教育探究多偏向教学策略、教材开发等领域,书法教育实践呈现单一化的培养模式,存在理念引领不足、总体教育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书法教育者需要树立这份文化自觉,在书法教育这片沃土上播种文化自信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智力或者行为障碍的问题孩子逐渐增多,还有教师口中调皮捣蛋的"问题孩子",不管是哪类问题孩子,他们都需要教师的特殊照顾,更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特殊教育,可见,幼儿的教育就必须伴随着"特殊教育",这是个别差异特征下的教育策略,也是成功教育的上上之策。  相似文献   

11.
做好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前提应当是先理解好书法是什么。首先,书法是关于汉字的艺术,脱离了汉字,书法则无从谈起。其次,书法是在汉字书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们在强调实用的同时,开始关注和追求汉字的审美性的结果。此外,书法具有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书法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小学生的书法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是正确的艺术观、审美观,而不是以某种论点或评价束缚或禁锢孩子们的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力。在厘清书法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注意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学生学习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2.
<正>选题说明: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小学书法的教学,不只是书写技能的学习,更需要文化的渗透,趣味化的方法、过程、材料、内容等,来培养孩子持续、自主的学习热情,本课立足此理念,为小学书法的趣味性学习进行探索。教学中的内容以"美"字的书写和镌刻为主,通过"美"字不同书体和写法的呈现,让学生个性化地自主选择,再通过自主观察,根据自己已有的  相似文献   

13.
朱俊 《江苏教育》2022,(69):15-19+39
书法空间是关于书法作品及与书法展览有关的布置、展陈等的文化行为。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挖掘书法空间的书法审美资源,基于书法本体和衍生价值,开展交往式学习和主题式探究,同时利用虚拟书法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发挥书法空间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书法是最为独特的艺术。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字是记录民族语言的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学生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为了把字写端正、写正确、写美观,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历史,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汉字以及民族母语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5.
书法教育注重用墨香浸润孩子的童年,墨韵书法课堂从兴趣引路、读临结合、示范指导、评价、音乐增效五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发挥教师示范、媒体怡情的功效,带领学生们与墨为友,力争在他们的童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书法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品质,是每一个书法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会为传承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可见,书法教学课触动孩子"心根"。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其必将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并使得教育闲暇文化理念得以重构。但书法教育进课堂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现实难题,诸如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专业书法师资短缺、学习主体普适性存疑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传统写字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书法学习与学科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师资培训与长效师资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其必将有助于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并使得教育闲暇文化理念得以重构。但书法教育进课堂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现实难题,诸如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专业书法师资短缺、学习主体普适性存疑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传统写字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书法学习与学科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师资培训与长效师资培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文件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了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拓展眼界,满足学习需要,我校教师有针对性地挖掘社会书法教育资源。如:联系校外专业人员成为学生的成长导师,联系博物馆社教部提供学生学习的场所和展品。自2003年开始,我校自主开发书法校本教材,经过具体的教学实操,取得一些成果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人们在享受“捆绑武服务”的同时,对孩子也采取了“捆绑武教育”。不少家长不吝惜时间的宝贵,带着孩子学音乐学舞蹈学书法或者不惧路程远近,参加学科补习班,强迫孩子学习高、深、难的课程或者自作主张为其择校、挑班、选师,如此不顾孩子身心发展状况和学习规律的盲目“捆绑”,只会事与愿违,不仅无端地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致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