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教学不断创新教学策略,目的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就指出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会增强或削弱动机.本文从自我效能这一侧重点入手,探讨其对于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作用,统计结果发现一般自我效能、学习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效能与求知兴趣动机、逃避或刺激动机等几类学习动机均呈现一定相关性,并据此结果尝试探索与其对应的教学策略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教育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详细了解英语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情况,并总结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最后介绍了教师在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焦虑上的定位。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英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焦虑处于中等水平,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在未来英语教学中,应该将自我效能感与焦虑作为重点考察指标,这样才能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及教师和学生的开放式问卷,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确立高职学生实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综合运用SPSS软件对量表结构进行讨论,编制了测量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自我效能感的量表。通过量表的编制希望能对校企合作下学生的实习效能测量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缺乏与其中学阶段的学习经历紧密相关,由于自我心智不够成熟、缺乏自我激发、自我管理能力,加上学校与教师片面追求分数,使得他们英语学习充满挫败感、失落感,继而形成持续的不自信感,造成学习兴趣缺失。中学教师与高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帮助其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其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院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并针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效果差这一现状,提出英语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角色,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体育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体育院校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旨在探讨当今高职院校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的关系。经过SPSS16.0软件处理并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职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为中等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因此,高职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高职生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和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降低其拖延水平,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英语学习焦虑与英语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表明:(1)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得分总体水平不高。(2)女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男生,而英语学习焦虑显著低于男生。(3)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习焦虑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意志水平、思维模式、情感反应模式等,是行为的决定因素。目前普通高校中的高职生大多数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对这一群体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高职生的学习质量,促进高职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五年制高职学生同高中后毕业的大专生相比在心理、生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成绩普遍不高,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为了确保其在这一阶段顺利完成学业,促进、保障其心智的健康发展,我们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管理中须充分重视情感因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由于过去的失败经验和社会的偏见,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不高,进而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教育工作者应从体验成功、提供榜样示范、引导合理归因、重建认知结构四方面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