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能正确领悟生态系统稳定性来之不易,进一步意识到保护生物圈1号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能理解科学家建造生物圈2号这项工作的意义,并积极锻炼自己的实验和思维能力;在懂得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的基础上,能分析自然生态系统之所以表现  相似文献   

2.
<正> 1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四部分,与前面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紧密联系,又是后面学习"人与生物圈"一节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生态学观点的良好素材。在教学中,若仅采用讲授式,即"教师讲,学生听,课后  相似文献   

3.
将"问题驱动"教学法,运用于高三基本概念的复习教学,就是围绕核心概念,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在问题驱动下完成概念复习,促进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掌握知识本质,促使学生的思维从低层次的识记、模仿等感性认识跃升为较高层次的分析、综合等抽象理解.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以“空间向量基本定理”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以问题驱动为导向,探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将教程为轴心的促动式教学设计变为学程为重心的参与式教学设计是近年来教学设计者关注的重点。问题驱动设计是这一革新中最易触发的环节,协商课程理念带给了参与式问题驱动设计清晰的操作路径。在透析协商式问题驱动设计存在价值的前提下,从自主权原理、课程行动视角、学生参与卷入理论、布莫和库克模式等设计要素出发,结合具体学科和学习者特点,教师能生成参与、合作、探究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有关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以及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意义、必要性、作用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教师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逐步地认识到所学内容的本质,达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和强化教学的互动效应,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DNA的复制”一节教学为例,运用问题驱动策略,以“问题”式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DNA复制的推测中,发展科学思维,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情境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达到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A0):121-122
介绍了几则与氯气相关的化学史实,深入挖掘化学史,结合化学史创设驱动性问题,学习了氯气的化学性质,促进了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92):111-112
任务驱动法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完成若干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点。Excel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以Excel教学为例,研究了"任务驱动法"在Excel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教学设计。对"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亦是课堂教学成效的评价标准,问题则是达成各个目标的“驱动器”.文章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为例,从分解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谈谈怎样利用问题驱动与活动开展来逐个实现子目标,并提出分解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科学提问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操作活动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咱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探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问题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问题驱动教学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经历解决环环相扣的问题这个过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选取问题驱动式教学,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踊跃思考,在解决问题中主动学习,培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者以“变化率问题”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如何设计恰到好处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5.
以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为例,呈现了问题驱动理论应用于数学教学设计的案例;本课设计以问题链形式呈现,通过递进式问题链驱动课堂教学,使数学知识之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笔者借鉴巴班斯基的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更注重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及创造性活动的经验、特点和程序;专家点评要点采撷分享.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总目标提出"三重联系",这不仅规定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而且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频率的稳定性"为例,分析"三重联系"在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构建"频率的稳定性"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原性问题是指能够揭示某一学习主题中最为原始、朴素、本质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的问题。问题驱动是指让课堂教学围绕问题展开,用问题引领学生思维,有效激发学生理解和体验学习主题。教学"物质的密度"概念,应经历从生活情境到物理情境,到方法归纳,再到实验探究、联系生活的过程,逐步揭示概念背后的本质观念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结合生活现象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问题冲突,强化深度学习体验;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加深学生理解;拓展问题维度,培养深度学习思维;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深度迁移应用五个方面阐述了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纪智明 《科学教育》2006,12(4):25-26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案例截取了课堂的片段做了教学的分析,因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容新,知识更新幅度大,基本理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能力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对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要求比较高。如何突破新概念的引入,如何深入理解等构成了教学的突破点,都是一些在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问题。1情景描述案例主要描述了课堂教学的导入,学生讨论和教师对教学主线的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的导入:开题明义解析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区别。目前,生态平衡这个概念已经成为广泛流行的名词。但是,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往往…  相似文献   

20.
王俊 《物理教师》2014,(7):37-38
结合"物质的密度"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了对于"运用本原性问题驱动物理概念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