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老师,怎么和学生一起寻找解题思路,即寻找解题思路的教学,是值得重视的一个课题.有些教师在给出一道数学题之后,直接就解开了,这样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激发,这种重“解题”、轻“教学”的情况,应该转变.  相似文献   

2.
学生解答数学题,往往会形成思维定势,局限于一般的常规方法,使解题难度增大。 如练习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6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3.
回想 联想 猜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解题途径的探求 ,是一个积极活跃的综合性的思维过程 .拿到一道数学题 ,有的人“会想” ,这样试试 ,那样想想 ,很快就找到了解题的“门路” ,有的人虽然苦思冥想 ,却还是不知从何下手 .解题时 ,到底应当想什么 ?怎样想 ?我们必须教会学生 .1 回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学生能对一个卡通人物或一个科幻故事侃侃而谈;而对于一道数学题却是一躇莫展,无从说起。教师们不免疑惑:平日里伶牙利齿的鬼精灵一到数学课上怎么就变成了“沉默的羔羊”了呢?难道,真的是像有些师生说的数学课平淡、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吗?  相似文献   

5.
<正> “分马”与“喝水”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怎么能联系在一块?不过,你认真看看下面的一道趣味数学题和一道中考题便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趣题有一个老牧民临终前给他的三个儿子留下一份遗嘱:“我把劳动一生所得的17匹马留给你们,分的时候老大得1/2,老二得  相似文献   

6.
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这个数学迷今天又做出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题目是:“1+3+5+7+9+11+13=( )”,你能很快算出这道题吗?我原来是这样想的,“1+3”开始一直加到13,答案是49,可是我又想这还不算快,老师不是讲过利用乘法算加法更简便,这道加法题是不是也能用乘法算呢?我就仔细地看原题,找规律,突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学生的“发散思维”.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经常向学生传达一种理念,那就是对于一道数学题目,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尽可能多思考几种方法,这种“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     
今天是月考的最后一场考试。最后一道数学题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它的做法,我的大脑空空的,天气沉闷闷的。看看表,还有40分钟才考完,可是这道题我一点眉目也摸不着,怎么办?还是先检查检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各有差异,他们解题的思路也不尽相同,解题的策略多种多样,就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解同一道题,解题的策略也表现得各有特色,当一个学生过一段时间再解同一道题时,解题方法又会不同。这说明学生不同时期的发展区域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对学生解数学题采取的各种策略也不一定十分清楚。我就“10以内两数的和大于10”这一数学问题,对一至六年级的学生(除一年级28人外,其他年级每班30人)进行了测查,发现了学生解这类题的解题策略.并分析了学生解题的思路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则著名的欧洲笑话:“一条船上,有75头牛,34只羊,问船长几岁?”此题后来逐渐成为一道较流行的测试题。有专家曾在浙江省一个四年级班上测试(告诉学生这是一道数学题而不是脑筋急转弯)。多数学生回答船长41岁,其次为109岁,再次是54.5岁(平均数)。只有5人说此题不能做。  相似文献   

11.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每天例行的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给他布置两道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会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的作业。“咦?导师今天怎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题?”青年一边看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以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正17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  相似文献   

12.
想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风,首先教师要有端正的教风.教师的教风不端正,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学风.在我们学校,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两个学生去问老师一道题,老师的回答是一顿训斥:“我一天总还有别的事吧!你们怎么老是来问我?”因此,学生很不服气,对这件事想不通.从而对该学科不感兴趣了.  相似文献   

13.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给他布置2道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2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解题的策略     
据说著名数学家高斯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题:把数1、2、3、……一直到20连加起来.当其他学生几乎还没有怎么动笔时,高斯就已经把写上210的石板交给了老师.老师为此大惊;“小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不清楚高斯算出该题的全部细节.但我们有理由认为,高斯当时非常有效地确定了一个解题的策略,这就是“变化和式,使其等价于原式并更易于解答”这一策略的确定使高斯一开始就有与众不同的明确的解  相似文献   

15.
都说写一道数学题,就像是写一篇短篇故事.如果在书写时不注重细节,可能由于表述得不够严谨,而使学生在读题时出现理解歧义.事实上,数学题很多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一张试卷中的大多数试题都是通过课本或其他参考资料改编而来,但如果盲目改编就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使试题的考察目的无法达到.那么怎样避免命题产生歧义出一道好题,是我们在命题时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游戏不只是为了“戏”,在游戏中,也可以学到知识,发展思维。请你看下面这则组字游戏: “口”字加两画,分别组成三十个字,你能在15分钟内完成吗? 这既是一个充满趣味的游戏,又是一道知识训练题、思维训练题。拿到这道游戏题,起初你可能是“奋笔疾书”,想一个写一个,也许你写到十个字,就会陷入苦思冥想之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能组合成较多的字呢?这就有个思维方法问题。其实,你先不必忙着去想组合成的字,不妨在游戏题的前提条件上作些思考:两画可能是两种基本  相似文献   

17.
解数学题足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非议的.但不少学生对为什么学习数学必须解题想得很少,弄不明白.有的学生是盲日地为演题而演题,有的学生是匆匆忙忙为赶完作业而演题;有的学生是突击加班为应付考试而演题……这样就很难达到解题的目的,取得应有效果.解数学题与数学有效教学有怎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平时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 ,在美术创作课的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怎么想、怎么画、怎么改的方法。一、从课题出发 ,解决一个怎么想的问题大凡创作课都有一个主题 ,一个中心 ,即课题 ,而这个范围往往很大 ,如“青春”就是一个课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题材 ,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发现题材 ,这样才能创作出生动、真实的作品。比如“青春”一题 ,我首先让学生想“青春”一词的含义 ,什么可以代替青春 ?青春仅代表年轻吗 ?经过这样引导 ,学生就能产生许多联想 :青春的奉献 ,球场上的运动 ,青年工人钻研技术 ,老年人退而不休 ,…  相似文献   

19.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每天例行的单独布置给他的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给他布置2道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2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P55有一道思考题:“把(?)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的教学,着眼于学生剪出(?)(?)两种方法,就结束了.笔者认为,这样教学没有充分发挥此题的功能.这题是编在《认识图形(一)》单元中的最后,前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及拼组.图形,纵观教材,它是一个借助直观综合知识的发展题.其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能从静止思维转到动态思维,从有限思维过渡到无限思维,发展学生的恩维创造性.因此,该题教学可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