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孔子及其儒家的交友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交友思想包括交友的目的、朋友的选择、朋友间的学习方法以及朋友间的相处原则。其中的许多内容极富教育意义, 对于我们今天仍不无借鉴。  相似文献   

2.
自孔子学说形成以来,探讨人伦关系始终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朋友关系更是人伦关系的重要内容。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乐于交友但不主张滥交友;他提出了交友的标准,并对朋友如何相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些内容对当今社会的人际交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在儒家所讲的伦常中,朋友亦为重要一伦,对于交友之道,孔子也多有论述。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之进行了论述:一、交友的态度,二、交友的对象,三、交友的原则。孔子的交友之道在当今仍不失其价值,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交友,是《论语》中涉及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就《论语》而言,从如何交友、交怎样的朋友和如何与朋友相处等方面简述孔子丰富的交友思想,指出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历代对其解读也不断地刷新,本文对《论语》所言及的交友观"无友不如己者"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孔子的交友观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交友是"泛爱众",狭义上的交友则是择贤而处。孔子的这些交友观对现代交友也不乏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交友论》是利玛窦与中国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融合儒家,尤其当时处于学术界主流地位的阳明心学友谊观而撰写的。利玛窦在创作《交友论》之前,一直与阳明学者有着深刻而广泛的交往。在写作《交友论》时,他有意识吸收阳明学友谊观的思想资源,在消解中世纪哲学友谊观的神学色彩的基础上,突出其德行内容和超越血缘亲情的特性,从而实现了与阳明学的沟通,使明代士大夫更容易接受西方文化,迈出了融汇中西文化成功一步。  相似文献   

7.
从本期起,讲孔子的交友之道。中国历史悠久,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孔子的交友之道,是这个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论语》中19次提到“友”字,含括了孔子及其弟子在交友方面一些问题,如注重交友的益处、如何交友和待友之道等。朋友间可以相互帮助、提高,避免孤独、增加情趣;交友要做到诚实守信,交益友、不交损友;朋友相处应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保持适度的原则等交友观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容易交上不良朋友,走上迷途.教育中学生交友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难点.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首先要让学生感知到正确交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交友的正面和反面的实例,其次要概括出交友的准则,使他们在交友的过程中有所遵循.  相似文献   

10.
青年时期是我们一生最意气风发,但同时又是最冲动鲁莽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希望寻求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朋友,但由于思想还不够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也不强,所以容易交错朋友,误入歧途,因此如何健康交友,慎重择友就变得极其重要。本文从职高生交友中常常出现的两个问题入手,深入剖析了交友时的心态,提出了四个正确交友之道。  相似文献   

11.
通过梳理历来对于“无友不如己者”的各种解释,分析孔子对于朋友之交的观点,进而认为孔子的友爱思想的核心是“与朋友交而有信”,而至于与何人交、交者何人则是次要的问题。当然这不是说只要“与朋友交而有信”就可以忽视与何人交这个问题,这就涉及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问题。但只要“忠信”这个思想核心没有被埋没,孔子的友爱思想就会显得清楚明了。  相似文献   

12.
一塌糊涂BBS曾经是面向高校学生和公众的网络交流平台,其中,“缘分的天空”版对高校学生交友具有相当影响力。本研究通过对一塌糊涂“缘分的天空”版热贴的个案研究,发现(一)网络交友的四部曲:发贴,跟贴,邮件或QQ私聊,见面,是“使用与满足”的典型;(二)征友热贴发生衰变的原因:网络作为工具,完成“全面撒网”的任务后,网络传播向人际传播转变;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和技术局限性;(三)女性在网络交友中的特殊心理;(四)征友热贴具有群体传播的特点,能构成信息压力,趋同心理,内容同质。  相似文献   

13.
俗语故事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叙事作品,凝结着我国历代民众的人生经验,隐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路遥知马力”故事以一种寓言意味,融注了我国民众对人际交往的诸多思考,表达了我国民众复杂的交友观念。故事指代的并非是一种交友范型,而是涵盖了不同层面,不同文化观念所认同的多种理想的人际交往模式,以多向性话语阐释了民间社会对“朋友”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4.
《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论语》中所言及的交友观有着意义上的广狭之分。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提倡的是一种以文德合的仁义之交,尤其强调交友质量,对交友对象有明确而明智的选择。孔子将交友主题寓于文化教学中,并将君臣关系与朋友关系相比照,既有现实性又带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论语》中体现出的交友有益损之别,应以仁为统、以德为依,重推诚相与、适度中节、躬身践行等特点,对现代交友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青年时期就善于结交朋友,在交友实践中,先后经历了结交生活上的朋友,学业上的挚友,事业上的战友三种境界。与此相适应,认识上经历了由浅入深、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择友理念。这些理念,客观、全面地体现了他的择友动机、择友方法和择友态度。通过择友,青年毛泽东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择友既是他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撑和基石。  相似文献   

16.
交友是我们每个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交友的境界可以和经济学中的博弈论联系起来,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巧妙的对应关系,却是件新鲜事儿.看来生活中处处有经济学的影子.  相似文献   

17.
考索袁枚的词学活动及灌注其中的词学观念,可以为从一个侧面揭示乾隆词坛的词学面貌提供帮助.袁枚的词学活动及与之相关联的词学观主要见载于其<随园诗话>,其中词学活动大致包括以词交游酬赠、搜罗词作并录入载籍、创作与词有关的序文等三个方面,词学观则基本上笼罩于其"性灵说"诗论之下,均能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个体特征与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大学生"网德"建设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慎独”是我国古代伦理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道德主体的内在道德自律和崇高道德境界,对于克服和消解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不良道德行为,引导大学生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价值。借鉴“慎独”伦理精神,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应该在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语言、网上交友、网络行为等方面坚持“慎独”。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故乡》中揭示了个“我”的生存困境 :处于困境中的个体容易怀旧 ,但过去的完美世界只能是幻想 ,现实世界是荒诞的 ,置身于其中的个人是孤独的 ;个体存在的意义在于自我选择 ,而自我选择也只是一种“绝望的抗战”。哲理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使《故乡》成为了一个哲理的漩涡 ;哲理漩涡产生的张力保证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前后和戊戌变法前后,京师学人的交游演为热潮。与清初学人文酒之会的潇酒闲适不同,此期的学人交游分别表达了以学问经世和以上书、组织学会来改良社会的时代诉求。鸦片战争前后,京师学人的交游既是学术交流一种方式,也是表达时势见解的一种手段。交游活动,或于名寺,或在学人私宅中。这一时期,学人交游之广泛,探讨学术、社会之活跃,对边疆史地研究的兴起起了推动作用。戊戌变法前后,京师学人主要以会馆为聚居地和活动中心,积极展开维新变法活动,组织公车上书,创办各种学会。康有为、梁启超成为京师维新学人的重要组织者,交游活动的政治色彩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