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师道德研究中,需要重视教师道德实践的研究。首先就是从教师道德理论到教师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包括教师个体对作为社会意识的教师道德的认可、内化和行为表现三个阶段。从第一到第二阶段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从第二到第三阶段是道德理想到道德行为即道德实践的过程。就教师的道德品质说,除了认知因素外,还包括着能力因素。教师品德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师道德的认识能力、创造能力、评价选择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就教师的道德行为来说,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教师的有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枢纽,市场经济化激发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道德进取心。在大学生道德建设过程中,既要提倡“高尚”、“崇高”的道德风尚,弘扬真善美,即道德意识的升华;又要培养良好的竞争风范,矫正失范行为,即道德行为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关于“亚道德”是否存在及其在特定条件下应否提倡,伦理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事实上,正如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一样,我们对非道德行为的审视和判定,也不应简单地遵循非此即彼逻辑。非道德行为的“亚道德”和不道德的标准划分,有助于深化对人类行为复杂性的认识,有助于社会利益的更好维护,因此,笔者认为,无论从应然角度还是实然角度,“亚道德”的提倡都有其合理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从问题中寻找突破--试论学校德育的背景、观念和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新的角度,对大学德育的现实背景及某些主导观念和方法进行分析,为新世纪德育的改革提供思路。社会背景: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时下大学德育实效低下的一个重要外部原因是,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道德行为负收益现象。一个道德的社会,人们道德行为的获利比不道德行为更大。从某种意义来说,道德可以给整个社会即人人带来好处,当人与人之间竞争趋于无穷时,人们就倾向于采用互利协作的方式,这样的社会使人们从不道德行为中获得的收益要远小于其由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当社会处于大的变革转型期,旧制度的…  相似文献   

5.
道德评价能力是调节中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基础。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有助于中小学生通过道德评价谴责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褒奖道德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依据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调节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道德建设的深厚基础和服务对象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者的发展则是我国道德繁荣的源泉和动力,因此那种认为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也有负面作用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一,理论上,从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和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原则其实推不出“负面作用说”;二,市场经济运作中存在不道德现象的原因在于主体原本道德水平不高,不能由市场经济负责;三,反映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行为方式与我国传统道德某些规范的冲突应定性为市场经济道德与传统道德的矛盾,按生产力标准,必须肯定前者的必然性和先进性而扬弃后者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43名一、二年级大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损人利己”、“不诚信”、“破坏环境”和“自私冷漠”等由高到低依次是大学认为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依次最能激发他们自省的不道德行为;“主动助人”、“孝敬父母”由高到低依次是大学生认为道德高尚的行为,也是最能激发大学生道德自省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人们身边时见市场经济的内在非道德行为与言语常在侵蚀社会道德秩序,传统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致使有的人精神空虚、人际冷漠、不道德、不讲良心以及不正之风、吸毒、暴力、腐败现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6,(10):19-26
欧爱玲教授在《饮水思源》一书中,通过描绘一个村庄的道德话语变迁揭示其特征与作用。道德话语的内涵在于报答的责任和义务,其特性为建构性、变迁性、特殊性和多重性。道德话语既有对非道德行为的监督、调解纠纷以及回应现实困境的积极作用,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在快速变迁的社会情境下,道德话语面临严重危机。因此,可通过一种国家主导的,更大范围内的非直接互动的道德话语重构,来实现一种新形式的道德话语的延续,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德进步是一个从一种外在要求变成人的内在需要的过程。源于自然威慑的道德、源于社会契约的道德和源于人的内在需要的道德标志着人类道德从外在要求变成人的内在需要这一过程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是否遵从既定的道德规范,取决于在他们的价值观天平上,作为道德观念根据的价值与行为本身所带来的价值的比值。社会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在道德行为方面谋求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通过教化引导人的需要和人性的发展以及通过操作完善规章制度两个基本层面。  相似文献   

11.
当现代社会普遍在批评“道德滑坡”时,也应该意识到这个社会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与它的现实实践之间存在很多的相悖。道德标准在变化着,社会很多方面不道德的因素也在影响着个体道德的行为,对于道德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应该辩证地看待今天的道德与不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了大学生的一些不良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基础文明行为欠缺;道德行为自律性较差;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认为道德养成教育缺失是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深层根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重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道德行为自律;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3.
“非道德”与“不道德”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道德”与“不道德”是伦理学上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概念 ,呈现的是截然相反的使用形态。但在现时的一些文章中 ,经常出现将“不道德”错用为“非道德”,这是必须加以严肃指出并认真纠正的 ,以维护社会道德观念在这个问题上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蓝维 《中国德育》2006,1(9):94-95
道德需要是在人们对道德所具有的价值、意义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制定并自觉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践履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道德需要是人类制定并遵从道德的基础和原始动力,没有道德需要就没有道德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会有与道德相关的所有人类行为。当代青年道德需要不足是影响其道德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不足导致了青年道德选择的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分离和道德行为的动摇。激烈且无序的竞争和高诱惑的社会生活环境,道德付出与道德回报的悬殊,道德信仰和道德榜样的匮乏以及当代青年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认同不足等是他们道德需要不足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培育当代青年的道德需要,是改善他们道德行为的关键。而倡导道德信仰、树立道德榜样、改善社会道德环境和坚持社会主义主流道德价值是培育青年道德需要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5.
道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伦理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着大量“非道德”和“不道德”因素。“非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非道德因素对道德的渗透、异化,甚至是直接取代;“不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有违道德基本精神的道德灌输和悖离道德基本原则的道德欺骗。“非道德”和“不道德”的遗德教育容易模糊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引发学生的逆反、戒备和敌视心理,不利于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确立道德的道德教育观念,让道德教育回归到道德的范畴之内,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道德成长是教师道德行为的结果,要想促进教师道德成长,必须激发教师的道德行为。由于组织公民行为与道德行为在内涵与特征上具有很大的一致性,所以组织公民行为的诱导因素如变革型领导风格、组织支持和工作情境以及作用机制,可以看成是道德行为的激发因素及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激活中层、团队合作作为变革型领导风格、组织支持和工作情境作用机制实现的保障策略,具有直接和间接地促进教师道德成长的价值,也是教师道德成长的组织公民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道德体系应有层次性,应确立社会的最低道德原则和理想道德之分,并严格区分两种道德行为规范,在实践中针对全社会成员和部分成员进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仅是一个单位或一个国家生存、发展、振兴的需要和标志,而且是道德主体自己健康生存、全面发展、成就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和标志。道德的基本定位应该是人(主体)通过行为(实践)而显现和确证的一种品性,道德的本质属性是行为对人对己的利害性和行为的自主自觉性,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升主体的道德品性。道德品性的养成主要有三个方面和环节:努力学习,提高道德智慧;经常自省,增强道德信念;重在实践,操守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9.
马兰霞 《上海教育》2003,(7A):32-33
从历史评价的尺度看,承认“个人利益”的市场经济伦理,相对于不承认“个人利益”的计划经济伦理,应该是一种进步。根据道德哲学,我们可以把道德行为分为“正当、不当、应当”三个层次。道德原则,既包括对违反基本道德准则“不当”行为的否定,也包括对合于基本道德准则的“正当”行为的肯定,又包括对指向理想道德标准“应当”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亚道德行为。此类行为与通常所说的不道德行为或反道德行为不同,大多并不危害社会,只是不符合社会一般性道德认知而已。德育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亚道德行为特殊性的基础上,遵循预防、尊重、发展、耐心、协同等原则,综合运用关系改善法、认知改变法、行为改变法、环境改变法、自我管理法等方法对其予以干预并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