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 ,笔者在指导学生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二氧化碳》一课) ,当即就有几个学生向我提出了同一个疑问 :“上节课制取氧气时用的是排水法 ,为什么这节课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却是排气法呢?这两种气体在制取方法上有什么讲究吗?”由于教材中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点滴知识 ,因此问题一经提出 ,我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 ,一时竟不知作何解释。情急之下 ,竟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但更主要的是给自己一个无言以对的下台机会。出乎意料的是 ,在很短的时间内 ,竟有十多个学生争着举手发表看法。以…  相似文献   

2.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二氧化碳》这一课有一个问题——二氧化碳是否进入了集气瓶中?用什么现象可以证明?这是这课教学的关键。 空气是一种透明五色、无味、无臭、看不见的气体。必须借助于水才能看到。因此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首先要让学生通过现象,确认二氧化碳进入了集气瓶中。后面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浑浊等性质的研究才能进行。下面谈谈我在讲二氧化碳一课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相似文献   

3.
一、思考我在教授"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时,书上出示的是小朋友的借书的图,然后根据图中的数量关系,得出减法是用加法来验算的.我看了教材后思考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节课里介绍了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来得出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那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数量关系?还是会用加法来验算减法?如果是数量关系的话,那这节课的重点就成了解决实际问题.2.书上介绍了用加法来验算减法,那别的验算方法可不可以?本节课需要介绍给学生吗?经过思考和同组的老师商量后,我觉得:1.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应以学生  相似文献   

4.
曾经看见过这样一次历史公开课,在学习八年级《收复新疆》这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的MTV,学生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与新疆有关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之后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一口气提出几十个问题,例如:“为什么要收复新疆?”“新疆被谁占领了?”“是谁收复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收复的?”“收复之后又如何?”……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板书出来,然后让学生看书后经过小组讨论解答,一节课就在看似热火朝天的激疑与探究,发现与解决的过程中完成。下课铃响了,学生仍感到意犹未尽。这节课上,我捕捉到以下几组镜头。  相似文献   

5.
我曾指导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傳雷家书》谥傅?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这节课怎么讲都像是一个个片段的叠加。似乎情况总是如此: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等学生探究完了再抛出下一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探究。整节课都像是在重复同一活动:教师在不断地生产  相似文献   

6.
那是我踏上教师岗位的第一次校级公开课,课题是《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课前我对制取氧气的几个实验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试做,可是在演示双氧水分解制取氧这个实验时,学生一个出乎意料的提问让我的课堂出现了意外,我只能临时改变教学预设,顺着学生的思路向下走,没想到这竟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周春龙 《考试周刊》2010,(33):200-201
1.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在全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探究之美     
一、引例力求自然、新鲜我在上“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注意到这节课重点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逼近”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二是引导学生探索寻找小区问的方法。针对这两个问题,我因地制宜地设计了下面这样一个引例以帮助同学们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9.
《电压》这一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一课,这节课在以前的教学中讲过多次,走进新课程之后,通过对这节课以前教学的反思和对新教学理念的体验,在以前的基础上对这节课进行了很大的改动,突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知识、技能和情感。授完课之后,我感觉到十分轻松,效果很好。下面是我对《电压》这一节课的教学反思。片断1(教师演示: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小灯泡连接)提问:要使小灯泡这…  相似文献   

10.
倪华东 《辽宁教育》2008,(11):49-50
这是我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水结冰了》这一课发生的故事。课的内容是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在实验中,我要求学生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和冰、水、食盐混合物的温度,了解水结冰的原因。第一节课是在三(4)班上的。水结冰时的温度很快被学生们测量了出来。“老师,水结冰的温度是0℃。”……  相似文献   

11.
1简介本节课的主题.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关键信息:1、教材的使用: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开放性地、创造性地使用.2、教法:以探究、实际操作、讨论、展示、交流为主要途径,教师引导,学生互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有幸观摩了一位造诣颇深的教师执教的一节自然课 ,在授课的过程中 ,有一个环节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执教的是五年级自然《血液循环》一课 ,课上多数学生积极发言 ,主动思考 ,自主探究 ,上得扎实而生动。最后 ,教师出示一问题 :血液循环对人体有何作用?然后引导学生用心读书 ,之后口头回答。这节课中能自己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回答了 ,只剩下几个迟迟不敢举手的同学 ,教师当然了然在胸。当学生读完后 ,教师说想请在这节课上从来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同学来回答 ,那几个同学就慢慢地举起了手。第一个同学连书都没有看一眼 ,概…  相似文献   

13.
换位思考     
"老师!你能否考虑一下我的心情?"这是学生回敬给我的一句话。事情是这样的:一次课上,有个学生开小差,不停地玩弄自己的手指甲。看到此情景,我心里不由得窜上一阵火苗,便不暇思索地把她拉了起来。谁知,一分钟过后,女孩竟低声抽泣起来。一节  相似文献   

14.
季峰 《考试周刊》2007,(52):89-90
2006年12月2日,我为涟水县物理学科的教师开了一节"自主探究课",课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为了上好这节课,总体设计原则是:学生先实验,后表述,再评价。这节课后,有许多东西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自然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声音的传播。在这节课中,我故意“为难”学生,学生却迎难而上,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情况是这样的,在学生自己提出了“声音能不能在水中传播”之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一会儿就有同学设计出“拿两块石头,在水中碰撞,试一试能否听到声音”这一方案。我笑着征求大家的意见:“你们认为这个方案设计得怎样﹖”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可以。”我知道,这中间有不少同学是课前看了书的。这时,如果按方案马上动手实验,非常容易得出结论:声音能在水中传播。这节课会很顺利的结束。但是,这样的话学生有…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册《二氧化碳》一课中,课本提供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是:在一个瓶里装入一些碱的粉末,再倒入一些醋,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在瓶口塞紧带有玻璃弯管的塞子,把二氧化碳气体由胶管引到广口瓶里将蜡烛火焰熄灭。这种制取方法在实际教学时,由于其反应迅速且学生难以操作、控制,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很难将蜡烛火焰熄灭,直接影响探究二氧化碳性质这一后续活动。我在教学本课时,将实验作了改进:1.实验器材烧杯、火柴、蜡烛头、细铁丝、碱末、醋等。2.实验方法不再通过玻璃弯管和橡胶管把二氧化碳气体引到广口瓶里,而是把…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节研讨课,内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我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课前给每个小组准备各种不同规格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利用手中的工具(剪刀、尺子、三角板等)通过剪、量、折、比等各种方法,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学生探究了长方形的特征后,接着进入了探究正方形特征的学习环节。当我要求学生拿出材料袋中的正方形纸片时,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所有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没有正方形纸片。”这时我意识到在课前准备方面疏忽了。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本节课的成败。那如何化解此时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同的酸和盐反应亦可制取二氧化碳,但反应速率不同。基于此,借助二氧化碳传感器对实验室常用酸和盐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速率进行探究。旨在解决课堂教学中仅用理论知识解释不用其他酸和盐制取二氧化碳的不足,从宏观现象和微观探析两个角度揭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本质,提升学生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问题提出 学生按照课本的操作步骤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使用简易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总量不多,而有些操作不需要二氧化碳,大量的二氧化碳白白浪费。学生实验时往往感到紧张忙乱,常需添加药品制取,时间和药品都有浪费。怎样克服这个矛盾呢?这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五年级的常识课,内容是《杠杆》。课堂上,学生的探究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场面十分热闹。教师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但学生在几个关键环节上的反应表明,这堂课上的探究活动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镜头一:课的导入部分。教师是用起钉锤起钉子导入的,这是一个变形杠杆的应用。当教师把话题转到用一根木棍来做实验说明刚才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却是一脸迷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