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13,(13):4
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倡导珍惜粮食,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这就是"光盘行动"。2013年初在微博上发起,得到《人民日报》等媒体的支持,《新闻联播》报道了该活动,号召大家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在正式命名为  相似文献   

2.
用餐。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吃饭的口味各不相同,教师不宜从一开始就强迫他们吃完规定的饭菜。可建议幼儿先尝尝,再鼓励他们慢慢吃完。对幼儿不爱吃的食物,可以让他们先吃一点,以后逐渐增加,这样可养成幼儿不剩饭、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幼儿吃饭的速度有快有慢,不宜在吃饭  相似文献   

3.
小孩子的记忆力都很好,让他背会“水是液体”这几个字并不难,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通过亲身感知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内涵,并学会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我把木块、石块和水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儿童明白什么是“固体”,什么是“液体”。 先让学生观察,再让他们把石块和木块从盘子里倒  相似文献   

4.
我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家庭主父”了,每天在家喂孩子吃饭,帮他们穿衣服,还要调和他们的争吵,而我的妻子则在大学里工作。你可以称呼我“妈妈先生”或者“当家先生”,不过我更愿意你用一个比较体面的词来称呼我:“家庭主夫”。  相似文献   

5.
鲜有人知道",光盘行动"肇始于一句半开玩笑的话。"我经常是最后吃光盘子的人,就戏称自己是‘光盘’,正好与‘光棍’相对。""光盘行动"发起人之一的张页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张页所在的公益团队IN33发起了"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活动,倡议杜绝  相似文献   

6.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每一个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启蒙教育不同,所以他们有着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性格。作为老师应该采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持久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还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得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出现反复,他们的习惯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影响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幼儿自身的,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综合影响着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刚入小班的幼儿,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他们有好的习惯,如有的幼儿会自己穿脱衣服,有的幼儿能安静地进餐,还有的幼儿具有良好的午睡习惯。也有许多不良的表现,如坐姿不雅,  相似文献   

9.
在瑞典,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也是一种社会习惯,就是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使他们早一些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去了解社会,在社会这个纷纭复杂的大世界里,经受磨练和锻炼。  相似文献   

10.
材料和用具 水,面粉,肥皂,盘子。我的问题 大家都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我想在盘子里玩这个游戏。只是,在这个游戏中,“老鹰”是不会飞、也不会动的,“小鸡”却很害怕它哟。 我的实验 把盘子放到桌子上,往盘子中倒水,直到盘子中有大半盘水就行了。等盘子中的水完全静止后,用两只手指夹一小撮面粉,  相似文献   

11.
正寝室是住校高中生除了教室之外,最重要的学习与生活场所,寝室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地方,每个人的性格、习惯都不一样,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小集体的成员该如何相相处——也就是寝室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对每个住校高中生来说,"寝敦化"不仅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学习,对他们的人格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088题】有题为:“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到若干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多数学生说可以把12个苹果平均分到2个、3个、4个或6个盘子里。有学生说,可以分在1个盘子里。有学生说,分在1个盘子里根本没有分,所以不算。  相似文献   

13.
在我所任教的这个学校里,有这样的一些学生:他们多来自于城乡结合部的家庭;他们入校时成绩较差,现有的知识只停留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线上,有的甚至还不如;对于这群学生来说家庭关怀和教育薄弱,“棍棒教育”是他们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学校是他们受教育的主要地方。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既当老师又当父母,对他们倾注全部的真情、全部的爱,才能重新挖掘他们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日本著名的人类文化学学者高桥敷先生,在他的《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曾详细记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高桥敷先生在秘鲁的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时,曾与一对来自美国的教授夫妇一家比邻而居。有一天,这对夫妇12岁的小儿子,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高桥先生的门上,一块很大的茶色玻璃被打碎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高桥先生和他的夫人按照东方人的思维习惯,估计那对美国夫妇会很快登门赔礼道歉。然而,他们想错了。  相似文献   

15.
张志贤 《快乐阅读》2011,(18):152-154
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入了职业学校。他们中大多数人来自乡镇和农村,来自单亲家庭的子女也比较多。在他们心理发展最为迅速而又未成熟的时期,就过早地经历了中考失利的挫折以及学习、生活、舆论等方面的压力,这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的个性和习惯千差万别,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之后,中职生又往往会感到现实中的学习、生活条件与其心目中理想的"高中"相距甚远,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出现了失落、彷徨、抑郁、无所适从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师生冲突就是其中一个突出而又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0”怎么教     
先讲清"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出示图或实物,如盘子和2只碗,问:盘子里有几只碗?二只碗用2表示,写"2";拿去一只碗,问:盘子里有几只碗?一只碗用1表示,写"1";再拿去一只碗,问:盘子里有几只碗?一只碗也没有用0表示,写"??"然后讲清“0”表示起点.教师贴出小米尺放大  相似文献   

17.
笔所说的“学困生”指的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学校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在学习上有困难、思想上有待进步、心理上出现障碍的学生。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出现了很多的“学困生”,且成逐年增长的趋势。这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比别的孩子更重、更大,有的“学困生”心理问题是相当严重的,他们比别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家长、同学等方面的关怀和帮助。对这部分学生必须加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使“学困生”转化为正常学生,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则有可能使他们丧失人生的信念,从而自暴自弃,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转化一名“学困生”胜于培养一名优秀生。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都应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从教的经验谈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我祖父叫丹,但每个人都叫他“美洲狮”。他小时候(只有11岁时)和父母住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卡尔特斯湖区一个森林深处的小屋里。在那个年月、那地方,与世隔绝并半自给自足的家庭并不少见。他们有自己的小花园, 在那里他们种植自己的蔬菜——胡萝卜、西红柿之类的东西。他们自己饲养小动物——猪、山羊和鸡。看好它们是  相似文献   

19.
高深 《课外阅读》2009,(21):10-11
央视《小崔说事》曾对梁启超的小儿子、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梁思礼院士,进行了一次亲切而诙谐的访谈。梁思礼先生1941年(17岁)赴美求学,因为“二战”,与家庭断了联系,失去了经济来源,只好去餐馆洗盘子,去食品厂装豌豆罐头。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恰当使用,必须同时考虑语法、修辞等因素。"先生"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尤其需要考虑修辞、习惯等。谨提出三点以供讨论:1)在现代汉语中称谓古昔先贤时不宜用"姓名+先生"的格式,称呼他们另有习惯;2)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将"先生"用为男士的专称,不宜提倡不加性别区分地用以称呼女性;3)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先生"不宜一律译为英语中的"Mister",两个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并不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