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信息检索》的问世和教材建设新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医学信息检索》新教材问世的背景,编写重点,内容特点和局限性。探讨了下一步医学文献检索多功能教材建设新构思。  相似文献   

2.
文献检索课教材手册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针对《现代科技信息检索方法》一书,讨论了文检课教材手册化的实施过程。并对“知识描述条块化,工具介绍图表化,检索途径路线化”进行了具体阐述,针对现阶段文检课教学实习的机检与手检并存的状况,提出了以手检为出发点,以机检为侧重点的教材编写观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出版》2008,(5):F0003-F0003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为我国培养助理医师的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希望能有一套适用于这一层次的医学教材。过去用的医学专科敦材,不少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给教与学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解决专科教材建设中存在的这种问题,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于1993年和2002年两次组织了北医和华北地区的医学专科院校的老师,经过多次研讨,编写了基础和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第一版和第二版),并于2000年组织了护理专业的专科教材(第一版)。十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这两套教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其中22种教材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相似文献   

4.
2007年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已使用新的辅导教材。笔者作为初级辅导教材的责任编辑,有幸参加了初级辅导教材编写和修订的全过程,下面重点介绍求出版专业基础》(初级)编写与修订的主要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西医学教材建设面临着从"计划"到"市场"转变的新形势,如何传承和发展这些主要在"计划"背景下培育出的精品之作,是摆在医学教材出版人面前的复杂命题。本文从教材编写的体制和机制、编写指导原则、内容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的西医药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6.
刘水 《出版参考》2006,(8X):26-26
在护理教育不断强调与国际接轨的条件下,编写一套适用的护理医学教材成了当务之急。但由于国内目前的两种编写模式——全盘引进原版和直接将中文教材翻译成外文都不适合护理教育,再加上国外很难找到与我国护理教材——对等的书,几经尝试和论证后,人民卫生出版社摸索出了第三种双语教材的编写模式,即参考我国高等护理学的教学大纲,以国外已经获得英文版权的相应教材作为具体资料,编写适合我国教学实际的护理双语教材。这种教材编写模式既能适应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学生容易接受,教师也不用改变现有的教学习惯和教学内容,又保证了英文语言的纯正。同时为了使这种双语教材避免出现理论、思维不“融合”等现象,该社又对国内外的护理院系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明晰并确立了双语教材的门类、编写计划和要求等。在编写过程中,着重解决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目前医学信息检索双语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医学信息检索双语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阐述了华北煤炭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联合编写医学信息检索双语教材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之间存在必然的供需关系,而目前现状是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的供需矛盾突出,二者处于失衡状态。法学教材是法学院校学生学习法律的入门必备,司法职业培养目标与法学教材编写内容的不对等是当下法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从法学教材的编写出版入手,改良法学教育,是实现其与司法职业之间最大均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献检索教材建设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文献检索教材的现状和问题,根据编写文献检索教材的实践,阐述了文献检索课教材的内容设置、编排体例、总体结构等,提出把教材编写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的具体措施,对文献检索教材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雷媛 《中国传媒科技》2023,(5):117-120+138
【目的】在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传统出版行业向融合出版快速转型,带动了医学出版领域融合教材的产生与发展,增值内容的建设在融合教材出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出版的角度探讨医学融合教材出版中的增值内容建设,以期为从事增值内容建设的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以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例,通过回顾该社医学融合教材出版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在推进融合教材增值内容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探索,分析增值内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经验作出总结。【结果】在医学融合教材中,增值内容的建设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来策划增值内容,制作上要保证内容质量,构建完整的资源整合体系,同时还要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结论】从策划、内容制作、资源整合体系及编辑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来把握增值内容建设,可以制作出良好的增值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