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引言】"恶搞"本是当前流行娱乐中的一种搞笑手段,是以文字、图片和动画为手段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完全以颠覆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无厘头表达来解构,以博众人  相似文献   

2.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天”正是当今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人们为了经济利益、为了轻松、为了愉悦。都在恶搞、在戏说、在演绎。于是乎,我们的经典文化被改得乱七八糟、面目全非。作者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予了较为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2006年什么最红?不是全民总动员的选秀,而是“恶搞”。从“馒头血案”到网络红人“小胖”,从影视明星到红色经典,都能看到“恶搞”这个淘气包对我们吐着舌头做鬼脸。对此,有人捧腹一乐,有人摇头不屑,更有人坚决要求“封杀”。其实“悬搞”也不是新生事物,有好几位同学在来稿中都提到了那部有名的《大话西游》,看来这样诙谐的轻松喜剧真是大家眼中的开心果。适度的幽默与调侃确实能让人会心一笑,不过恶意篡改革命历史题材,丑化歪曲民族英雄,委实有失道德的分寸,绝大部分人是非常反对的。微蓝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都把握住了这个尺度,提出了适度“恶搞”、“搞”亦有道的看法。是要将“恶搞”进行到底,还是要等闲视之任由其涨落,又或者是坚决“清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吧。  相似文献   

4.
在百度里,输入“恶搞”两字,在0.001秒内,可搜索到1470万个相关页面。如果说20 05年互联网上最风行的流行词是“PK”的话,毫无疑问,“恶搞”是2006年互联网和中国大众文化的第一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发展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已有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对当今文化产生了主导性的影响。随着网络使用人数的日益增多,特有的网络文化现象也层出不穷,其中网络恶搞就是最具有代表的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绚丽多姿,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就像攀附树干的藤蔓一样,纠缠于人的成长旅途,让人无法摆脱。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和诱惑与拒绝诱惑有关,对我们中学生也许会有启发。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在一所幼儿园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  相似文献   

8.
侠如 《家庭教育》2000,(12):15-15
家庭文化健康与否,对一个未成年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当前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的时期,家庭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少误区,由此也对子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性影响。一份地方报纸曾开设了专栏讨论怎样培养下一代的问题。其中曾有一则题为“祖父一味溺爱娇纵,孙子一身‘大款’派头”的报道,反映一名小学四年级男生,春节过后一个月里,就把爷爷给他的1000元压岁钱花个精光。爷爷竟还连连夸奖他“从小会花钱,长大了必定能挣钱!”据这名学生的班主任金老师介绍,这名学生在校园里是有名的  相似文献   

9.
"红色经典"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去理解"红色经典"及其主要特征,将有助于发挥它的价值,这对于赣州当代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究竟怎样的孩子才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呢?我认为应该是不唯书,不唯师,不入云亦云,不随波逐流的学生才是当代的好孩子,因此,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说“不”。  相似文献   

11.
<正>到过刘国钧高职校的人都会发现:在这里,你看不到惯常在学校里会看到的理直气壮的标语、横幅,甚至看不到诸如小草青青,脚下留情之类温柔的提示。那些被广泛认可的可以规整学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校园标语口号,在刘国钧高职校几无踪影。在这里,除了崭新的教学大楼、先进的教学工厂,还有别处少见的洁白的风力光能发电装置,你还会看到,校门口那其貌不扬的三品石、火红的校园主雕、跨越80余载的历史步道、国钧广场上那一届届学生所崇拜的偶像刘国钧  相似文献   

12.
伍莉 《初中生》2011,(17):42-43
现代社会的人们丰衣足食。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吸食毒品呢?我想根本原因恐怕在于很多人对吸毒的危害性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吸毒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吸毒损害人的身体健康。首先,吸毒会使人产生强烈的身体依赖性。一旦停止吸食,吸毒者  相似文献   

13.
▲不可一味说“行”过去,家长们认为子女应该一切服从长辈,什么都是父母说了算。现在,一些家长却由“绝对专制”走向了“极端民主”,对孩子或放任自流,或百依百顺。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自由造就没有界限和没有责任心的人。”阿莎·菲利普斯在《说不——为什么对你和你的孩子非常重要》一书中指出:“为了避免专制者形象而只知道说行的父母,只会造成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幻想和危险的形势。”孩子长期处于受宠的特殊地位,要风得  相似文献   

14.
15.
当亨利·沃德·比彻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他在一堂课上获得了一生受用不尽、极其宝贵的一个教训。  相似文献   

16.
在德育活动中渗透文化知识教育我校德育办和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以“传承红色经典拥抱新时代”为主题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诵读红色经典诗文、传唱红色歌曲、聆听革命先烈事迹,感受新中国70年的巨大变化;通过开展“寻找美德少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讲文明礼貌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各班通过主题班会,把礼仪教育贯穿到演讲、听故事、知识抢答等表演中,让学生懂得礼仪对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孩子是怎样健康成长的?他们不但需要父母持续不断地说“是”表示支持和帮助,还需要及时地说“不”表示指导和扶正。因此,学会拒绝孩子成了为人父母必备的一个教育技能。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网络平台成为大众了解西藏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作者通过对回收的二百多份有关西藏红色文化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互联网还未全面展开西藏红色文化的教育工作,缺乏对相关信息的有效传播。所以,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加强对西藏人民群众的红色文化教育,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西藏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策划人语: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12年《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新媒体运用报告》,将网络欺凌定义为个人或群体使用信息传播技术如电子邮件、手机、即时短信、个人网站和网上个人投票网站等,有意、重复地实施旨在伤害他人的恶意行为。蓝皮书中将情绪失控(向网上的群体或个人发送令人生气的粗俗信息)、网络骚扰(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短信方式持续性地骚扰他人)、网络盯梢(通过网络发送伤害性的、威胁性的或过分暧昧的言语)、网络诋毁(发送针对某人的有害、不真实或残酷的陈述或将这些资料上传到网上)、网络伪装身份(假装他人的身份在网上发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