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技 所谓正反对比,就是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中彼此矛盾的两个方面放置在一起对照来写的方法。它可以使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刚与柔、真与假等在比较中得以鉴别,十分鲜明地揭示出所描写事物或者所议论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因而有利于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旨。其形式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2.
拾起一块小石子投向水面,一圈圈的涟漪就会以小石子的“落点”为中心荡漾开来。于是,凸起的“点”和圆形的“面”就组成了一幅和谐的图景。若将其移到记叙文中,就成为“点面结合”的技法了。  相似文献   

3.
一技在文章的结尾,出现了疑问句的形式,我们不妨把它称为疑问式结尾。这种形式在整篇文章的最后,提出问题(或进行反问),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意味悠长。张之路的小说《羚羊木雕》,"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要回来,"我"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相似文献   

4.
一技 客观的事物或现象往往有其两面性,它们互相对立、互相排斥,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一成不变地始终只看到它们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即所谓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就势必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一技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散句则是比较自由的句子,一般来说,骈句之外的句子都可以看成是散句。骈散结合,指的是骈句和散句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使用。这种方法,往往也会呈现长短句的形式,使文章节奏明快,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加强了文章的韵律美。在冯骥才的《泥人张》一文中,有两个片段很精彩:1.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6.
一技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站在某处欣赏风景,并不觉得景色怎样美丽。但如果你适当地移动几步,你会对同一处景物有新的发现。不断地移动,景色不断地变换,眼中的景色真可谓“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7.
一技 先讲个故事:法国艺术家罗丹,塑完巴尔扎克雕像后,让他的学生来欣赏。学生们不禁连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听后,反而提起一把大斧,把那双"奇妙的手"砍掉了。解释说:"雕塑要表现的是巴尔扎克的精神和气质,只有这样做,才会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8.
“故事新编”原为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小说集名.该集创作的主要特色表现往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心理描写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里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展开的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毫无保留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希望。  相似文献   

10.
书信体作文,就是在正文的基础上包装上书信格式。正文部分布局谋篇比较灵活,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内容方面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甚至可以讨论问题。书信格式比较固定,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相似文献   

11.
“以小见大”是选材的一种方式。它主要表现在:小处落笔,大处着眼,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小现象,但是表现的是重大主题,阐发的是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12.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相似文献   

13.
"我跟你说"作为话语标记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交际中十分常用,常用于引起受话人注意,引进说话人认为重要的信息,具有提醒告知、强调、命令、警告、坦诚五种基本的话语功能。通过考察和分析"我跟你说"在汉语口语交际中的不同的句法位置和变体形式,更加全面地阐释该话语标记在汉语口语交际中的重要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技在写作论坛上,有两种现象历来被视为文章之大忌:或者下笔如脱缰野马,漫无边际,远离主旨;或者行文似蜻蜓点水,面面俱到,不中要害。其实这也是我们中学生作文最容易患的通病。然则怎样避免如此弊端?有一妙招名叫"一词(句)立骨"。  相似文献   

15.
现在语言学界普遍认为"那么"可以做指示代词和连词,连词"那么"又进而发展成话语标记。连词"那么"和话语标记"那么"之间的界限有时是模糊不清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话语标记"那么"都是植根于其连词属性的。由于"那么"的语用功能逐渐增强,话语标记便成了"那么"口语中最常见的用法。通过对比研究相关的语料,我们发现"那么"作为话语标记体现出6种标记功能:承接标记、对比标记、相关话题转换标记、阐释标记、推测标记、总括标记,这些标记功能主要是由其不同的语言环境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家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推测人类最初的语言形式。法国人类学家日前称,由于“爸爸”这个词在目前70%的人类语言中都存在并且意义相似,因此很可能是古人类最先会说的语言片段。  相似文献   

17.
说“很是”     
"很是"修饰形容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时,属于附加结构,表示对后面成分的主观确认和强调,重心在"很"上。"很是"不能修饰单音节形容词。"很是"修饰名词性成分时,表示对后面成分的判断,是偏正结构,重心在"是"上。在现代汉语中,"很是"没有演变成独立句子成分的用法。  相似文献   

18.
表征询的话语标记“你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发现:话语标记"你说"有引介话题和征询对方意见两种话语功能,它源于由人称代词虚化为受话角色的"你"和语义虚化的"说"的结合。根据它与所指话语信息的位置关系,归纳出两种话语信息模式:"…,你说—,X…"(模式Ⅰ);"…,X—你说呢,…"(模式Ⅱ),两种模式各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文章还考察了"你说"的两种词汇化机制,即语义规约化和相邻成分的层次消解。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性追求的背景下,“革”后小说经历了由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到作为民间意识形态的精英话语和民间话语的演变,在理性层面上,反映为从历史批判到现实关注与历史虚元的并行。这一演变既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深刻的结构性裂变,同时也昭示了中国现代小说乃至全部学艺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说起来”在语言的高频使用中受到规约化和主观化的影响,经历了由“起始义→泛时义→情态义”的语义演变过程,最终形成话语标记。从语义逻辑上看,“说起来”作为话语标记主要有设立话题、补充解释、推导总结、转换引发和让步转折这五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