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林漫步     
名师出高徒。长期在基层工作的通讯员和小报的编辑、记者,如何找名师“点拨”,尽快炼就一副识别新闻的“火眼金睛”来?其实,名师就在你的眼前。她就是天天和你见面的报纸。关键在于时时留心、注意比较,从中发现写作的秘诀。留心同一事件不同记者写出的不同报道,学习  相似文献   

2.
业余通讯员由于时间、工作范围的局限,写起新闻犹如“在圆桌上溜冰”。因此要有娴熟的技艺。在写作实践中,我感到这种技艺包括几个方面: 一、要留心捕捉身边的新闻有些业余通讯员常常为手头无素材而苦恼。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就存在着新闻素材,关键看我们是否留心。只有留心,才能捕捉住生活海洋里那稍纵即逝、看似平凡的浪花。1986年下半年,我给儿子订了一份牛奶,我发现送奶工人很守时,每天早  相似文献   

3.
名师出高徒。长期在基层工作的通讯员和小报的编辑、记者,如何找名师“点拨”,尽快炼就一副识别新闻的“火眼金睛”来? 其实,名师就在自己身边,名师天天在你眼前,她就是天天同你见面的报纸。关键在于留心、比较,发现名师的绝技和秘诀。留心同一事件不同记者写出的不同报道,学习人  相似文献   

4.
一些记或通讯员常常为发现不了新闻线索而苦恼,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其实,只要掌握了好的发现方法,处处留心,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新闻事实往往就在你身边。  相似文献   

5.
一位基层通讯员曾对我抱怨说,自己的活动天地小,无东西可写。其实,留心生活,处处有新闻。 多一个心眼。新闻源于生活,平时走路、乘车、办事,都必须处处多一个心眼,细心观察,才能发  相似文献   

6.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是的,平时结识的通讯员中,有的经常埋怨无米下锅,无新闻可写。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用我在平时写稿中的体会来说:处处留心皆新闻。1986年初,我去湖南省张家界旅游,在风景区被一家土家族风情酒店给吸引了。初到一地,一切皆新这是很自然的,然而作为一名通讯员,好奇心和新鲜敏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留心这家酒店,并当了一天义务招待,同店主和中外游客交谈。了解到这家酒店不仅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店老板是  相似文献   

7.
名师出高徒。长期在基层工作的通讯员和小报的编辑、记者,如何找名师“点拨”,尽快炼就一副识别新闻的“火眼金睛”来? 其实,名师就在你的眼前。她就是天天和你见面的报纸。关键在于时时留心、注意比较,从中发现写作的秘诀。留心同一事件不同记者写出的不同报道,学习人家观察问题抓本质的方法1985年4月,上海产各种手表参加全国考核、评比,名落孙山。此事震动了上海钟表界。上海某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了一条消息,请看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留心的话,会发现如今在为节目专栏起名字这件事上,我们的电视台工作人员实在是太缺乏想象力与文才,不少其实办得很精彩的栏目,却冠以莫明其妙的名称,其中,以时间长度为主要内容的名称,占了相当比例.  相似文献   

9.
批评性评论,虽说新闻词曲中没有这一条目,但是,它在新闻实践中却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颇受读者的喜爱。最近一段时期,笔者曾留心阅读此类文章,以为所谓批评性言论,其实是批评性报道的深化。它的特点,是集新闻批评与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0.
笔者做为一名通讯员,这些年来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随感、杂谈类言论有100多篇.曾有文友问我言论的"由头"从何而来,如何寻找挖掘言论"由头".其实,只要我们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和思考,撰写言论的"由头"是不难找到的,现结合写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顾熠 《今传媒》2013,(5):114-115
抓住夺人眼球的热点新闻,关键在于深入生活,勤思考,始终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只要留心,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其实生活中处处皆是题材,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就能给你启发。采访时的状态也很重要,要注重细节。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培养新闻敏感性,抓住新闻线索,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已成为当今新闻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新闻报道方式。但具体操作起来,它比一般动态消息要难得多,以致不少人知难而退。习惯了“短、平、快”的电视记者,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业务功底,都难以适应深度报道的需要。其实,只要勇于实践、留心观察,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是没有规律可寻的。  相似文献   

13.
为短信狂     
《中国新闻周刊》2003,(7):52-54
在中央电视台英超足球的电视转播中,解说员一边解说着场上局势,一边诱导观众用手机短信来预测比赛的结果,猜对的观众可以获得抽奖的机会。其实如果你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在央视收视率较高的一套、二套、五套节目中,除新闻、专题类节目外,几乎所有的资讯和娱乐、晚会类节目中,短信都或多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处处留心有新闻”。回顾自己多年当通讯员的经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所谓留心,就是对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特别注意,特别容易懂,特别容易记,特别容易联想。具体到通讯员,就是对写稿有兴趣,由开始当成任务来完成到逐渐变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与写稿有关系的,别人不当回事,自己却很当回事,观察、思考、琢磨、研究,别人熟视无睹,自己却抓住不放。有了这股劲,对“留心”就算悟出了一点“真谛”。那身在基层的通讯员又该怎样留心呢?一是留心报纸动态。把读报、学报、评报、“见”报作为自己生活的…  相似文献   

15.
联想我与一些通讯员谈论抓新闻时,他们总是说:“单位小、人员少,没有新闻可写。”其实,这是片面观点。回顾我未进报社当记者之前,就在一个几十人的基层单位工作,实践证明:只要平时处处留心,从一切事情中找新闻线索、从广泛的生活中收集多种写作索材,大有新鲜东西可写,大有文章可作。如我一九八○年在荆门市生产资料公司工作时,我采写的公司党支部《书记学化学,外行变内行》一文被刊在《湖北科技报》137期头版头条,并且加了《门外汉与专家》的编后。要想当通讯员、记者,就必须随时留心观察分析周围一切事物,别人看不见,你能看得见,别人见到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的新闻需要记者留心获取,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题材才能新鲜、有活力。新闻来自交谈、聆听、观察和接触,用心体验,对身边的人和事留心,就一定能获得满意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做有心人     
专业记者活动场地大、接触广,了解到的人和事物也就多,不愁没有新闻题材。而基层通讯员,因条件所限,往往因找不到报道题材而发愁。其实,并非是这样。我刚学写新闻稿那阵子也有同感.后来通过工作中摸索,终于明白了“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所要写的新闻,也就在生活之中,有待我们处处留心。  相似文献   

18.
人常说,处处留心皆新闻,这话很有道理。不过笔者认为仅仅“留心”还不够,还要有一颗对新闻事业的“挚爱”之心,否则既是留心到了新闻,也不一定就抓得着。笔者这几年就是凭着这种“爱心”和“留心”,在完成本职宣传工作之余,积极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采写了一些社会新闻的。  相似文献   

19.
白明标 《档案时空》2017,(10):18-19
“两学一做”常态化,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学,融会贯通地学,就是要从日常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老老实实践行党的宗旨,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举手投足之处,常显党员形象;职场转网之时,常以大局为重;名利得失之际,常念组织关怀与培养。留心观察,其实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两学一做”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我今天要点赞的兰台新人付彩霞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有人把好的新闻线索比作“金矿”,难以寻觅,我也有同感。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只要注意观察、思考,处处留心,“金矿”还是可以找到的。留心,路边捉“活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