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就是一首散文诗.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言,"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的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蕴涵着丰富的诗意,尤其以<春>为代表,它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而且还具有一种自然朴素的和谐美."朱先生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林非<现代三十家散文札记>)笔者认为,朱先生散文之美,除了对自然有精确独到的观察之外,更在于他对古典诗歌的融会贯通,将诗的意境融于散文之中,将自然之景与内心的独特感受和谐统一,在诗的田园里进行了一番漫游,而成其一家之言.所以读<春>,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古典文学中那些优美的诗词名句.例如:  相似文献   

2.
无论从作家的生活经历、创作题旨还是从被反映世界的特定历史、特殊现实.鲁迅创作的名小说《祝福》无疑是站在反封建反礼教的社会批判的立场上的。但是,学活动作为一种包含作家、世界、作品、读四大因素的整体有机活动,仅仅从创作主体鲁迅和客体世界两个方面去解读,而忽视或贬低了读再创造的能动性以及本丰富意义的蕴藉性,  相似文献   

3.
大凡名家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命名,往往是匠心独运而非随心所欲。鲁迅先生尤其如此,如孔乙己、夏瑜、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九斤老太太、豆腐西施杨二嫂等莫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名字有的是起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有的是体现作者爱憎或透露人物命运,有的是传达特定的时代信息和揭示社会背景。所以解读作品中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的名字,有时也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以下是我们试着对鲁迅作品中“阿Q”的名字作一番解读。  相似文献   

4.
依传统的文学审美理论,海明威笔下所塑造的人物甚至他本人早已成为人类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的典型。笔者结合海明威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当时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学的发展情况,从心理学对当时文学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人们心目中这一传统的硬汉,并通过相应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相恋半年的男友终于不堪忍受相隔千里的异地相思,在一个清冷的夜晚提出与我分手,那种绝然的口气让我知道要挽回的希望是多么渺茫。可是我不甘心一段美丽的感情就这样随风而逝。在他一次次挂断我的电话后,我依然用一支流泪的笔在一个个无眠的夜晚为他谱写一首首心曲。  相似文献   

6.
《蚕妇》是课改前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首古诗。此诗教学的争论点长期以来往往集中在“昨日入城市”这句中“城市”能否作为一个词上面。总体而言,在释义上面,大家还是比较一致的,即:蚕妇进城做买卖,回来之后泪流满面,愤慨那有钱有势的人都是不劳而获者。笔者个人的理解,对于  相似文献   

7.
李嫚嫚 《现代语文》2006,(10):75-76
阅读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对语教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广泛引进了现代阅读理论和教学理论,如接受美学,体验美学,对话理论和主体理论等。在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中掀起了多元化解读的热潮。作为语教育工作,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热潮进行冷静的反思。我们先来看下面两则案例:  相似文献   

8.
《小读者》2011,(9):38-38
“teacher”一词是可以这样解释的——  相似文献   

9.
10.
象征解读:小说审美分析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是文艺创作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的内容在特定经验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具体直观的表现.就小说文体而言,严家炎先生认为象征性小说就是以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某些观念、哲理或情感,即人们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那类作品.  相似文献   

11.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读了柳永的《雨霖铃》后,再也不能轻易去问什么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走进他的《踏莎行》,就再也不敢倚上危栏去登高临远。总想对他进行丝丝入扣的解读,可最终发现这样只会陷入格格不入的结局。终于当我们在距离中去憧憬,在憧憬中去感受时,我们才发现了他,发现了  相似文献   

12.
课文《我与地坛》中作者对地 坛进行了三度描写,特别是文章 第一部分末尾,更是洋洋洒洒数 百字而不厌其详。有道是一切景 语皆情语,我们可以借这段景物 描写的揣摩去把握作者此时的情 感,以此走进史铁生的心灵深处。 由此,我特意设计了一个问题,即“我为什么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请结合其中某一个‘譬如’来谈谈到那园子里去的理由。”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不惜笔墨描写古园形体的意图,那就是通过古园的“任谁也不能改变”来  相似文献   

13.
14.
《曹刿论战》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精典篇目之一。齐鲁长勺之战 ,也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历来评价这场战争时 ,曹刿是被褒的对象 ;作为曹刿的陪衬人物 ,鲁庄公则是被贬的对象。然而 ,综观全文 ,鲁庄公则未必“鄙”。礼贤下士慧眼识才 曹刿是什么人 ?曹刿有卓越的才干 ,然而他毕竟出身于乡野之间。作为一国之君 ,身居高位 ,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陌生臣民 ,仅凭他一腔的爱国热情 (国难当头 ,乃入见 ) ,庄公却不拘贵贱 ,即刻接见 ,可见他是一个开明的、能容人的国君。否则 ,一介普通臣民的曹刿 ,无论他怎样爱国 ,他怎能直接入见国君呢…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创新教育"的时髦化,"创新阅读"也成为一种时尚,各种相关的新视点、新建议、新理论应运而生,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反映到阅读教学中更是"丰富多彩".这反映了人们彻底改变语文教学实难令人满意的现状、冲出语文教学误区的内心渴望,体现出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也确为我们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少新气象、新活力.  相似文献   

16.
张永生 《湖北教育》2004,(10):56-57
在风起云涌的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中,我们一直提倡和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但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领悟和实际操作的千差万别,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也大相径庭。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笔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张红 《现代语文》2011,(8):44-46
文本的解读是一切阅读教学的起始点,也是关键点。审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在文本解读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为此,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了从语文学科本位、编者意图、文本教学价值、拓展教学资源、主题多元化五个视角来准确解读文本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很多文章强调了教师在教学对话中要积极营造民主的氛围,要有平等的态度,真诚和爱,彼此精神世界的敞开、相互接纳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教学对话展开的前提。但是,只有这些显然还不够,我们应该看到教学对话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阅读教学对话的质量,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对文本的更高水平的解读。在阅读教学对话中,存在两种意义的对话:第一种是师生与文本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是阅读学意义上的对话;第二种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教学中要展开平等的对话。这是教学意义上的对话。第一种对话,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基础,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又把第一种对话引向深入的。阅读教学对话,包含了较为复杂多样的对话形式。既有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有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还有教师学生的自我对话;阅读教学的文本,既包括文选系统的各类课文,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导学系统、练习系统、知识系统,还有教科书以外的教参、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课外读物等等。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作为阅读教学对话的引导者,首先应该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过分注重学科知识传授的做法,改变知识传播者的单一形象,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以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以便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容面对课程改革的挑战。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