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研讨”法旨在鼓励学生亲身参加科学实践活动,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它的基本特点是:课内鼓励学生在小组探究中提出各自的研究问题,再通过研讨得出结论。“探究研讨”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上学年,我们把“探究—研讨”法运用于小学自然第二册《鱼》一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究——研讨”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兰本达教授提出的一种着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的小学自然教学法。它把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部分。“探究”是让儿重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通过亲自动手,去探究教师提供给他们的实物材料;“研讨”是让学生把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疑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运用集体思维,获得科学结论。在《鱼》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是怎样运用“探  相似文献   

3.
所谓“印证”实验就是用事实来检验某一个概念正确与否的一种实验,它是过去自然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今天,“印证”实验似乎被人所遗忘。我认为运用“探究——研讨”教学法时,“印证”实验仍然有着一定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印证”实验体现了“探究——研讨”教学法的指导思想的一部分。《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探究——研讨”教学法,就是把教学过程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阶段来进行教学、所谓“探究”是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自主地通过操作和实验去认识事物;而“研讨”是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探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获得科学结论;这两个阶段是紧密联系的。笔者认真学习这一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的主要作者兰本达,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现年八十多岁了,一生致力于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材教法研究。她积五十多年的经验,发展出了居于正确的世界观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对于从小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和创造性的人才幼苗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启蒙教育专家、哈佛大学教授兰本达曾经说过:“发现意义、领会意义是经历、参与的结果,没有这些先决条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义。”我在自然教学中尝试着运用兰本达教授所倡导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精心地为学生设计探讨程序,组织构建材料,引导学生自由地、独立地通过观察、试验、整理、归纳、分析、推理等活动,亲身经历“探究—研讨”过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过程的“主角”,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探究—研讨”过程分四步进行。 一、提出探…  相似文献   

7.
一、“探究—研讨”教学法是把教学过程分为“探究—研讨”两部分。所谓“探究”是让儿童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通过亲自动手去探究老师给他们提供的实物材料。而“研讨”是给儿童提供机会促使他们把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通  相似文献   

8.
探究研讨是小学自然教学常用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搞科学”能力的教学方法。所谓“搞科学”,即是对所观察的事物寻求有条理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实验。如果知识来源于学生对现实的亲自探索和思考,他们就会感到有能力来自行掌握知识,他们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而且善于钻研。因此,在自然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利于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研讨活动,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达到自行获取知识的目的。传授新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进行这一环节教学时,首先我给学生指明探究研讨的方向,然后将所设计的能体现新授科学概念的、有结…  相似文献   

9.
万代珊 《内蒙古教育》2002,(2):21-22,45
全国主体教育实验协作组于1999年5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主体教育实验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有条件的中学要进行‘科学探究’课的课程改革实验”。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协作组又于1999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召开了中学“科学探究”综合课程实验研究规划会议。会议围绕“科学探究”课程的基本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理论研讨,并形成了《“科学探究”综合课程实验研究课题组会议纪要》。我校根据“科学探究”综合课程实验研究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总体规划的要求,于1999年12月制定了《通辽二中“科学探究”课程实验…  相似文献   

10.
兰本达教授创立的小学科学“探究——研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阶段。所谓“探究”,就是指教师在课的开始把一些实物材料发给学生,然后要求他们尽量动手拨弄。操作这些材料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学应该顺应学生爱玩耍的天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耍中探究,在学以致用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本文从大胆地“试”、适时地“导”和适当地“用”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探究——研讨”教学法因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被普遍采用,在探究研讨过程中,必须把决定探究问题的目的、方向和方法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出教师铺垫,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在实验中主动探究研讨,积极思维,促使学生成为科学精神、科学品质与科学意志的人。  相似文献   

13.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随着《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新课程试教区的不断扩大,探究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并且还扩展到了其他学科,语文、数学等都在摸索探究教学方法,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反观最早把“探究——研讨”法引进中国的小学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两年多来,我们据根自然课中的知识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采用“探究——研讨”教学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实验。一、精心设置材料,诱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的源泉。兰本达教授在《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中指出:“科学教学中的材料要有结构,即材料在使用时能揭示自然现象中的  相似文献   

15.
3月底,本刊的一些热心读者在e21科学探究网上举行了一次研讨会.主题是: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再思考。上期我们发表了网上研讨的纪要,供没有参加研讨的读者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造性人才,造就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和素养的新一代,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我国新编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拟就小学自然教学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和作法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探究-研讨”教学法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种植活动蕴含的教育契机无法用言语表达。如何有效地开展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呢?一是游戏让种植活动富有趣味;二是在观察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三是记录让科学探究活动更有成效;四是在交流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五是在合作探究中收获成长。要学会“等待”、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发现”,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开放的探究场所,引导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在种植活动中和孩子一起体验、探索、收获,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虽然教师能认识到“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教学是为幼儿发展服务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习惯性地用“教师的想法代替幼儿的想法”。本文以科学探究活动案例,围绕“如何让孩子做科学活动的主人”这一主题,多次研讨实践,以“如何制订开放式科学活动目标?如何设计支持幼儿多元化科学思维的活动?”为切入点,让教师学会真...  相似文献   

19.
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教学法是选择使用有结构的材料,使孩子在摆弄材料时,许多“发现”进入头脑形成片断、易变的语言信息,通过研讨把他们的思维活动转变成语言而形成概念。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发现自然事物中的奥秘、领悟其中的科学道理,增长才能。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运用探究——研讨教学法,教师教得轻松、顺利,孩子学得“开心”、“欢快”。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领悟科学道理、增长才能。  相似文献   

20.
“探究——研讨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兰本达提出的、在理科领域的科学实验方法。所谓“探究——研讨法”就是先给学生提供精心选择的有结构的材料,让他们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去动手、动脑、观察实验;提出问题(或假设)、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假设,最后通过研讨形成科学结论(或概念)。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