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震撼南海、波及天山的“阿不都尼亚孜事件”连续报道已经告一段落。这个延续半年之久的生动故事,始终闪耀着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的光华,是一曲高扬主旋律的大合唱。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事情是由一封署名,“陆凤”的读者来信引发的。她向《广州日报》提供一个信息:在市郊东塱村,流浪着一个“语言不通,很像洋人”的六七岁儿童。来信焦急地呼唤“救救孩子”。经多方努力,很快弄清了孩子名叫阿不都尼亚孜,是个饱受坏人折磨的维吾尔族儿童。可惜,他却不知故乡和亲人在哪里。在新闻界的视野里,“亮”点虽小,却也生辉。每年滞留广州的儿童数以千计,惟有阿不都尼亚孜“情况特殊”。《广州日报》没有按通常惯例将阿不都尼亚孜交给民政或公安部门,而是直接引入传播迅捷、覆盖面广、受众多的新闻媒体,开展跨越千山万水的“统一行动”。寻亲——接人——联谊——传经,故事连贯生动,新闻层出不穷;由小到大,由浅人深,由个人到群体再到全社会,迅速超越一般的“好人好事”的宣传范围,形成风起云涌的“南海潮”和“天山风”。  相似文献   

2.
广东新闻界重大典型报道成功的启示张琮1994年广东新闻界经营了好军嫂韩素云和广州各界为新疆儿童阿不都尼亚孜寻找父母的两个重大典型报道。这两个典型报道不仅过了珠江,而且过了长江,过了黄河,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分别介绍、追踪了这两个典...  相似文献   

3.
一次艰难的人物采访──写在7集第列报道《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获奖之际王闽京,王杰昌,王国柱1995年1月11日,即我们赴藏采访返回济南的当天晚上,《山东新闻联播》和《今日报道》同时开始播出我们采制的10集系列报道《高原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  相似文献   

4.
B一双双温暖的手,帮助失学儿童走进了课堂。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里,蕴涵着明天的希望。采访途中,同行的记者与一个小女孩有这样一段对话:──你在这里干什么?──捡瓶。──捡瓶干什么?──卖钱买馍,给妈妈和妹妹。──你爸爸妈妈呢?──爸爸打工去了,妈妈病了。──你有几个妹妹?多大了?──大妹7岁,二妹6岁,三妹4岁,小妹2岁。妈妈还想要个小弟弟。──你读书了吗?你想读书吗?──想读书。没钱……这名9岁的小女孩在记者的采访本上歪歪斜斜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高飞燕。像高飞燕这样的失学儿童,在西海固地区还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5.
补充滚动延伸──试谈杭州日报下午版的定位和特色徐建忠1993年11月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新中国第一张下午版──杭州日报下午版正式出版,至今已有四年了。在日报的基础上创办下午版,随日报赠送发行,继而与日报携手共进,充分发挥日报和下午版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6.
11.2亿说明什么──第九届首都图书交易会综述舒轩喧器了几天的中央党校,随着第九届首都图书交易会的闻幂,恢复了平静。而11.2亿元的成交额,在使人惊诧振奋之后,要务的是冷静下来的思考。(一)“阶段性转移”的成效每年一度的首都图书交易会由于倍受我国出版...  相似文献   

7.
撼天雷──惠普1998年全新外设产品中国行实事报导中国惠普公司信息产品事业部从11月6日至11月24日在中国八大城市──北京、沈阳、西安、成都、上海、武汉、福州、广州等全面推出全球范围的“撼天雷”巡展活动,全面推出该公司桌面办公、网络打印和彩色应用全...  相似文献   

8.
近读人民日报,看到编辑给《阿不都尼亚孜找到了父母》一文的生字注上拼音,使我感到亲切,也为此高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许:报刊上的生僻字还是注拼音好.  相似文献   

9.
世界电视和儿童高峰会议在墨尔本举行首届世界电视和儿童高峰会议3月13日至17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举行。这次会议对今后儿童电视广播将有深远的影响。会议组织者──澳大利亚儿童电视基金会会长帕特里莎·埃德加说,由BBC儿童戏剧部主任安娜·霍姆提出的国际儿童...  相似文献   

10.
爱心的奉献──《中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书系》读后郑光中1990年3月30日,联合国在纽约召开了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会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991年3月18日,李鹏,总理在...  相似文献   

11.
记录业绩展现形象系列电视片《文明之火──中国出版业的改革发展之路》开拍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出版业改革发展和巨大成就的系列电视专题片《文明之火──中国出版业的改革发展之路》摄制组已组成并于今年6月11日正式开机。该片由《中国出版》杂...  相似文献   

12.
一片冰心为人民──记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宝鸡日报编辑宁丽君徐文焕,刁江岭在许多走投无路的上访者眼里,这位身材细高、大眼睛、衣着朴素的妇女,有着一颗热烈滚烫的心。她叫宁丽君,今年50岁,在宝鸡日报群工部的平凡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11个春秋。她从不引人注意...  相似文献   

13.
如今,人们把儿童称之为“小皇帝”,“冷漠”、“自私”、“骄横”等成了描述儿童性格特征的常用词,对他(她)们的担忧,如同云空中那一触即发、撞射出扭曲弧光的闪电。然而,更多的人把儿童称之为“小太阳”,这是对下一代寄寓了希望。从社会上推出的“手拉手特别行动”中,我们感受到了儿童那份善良与真诚;从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夺冠者──“背着病重的父亲上学”孩童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风骨;儿童们的心灵世界是纯真炽热的,他(她)们也在用自身哪怕是极其微弱的光和热,营造着空间,创造着生活──给人以光,…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效益为首 图书质量第一──国防工业出版社四十年郭功社国防工业出版社是为适应国防建设需要,于1954年11月成立的中央一级综合性科技出版社。历经40个春秋,国防工业出版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累计出书近6000种,约800...  相似文献   

15.
开创民族出版工作的新局面──全国民族出版工作会议侧记本刊记者文琳1996年1月9—11日,中宣部、国家民委和新闻出版署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民族出版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当前民族出版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做好民族出版工作的新思路,进一步推动民族出版事...  相似文献   

16.
青年编辑与跨世纪出版战略──访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孙琇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新世纪的大门已经遥遥在望,在全国出版界实现“阶段性转移”和制订“九五出版规划”之际,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研究委员会于1995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17.
荡涤污浊──一起特大制贩淫秽书刊案侦破李江1993年2月18B,上午11点。在北京市公安局治安处巡逻指挥中心的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一个紧急会议。此前,公安部治安局电告北京市公安局:在北京地铁站内和站外沿线存在"贩黄"问题。一项专项清理的工作方案,迅速形...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6,(2)
韬奋精神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记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宝鸡日报记者宁丽君卜元,王鹏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毛泽东1944年11月在延安举行追悼邹韬奋大会时的题词)这是一...  相似文献   

19.
提高一般图书发行量的新思──晋中地区新华书店批销中心的启示晋中地区新华书店刘海平我店批销中心是在原批发部的基础上,于1995年11月成立的。批销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凝聚的全区新华书店的力量,较快地显示了集团优势和效应。1996年完成销售额112万元,占...  相似文献   

20.
突出导向注重质量──第八届国家科技图书奖大会在京隆重举行由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八届国家科技图书奖颁奖大会于11月1日隆重举行。本届获奖图书共77种,其中一等奖19种,二等奖54种,译著奖2种,特别奖2种,是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