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交大附嘉定分校、华东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落成启用,全市郊区县则有56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开门迎新";各中小学积教探索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市政府举行"和谐发展看申城"基础教育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基础教育实现高位均衡发展、城郊联动发展的新举措,透露备受关注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上海参加中、高考的政策新进展……2012年9月,教育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开学这些天申城的学校都展现出了新的气象,新的活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上海基础教育如何在高位均衡优质发展、教育资源如何根据人口高峰、郊区崛起等合理、均衡配置,上海如何更好地服务西部、服务全国,这些人们关心的话题随着新学年的到来,也成为上海教育需要回答好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先导,也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现阶段基础教育存在目标错位、管理体制缺陷、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此要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因地制宜地建立多元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现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同时更加关注新生代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上好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作为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之一,上海的基础教育要在创新转型中达到城乡教育、医疗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具体来说,一是要促进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上海教育要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坚持"高位、优质、均衡",不能回避高位,更不能够忽视均衡。近年来,市教委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在城乡结合部布点一百多个学校,并采取中心城区优质校委托管理城乡  相似文献   

4.
上海基础教育正遭遇高位瓶颈,越是深入内涵.越是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城区教育思考如何迈步国际,而农村教育正在破解均衡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虽然深入人心,学生负担却越来越重;教师结构出现断层.但加紧"催生"和"孵化"的步伐有可能导致新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基础教育学校如何适应新常态?如何主动作为,积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如何找准自身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这已成为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作为无锡市北塘区政府为了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而倾力打造的一所九年制实验学校,在办学实践中一直倡导并践行"新平民教育"。凤  相似文献   

6.
如何迎接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上海基础教育共同关心的热点.如何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内涵,如何构建信息化的基本形态,尤其在"校校通"初现端倪、"人机比"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上海中小学信息化校园如何构建,教育信息化如何开展,确实需要人们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学业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简称"绿色指标")为切入口,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全社会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建立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系,对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保持上海基础教育"先一步、高一层"的地位有着重大的作用。目前,课程改革的主要压力来自学生学业评价。考试,是目前学业评价最常用的手段,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学校的发展。"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不教"似乎成为越来越多教师课堂  相似文献   

8.
雷杰能 《江西教育》2016,(Z1):30-32
城镇化发展必然伴随着新的教育问题: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随迁子女就读问题如何解决?大量农村变成了城镇,城市布局发生了变化,城镇教育资源短缺,城市的基础教育如何优质均衡发展?上饶市积极应对城镇化新局,未雨绸缪,高位启动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扩充工程,教育深度均衡发展的破题之笔气势磅礴。上饶市教育局局长张义科说,按照"提升老城区,扩充新城区,补充新郊区"发展思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重新为人们所认识,并且已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教育科研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期.我们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使中小学教育科研实现高品位快速发展,在学校教育规划、文化设计、科研培训、课题研究、名师培养、课程改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10.
王懋功 《上海教育》2014,(28):54-54
9月开学伊始,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市教委推出改革新招,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路径图已经确定,徐汇、杨浦、闸北、金山四区率先试点,然后在全市逐步推广。翁铁慧副市长在开学之初还专门到徐汇区的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小学视察,对徐汇教育过去几年创造的民办托管公办的改革探索实践予以高度肯定。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是多年来上海基础教育探索优质均衡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误区及其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子女机会均等地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相适应,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在某些地方,某些人在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上还存在误区。这些误区倘若不及时进行矫正,势必影响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子女机会均等地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相适应。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在某些地方,某些人在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上还存在误区。这些误区倘若不及时进行矫正,势必影响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常彦 《教书育人》2012,(13):4-5
一、我国中小学发展不均衡的核心因素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国家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建设,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比较而言,目前中小学之间的差距,并不在设备、校舍  相似文献   

14.
教育均衡分为基础均衡和高位均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文化性决定了教育均衡发展应关注文化影响,走向高位均衡是教育改革的应然追求,以文化关怀为切入点科学构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策略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应推进研究范式从绩效主义到文化自觉的转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特色彰显、生态共荣"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文化的推进作用,关注文化影响,加强文化研究,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和区域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均衡发展更是当今基础教育的重大课题。罗庄区正踏踏实实地走在这条道路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促进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内涵、创建特色学校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和变革的新取向。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使教育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热切需要?近年来,知不足而后勇的罗庄区委、区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有效实施"教育三优先"政策,即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议题优先研究、教育投入优先保障,举全区之力为教育"着色"。同时,在临沂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罗庄区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阶段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现在提出普、职教育的"高位均衡",正是为了关注现实和谋求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为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教育的"高位均衡"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进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教育的"高位均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根据我国普、职的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对于实现我国的高中阶段普、职教育的"高位均衡",初步提出几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小学教育在目前的发展中无可避免地产生种种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弊端。这些弊端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沉重包袱。为了舍弃这些包袱、化阻力为动力,必须认真找出中小学教育存在着的种种弊端加以克服和进行重大改革,归纳起来,我国基础教育应实现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的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在不断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和办学条件方面仍存在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必须突破城乡教育水平悬殊这一重要瓶颈,当前,"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和谐教育",已成为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高频率"关键词";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谁赢得了今天的教师,谁就赢得了明天的学校教育"。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在推进"均衡教育"的过程中作用至关重  相似文献   

19.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如何使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对中西部6省(自治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调查,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并就如何保证偏远地区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过建国50多年的发展,我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人才。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市中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同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现象依然突出,教育不公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我市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与关心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人士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