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测试、解算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汞试验是测量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特征的常用方法之一⒚针对该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运用分形理论,对压汞试验数据进行了新的评价——计算出岩层孔隙的分维值,并对分维值的理论、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⒚  相似文献   

2.
通过静态酸岩反应、短岩心和长岩心酸化流动模拟试验及压汞试验研究了河斜171井岩心酸化前后孔隙结构及渗流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短岩心酸化试验得到的渗流能力改善情况较高,而长岩心酸化试验中仅位于前段的岩心与短岩心试验结果相近,而后端则有较大差异。酸化前后的压汞试验结果表明,酸化可有效改善近井地带孔喉大小,且主要改善较大孔喉,有利于提高储层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3.
分形维数是多孔物质不规则程度的度量,本文通过对四种生物质焦样进行压汞法分析,并采用压汞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和两种分形的模型,计算得到焦样的分形维数。结果分析表明:海绵模型和基于热力学计算基础模型这两种模型中,基于热力学计算基础模型比较恰当地反应了生物质焦样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4.
常规四面进汞实验往往不能代表真实的地层情况,其测得的是"视孔喉分布"。为了模拟真实的无限孔隙系统,同时使压汞资料更符合地层实际情况,更能广泛地应用于勘探和开发中,设计制造了一台无限孔隙系统的流动压汞仪。它有以下特点:1能测出在围限压力下的孔径分布;2能测出准确的突破压力;3测试不同围限压力下的毛管压力曲线,能反映出开发不同时期地层压力变化后的孔隙结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性质主要受喉道控制.为了解基山砂体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恒速压汞技术对商550井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储层孔隙结构不均匀,微观非均质较为严重,储层主流喉道分布的徽观非均质差异是渗流能力非均匀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北京东部新近沉积细粒土为对象,结合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实验对黏土组分微观结构展开研究,观察黏土微观形貌并对其结构进行分类,分析不同黏土含量的细粒土的孔隙分布特征,明确不同类型黏土结构对细粒土孔隙结构的贡献。结果表明,细粒土内黏土成分存在形式包括基质和集合体,其中集合体可根据微观形貌分为黏土团粒、黏土碎屑、絮状黏土集合体3类;压汞实验中细粒土在高压区的进汞特征受黏土组分控制,孔径分布曲线说明黏土的结构与含量共同控制细粒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各类黏土结构分别贡献了细粒土内不同尺度范围的孔隙;黏土基质与3类集合体的结构特征来源于不同的形成过程,结构内部矿物连接方式导致不同黏土结构在受力作用下和流体介质中的变形响应差异巨大,从而引起土体宏观性质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求煤热解过程中哈密长焰煤的孔隙结构演化特征,采用压汞法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的孔隙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哈密长焰煤的总孔隙比表面积逐渐减小,在300℃以后略有增加,中孔和大孔在孔隙体积变化中处主导地位;微孔和过渡孔是组成孔隙比表面积的主要孔隙。  相似文献   

8.
郑琪  付国民  董会 《内江科技》2012,(5):138+163
本文采用压汞技术、常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测试分析手段对塔河油田THN1区块三叠系中油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三叠系中油组储层砂岩中主要孔隙类型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微裂缝。以粒间孔、粒间溶孔为主。这对该区的三叠系中油组孔隙结构类型及特征的研究,对于其石油储层评价,乃至预测其油藏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页岩孔径分布范围较广,通过单一方法通常难以准确获取。实验分别运用高压压汞、液氮吸附及低温二氧化碳吸附方法获取页岩的不同孔径分布,分析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而获得页岩全尺度孔径分布。研究表明:高压压汞不能获取页岩的全部孔径分布,其孔径测试范围与储层破裂压力有关;与液氮分子相比,低温二氧化碳(0℃)分子具有较高的平均动能,故可以获取孔径小于2 nm的孔径分布。页岩的大孔隙较少,介孔次之,微孔数量众多,微孔与介孔孔隙体积约占总孔隙体积的86.75%~95.56%。虽然微孔体积占比较小,但其比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页岩气,在含气量计算时仍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泾河油田长8油藏为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压的致密砂岩油藏。本文通过大量样品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压汞实验等分析测试资料,对长8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结构等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并依据岩性、物性、孔隙类型及结构等特征进行储层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受台风暴雨影响,频繁发生泥石流灾害,且大多数泥石流沟仅发生过1次泥石流,具有低频性,因而极大的增加了泥石流的防治难度。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应用分形理论,探讨了雨量、地层岩性及各地貌因素对泥石流影响程度的大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泥石流因素的分维值介于0~1之间,平均分维值大小为0.309。1 h雨量雨强(H1)的分维值比24 h雨量雨强(H24)的分维值更小,说明H1对泥石流的控制作用更强,应该加强对H1的监测与预报。泥石流沟坡角主要集中在30°~40°之间,其分维值最小,而泥石流沟长度的分维值最大,说明泥石流沟坡角对泥石流的影响最强,泥石流沟长度对泥石流的影响最弱。该研究为台风暴雨区低频泥石流的防治重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围绕压汞法测定混凝土的孔隙结构而建立的Menger海绵分形模型和基于热力学关系的分形模型,阐述了这两种分形模型的建模过程及其发展状况,并对它们相应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分形与结构损伤的关系,并得出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衡量结构损伤大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磊 《内江科技》2010,31(4):95-95,205
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和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王洼子地区长4+5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长4+5储层以原生粒问孔为主,喉道类型以细喉为主,部分为中喉。本区孔隙类型主要为Ⅲ类细孔小喉型。储层评价结果为:本区主要发育Ⅱ、Ⅲ类中等一差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其中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分维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回顾;接着,对诸多的文化分维理论予以评述,并分析了不同理论中的文化假设及其相互关系;然后,对跨文化比较维度的价值取向予以归纳、分析;最后,对跨文化管理中文化分维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兴城-丰乐地区有利储层,综合应用了岩心观察,普通、铸体薄片镜下鉴定,岩石化学分析及高速压汞等多种手段,对研究区火山岩岩石类型、岩相、孔隙、裂缝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火山岩主要有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2种岩石类型,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分为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其中次生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火山岩储层的发育程度受成岩作用、风化作用及烃碱流体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X衍射、储层物性分析以及压汞实验等资料,深入研究了延长气田山西组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特征。认为山西组储层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次生孔隙发育改善了储层的储集特性;储层物性较差,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和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是造成本区低孔低渗储层的主要原因;微裂缝的广泛发育有利地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压汞、常规物性等多种分析测试技术,对琼海凸起珠江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表明:砂岩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主要发育原生孔隙,随着深度的增加,次生孔隙所占百分含量增加,孔喉特征则由小—微孔、细—微细喉特征逐渐演变为小—中孔、较细—中喉特征;明确了造成储层横向上及纵向上物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沉积作用;依据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5,(4):61-62
储层的物性下限即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下限的确定对划分有效储层和储量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川东北YB气田大安寨段灰岩储层为典型的特低孔、渗储层,其具有孔隙结构特征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本文结合岩心物性分析资料、压汞实验,综合利用经验统计法、孔隙结构分类法、最小孔喉半径法和孔-渗关系法综合确定了储层物性下限。综合确定的孔隙度下限为1.79%,渗透率下限为0.004 m D。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流动实验受所用的岩心夹持器设备的限制,测试中无论是采取变围压定孔隙压力还是变孔隙压力定围压的方式,均只能对岩心施加径向围压,这与实际储层岩石所受的来自各个方向上的应力不符。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应力敏感性试验测试方法和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克服现有设备存在的不能对岩心施加三轴向应力、密封效果差及安全性不足的缺陷,改进了应力敏感性试验所用的夹持器设备。然后在同一  相似文献   

20.
熊海超  陈伟  方晴  白勇 《科技通报》2019,35(1):9-14
PSP复合管道作为一种新型柔性管道,相关的工程应用标准还不完善,参考API 17J关于柔性管的极限强度评定方法,以钢丝屈服作为管道失效标准,推导出了内压爆破公式。并结合基于Halpin-Tsai的加强层简化理论的平面应变模型,探讨了管道缠绕角度对各个方向变形的影响,论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通过短期爆破试验,发现管道的破坏是以钢丝的齐根断裂为控制条件,爆破值公式解与试验值、有限元及理论解吻合良好。最后,基于工程实际经验,确定不同参数的概率模型,选定相应的可靠度等级及对应的可靠度指标,采用FORM方法计算验算点值,得出内压爆破值设计系数,对PSP复合管在油气长输工程中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