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起凤 《广东教育》2010,(11):11-11
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分"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要判断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运用是否正确,既要辨析其感情色彩,也要辨析该词所在的语境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是德国语言学家赫尔曼·保罗首先提出来的,引起词语感情色彩变化的有客体世界、主体世界、语言世界三方面的原因.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丰富多彩,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有些褒义词以及中性词,逐渐演变为贬义词.二、有些贬义词以及中性词,逐渐演变为褒义词.三、有些褒义词以及贬义词缓慢成为中性词.四、有的词语正处于两种感情色彩的反复出现难以确定的阶段.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是在渐进中完成的,中间往往有一个较长的不同色彩的交叉时期.掌握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情况,才能避免词语运用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语言有感情色彩,词语有褒贬之分。“褒义词”用来表达“褒扬”之意,“贬义词”则用以表达“贬斥”之意。然而,语言是鲜活的,是千变万化的,是在人们不断运用与创造中发展的。你看,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使语言幽默含蓄,生动有趣,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2009,(12):1-1
“考试”,在词典里是个典型意义的中性词,但在诸多学子、家长、老师心目中,却被赋予了太多太多复杂的感情色彩。于是,考试,是酸甜苦辣咸的养分,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点缀,成就了喜怒哀乐的心情变幻,成就了爱又爱不得,恨又无济于事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5.
行业词语跨行业借用向多义性转化是普遍语言现象,其中“下课”在足坛的借用及非专业语义的产生过程中,既具有行业词语借用的共性也颇具独特个性。表现于五个方面:是对新观念的相应指称,行业词语开放的格局和社会用语时尚使其被借用于足坛存在着某种必然,行业的相似及词语的高度社会化使其有被借用并向足球行业词语渗透的可能,是特定语境中借用固有词语进行的有效言语表达,与其他同义词语处于互补分布。  相似文献   

6.
“得”字句中“得”前谓词性成分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得"字句中"得"前的V(谓词性成分).全文分为三部分(1)V位置上的词语.指出V位置上多数是单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但也不能忽略在V位置上还有多音节(包括双音节)的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2)V位置上词语的句法分类.根据V的句法功能,把V分为及物动词性词语、不及物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上大类.(3)V位置上词语的语义分类.根据V所联系的主事动元的性质,把V分为动作谓词、经验谓词和性状谓词三类;根据V所联系的动元的数量,把V分为一价谓词、二价谓词和三价谓词三类.本文还统计了V的各种类型的数量,从中可以看出"得"字句中V位置上各类谓词性词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AA然”是由词根加上后缀“然”构成的词语:其中“AA”是由名词、形容词、动词、象声词重叠而成,“然”是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词缀。本文主要讨论“AA然”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8.
人物对话中,常常带有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这些感情,除选用不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不同的句式表达外,“呀”、“哇”、“啦”、“哩”等语气词,也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不可小觑.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相似文献   

9.
“处心积虑”在古汉语中原本是一个中性成语,但是到了现代汉语中,则一般都用为贬义。通过考察“处心积虑”从古到今用例的演变情况.探讨了“处心积虑’’在现代汉语中的褒贬色彩使用问题和成语褒贬色彩演变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10.
11.
吴琛 《语文知识》2004,(9):22-22
现今的网络、报刊上,“愤青”一词屡屡出现。从字面上看,“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简称,但其实际意义却绝非“愤怒”和“青年”的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12.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真是一个有活力的字眼,在现代汉语里,既有真诚、真理等褒义词,又有真格、真相等中性词,还有天真等在特定语境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染指”一词的解释是:“春秋时,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很生气,就伸指向盛甲鱼的鼎里蘸上点汤,尝尝滋味走了(见于《左传·宣公四年》)。后世用‘染指’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染指”是贬义词。但是,近年来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均出现了“染指”的中性甚至褒义的用法。对此,语言文字工作者们持不同看法。笔者认为,“染指”一词的用法正处在变化中,如果动辄以“误用”斥之,未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4.
程度副词"太"后面所加的中性形容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不可控形容词和可控形容词,分别表示惋惜与斥责两种不同的感情取向.本文运用语义特征理论和句式变换理论,对两类中性形容词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5.
吴卫东 《新高考》2011,(1):18-21
"准确、鲜明、生动",属于语言表达应用能力,一般与"简明、连贯、得体"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2010年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不少试题都涉及这一考点,笔者对此作了些梳理,以期对2011年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冯丽娟 《现代语文》2014,(4):121-124
汉语学习者在使用"女人"时,常常会出现偏误,主要表现在使用"泛化"。这种偏误一方面源于母语的负迁移,另一方面源于对"女人"一词掌握得不全面、不扎实。导致英汉语言不同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从词语内涵、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和构词方式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woman"跟多个汉语词汇的对应关系。最后,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鼓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动词,既能表达贬义的感情色彩,又能表达非贬义的感情色彩,在现代汉语发展的不同阶段,“鼓吹”的感情色彩也在不断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对语料的分析,研究“鼓吹”感情色彩的历时演变,并从认知角度分析其感情色彩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革”时期,传统的褒义词语产生了相当明显的分化,并向正、负两个方向发展。前者是指正常的使用,也包括某些词语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频率的提高;后者正好相反,主要表现为使用范围的缩小和频率的降低,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由褒趋贬。上述分化现象有比较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9.
英语与汉语中都存在具有文化意义的动物词语。英汉中的dog(狗)是典型的动物文化词语,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本文就此问题试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某“核心期刊”曾刊出一篇文章,在评析了几个误用“蔚然成风”感情色彩的例句后指出:“还有一些褒义成语,也常常被误用成贬义的,如‘东山再起’、‘雨后春笋’……”我们正在使用的一本2011年高考教辅书,在谈到“正确使用成语”“从色彩上辨析”“晓褒贬”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