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接再厉     
子晨 《中文自修》2009,(11):51-51
在勉励别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喜欢用“再接再厉”这个成语,可是这个成语中有一个字很容易用错,就是“厉”,许多人都把“再接再厉”写成了再接再“励”。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既然是勉励,那么就应该是鼓励的“励”啊。这就需要了解“再接再厉”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厉”这个字的本义了。  相似文献   

2.
成语言简意赅,内蕴丰富,不少成语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或神话故事,而且还有“主角”。有的“主角”就显现在成语中,比如“愚公移山”。有的成语是发生在这个“主角”身上的故事,比如“铁杵成针”这个成语的“主角”就是李白。  相似文献   

3.
“山清水秀”是一个常用成语,却常见有人写错,总是把“清”字写成“青”字。为什么会错呢?主要是没有弄懂这个成语的结构和含义。这个成语的结构乃是互文。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前后文互相渗透、互相说明的,意义上是合指的,兼顾的。“山清水秀”其实就是说“山水清秀”,很显然,  相似文献   

4.
成语“山清水秀”中的“清”与“青”很容易相混。这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一提到山,大家随即就会想到漫山遍野的绿色。“青山绿水”是我们大家心目中一个常态。不过在这个成语中,“清”和“秀”是相对为文的,是形容词,分别指山水的清异秀出、美好不俗。  相似文献   

5.
“山清水秀”是一个常用成语,却常见有人写错,总肯把“清”字误作“青”字。为什么会错呢?主要是没有弄懂这个成语的结构和含义。这个成语的结构乃是互文。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前后文互相渗透,互相说明的,意义是合指的,兼顾的。“山清水秀”其实就是说“山水清秀”,很显然,把“清秀”写成“青秀”是错误的。在成语当中,采用互文结构的倒也  相似文献   

6.
校园幽默     
含笑九泉上语文课时,老师叫醒了一个上课睡觉的学生:“你可不可以说出一句成语,来形容老师很开心的样子?不过,这个成语中最好能有个数目字。”这位学生想了一想,很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含笑九泉!”  相似文献   

7.
含笑九泉     
《好同学》2003,(10)
有一次,上语文课时,老师为了了解新来学生的中文程度,就随口问了他一些成语。“你可不可以说出一句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很开心的样子?这个成语最好能有个数字,比如一、二、三、四……”这位学生想了想,很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含笑九泉!”  相似文献   

8.
成语谜     
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晚周末综合文艺节目,有猜谜语这个项目节目主持人解释说:谜面是一个成语,故意改动了一个字,要求用另一个成语来说明这一现象。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如谜面是“入花三分”,谜底则是“移花接木”。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很别致,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丰富词汇。因仿造数十则,请同学们猜猜看。  相似文献   

9.
正"匪夷所思"这个成语,现在使用率颇高,文字中、口头上常能见到和听到。但大多数使用者都在成语前加上"令人""让人""使人"之类词,这其实是病句。成语中的"夷"含义就是平常,这里指平常人。成语含义是:不是平常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成语内已经有了"人",岂能在成语外再加"令人"?其实,成语的使用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适合语境,在语气上、语法上、逻辑上与所造句子谐调。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虽常作一个词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时空》2014,(2):8-9,29
【鉴赏引路】 我们使用的成语有很多来自古代的典籍。它们藏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里。“曲突徙薪”就是藏在故事中的成语。这个故事选自《汉书‘霍光传》。读这个故事时,先要学会读懂成语的字面意思,然后要仔细思考这个成语中包含的道理。这样,你就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正确运用这个成语了。  相似文献   

11.
成语绝大部分源于古代,它保留了一些古汉语特殊的句式。(1)倒装句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特殊语序的句式,在成语中多有反映,下面列举成语分述之。①宾语前置“时不我待”这个成语由于是一个否定句式,在古汉语中,代词宾语“我”前置于动词“特”之前,  相似文献   

12.
狗拿耗子     
成语“狗拿耗子”常常与“多管闲事”连用,成为一个偶句成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个成语大意是说,狗去捉老鼠抢了猫的行事,是不务正业,比喻人们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这说明在人们的心目中,狗专门看家、  相似文献   

13.
1.猜谜语。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观动作,猜成语”的游戏。这两幅图中人物的动作表示的是同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吗?  相似文献   

14.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有些老师还经常十分熟练地运用成语中那头“愚笨”的牛来比喻那些“笨孩子”、“傻孩子”、“呆孩子”,好像这个成语是专为他们而造的。果真如此吗?这个比喻确实恰当吗?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出自汉代牟融《理惑论》,大体内容是:古时有个非常有名的琴师叫公明仪。有一天,天气很好,公明仪带着琴到野外去演奏。弹了一会,就有一些蝴蝶小鸟被琴声引来,围着公明仪翩翩起舞。突然公明仪发现在山脚下柳阴里有一头黄牛正在低头吃草,十分悠闲自在,他马上弹了一支十分高雅的曲子。可那…  相似文献   

15.
什么放不大?用放大镜看东西,能把东西放大,用放大镜看字,字也被放大了。但有一个字表示的事物,在放大镜下,虽然看得很清楚,但没有被放大,这是什么?猜成语一个人把一件衣服从水中提起,请你把这个动作与一个成语联系起来,并说出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宇宙人如果在我们附近出现了一个宇宙人,会发生什么情况?请你说出3种符合逻辑的情况。限时3分钟。测测你的智力  相似文献   

16.
大智若愚     
老祖宗造成语真让人佩服,就说“大智若愚”这个成语吧,可以说是深刻概括了聪明智慧的本质。的确,真正的聪明,大聪明,表面上好像总是很愚笨的。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为证:  相似文献   

17.
藏头谜下面成语的首字,连起来是一个谜语,谜底是一个成语。你能先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组成谜面,再猜出谜底吗?()行合一()乎者也()人师表()足常乐()死靡它()进则退()己知彼()民除害()言而喻()法犯法清明时节两纷纷明末清初,一个书生的叔父做过明朝的官,后来变节做了清朝的官,这个书生很是不满。一日家宴,有人提议行酒令,酒令的首句须是一个物件,次句用一个古人名,最后一句用《千家诗》改一字。第一个人说:“我有一张床,送与张子房,张子房不要。为什么不要?春色烦人眠不得。”轮到这个书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能说会道"这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很会说、很能说,即表达能力强。表达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我们应从小开始培养。很多人认为,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言学科的  相似文献   

19.
<正>成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可以说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今天要出场的这些成语厉害了,它们虽然可能不为人知,却个个画风辣眼,故事奇葩……惨绿少年这个成语乍一听就很"惨"很"绿",莫非是用来形容某个卖炊饼的少年的?大家要是这么想可就不对了!这里的"惨",通"黪",指色彩暗淡。惨绿,浅绿,指服色,并不是说悲惨,就如同现在的很酷,并无残酷之意。  相似文献   

20.
提起暗示,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成语“望梅止渴”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暗示效应。这个成语源于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