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今日的过年与我童年时相差很大了。在父母的观念中,过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20世纪50年代,我们从大陆迁台,不仅保留了故乡过年的仪节规矩,也同时增加了不少本地新的习俗,我孩童时代的过年,便显得异常热闹忙碌。母亲对北方过年的讲究十分坚持。一进腊月,各种腌腊风干的食物,便用炒过  相似文献   

2.
做人     
佚名  兰可 《课外阅读》2006,(4):14-14
母亲住进医院,我去守护她。很多人来看望母亲,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补品。每一个人来,母亲都说:“你有心来探望我这把老骨头,我就很感激了,怎么能再让你破费?快把东西带回去给小孩吃。”那些人自然不会把东西带回去。母亲叫我把东西硬塞回他们的怀里,可他们鬼机灵地把东西扔在桌上就跑了。母亲吃不了那么多水果和补品,就叫我也吃,一边看我吃,一边问:“好吃吗?”我说:“好吃。”过了两天,表哥来看望母亲时,手里空空的,没有水果,也没有补品,可是临走时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放在母亲的枕头边。母亲赶紧拿起来,要还给表哥。表哥转身就走。母亲把钱递…  相似文献   

3.
即使在梦里,年轻的母亲也知道要过年了。即使在梦时,年轻的母亲也知道她应该在旅行袋里装什么了——都是些过年东西,她将要与她的婴儿同行,去乡下的娘家团聚。就这样,母亲怀抱着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摆着她们母子鼓绷绷的行囊。就这样,长途汽车载着母亲和婴儿一路飞驰,不想停歇似的飞驰。许久许久,城市已被远远地抛在了后边,而乡村却还远远地不曾出现。铅样的天空锅似的闷住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她想呼喊,但随即母亲便觉出一阵山崩地裂般的摇撼。她的眼前…  相似文献   

4.
年味记忆     
我的母亲出生于改革开放初期,那时虽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人们却十分重视过年。据母亲描述,那时过年难得有新衣服穿,也没有什么珍贵菜肴,但我心灵手巧的外婆总会在快过年的时候,亲手做粉皮、酿饭坨,炸各种各样的小吃,包花样繁多的饺子,制酸甜可口的蜜饯。过年时,母亲可以大快朵颐,吃上鱼、猪油渣、鸡杂、腊肠以及黄焖鸭等。  相似文献   

5.
佚名 《高中生》2013,(16):6
在尘世间,许多东西被我们忘记了。少年时,母亲曾告诫我:"吃饭时,爷爷未动筷子,小孩子决不能动筷子。"我仰头问":为什么?""这是规矩。"母亲正色道。长大后,我当了教师,后又做了记者,在迎来送往、交际应酬中,我才知道,这小小的饭桌上竟有如此多的讲究:什么主位、二位、三位……许多时候,我都搞不清楚该坐哪里合适。后来,我采用了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坐在离门最近的位置,因为这里最卑微。  相似文献   

6.
"东西"趣话     
"东西"两字本是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为东,日落的方向为西,"东西"就是东方和西方,也可以泛指方向。"东西"除指方向外,可以用作物品的代称,还可以引伸来指人或动物。一、指方向。相传,有一个商人,父母去世后进行合葬时,误将父亲葬在西边,母亲葬在东边。违背了当时的规矩。商人遍访亲朋好友求救,看看能用什么法子补救一下。大家一时都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最后求到  相似文献   

7.
小波的爸爸是个海员,常年奔波在海上。小波从小是跟着妈妈长大的。妈妈很爱他,生活上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妈妈也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从小便给他订了不少规矩,如上下楼梯不能蹦蹦跳跳,不准游泳,不准踢球,不准骑自行车,春游时不准爬山……小波逐渐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腼腆胆怯的孩子。别的孩子玩“冲锋打仗”的游戏,他只是默默地在一旁观看;和同学们一起玩,一条小虫子会吓得他哭起来;上体育课他最害怕;做功课时,稍有一点困难就不做了,甚至有次去妈妈单位,见办公室里那么多人,他怎么也不敢进去。  相似文献   

8.
过年     
是多年以前的事。那时候农村生活很困难,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顿好饭,以至于条件稍好些的人家吃顿水饺,其他人家的孩子就以为要过年了。夏家孩子多,没有劳力干活,平时家里没攒下一点儿钱。眼看要过年了,却没钱割肉。老两口商量,把家里仅有的一只鸡卖掉,用卖鸡的钱买一点猪肉。因为鸡杀了只能做出一两个菜,根本不够一家人吃,而猪肉却可以和各种青菜配在一起,炒出许多花样。那年头过年时猪肉也不够卖,又不准私人杀猪。发票。各家各户要凭“肉票”去食品站买肉,一人几两,顶多半斤。还要排队,去晚了的就买不到。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大…  相似文献   

9.
在农村老家,除夕夜吃年夜饭时我家有个奇特的规矩:丰盛的年夜饭上桌后,女人们要先喝一大碗白开水,全家人才能吃饭。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规矩是三十三年前的年夜饭桌上,那年我只有7岁。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农村的生活异常艰苦,父母每天都为如何填饱孩子的肚子发愁。那年的大年三十下午,连续下了几天大雪的老天爷终于睁开了眼睛。街上也响起了稀稀拉拉有气无力的鞭炮声。父亲将墙角的空坛子、凉锅碗掀弄了一遍,重重地叹声气,拎起一把斧头,不顾母亲的劝阻,踏着厚厚的积雪出门了。天擦黑时分,父亲拖着一身冰雪兴冲冲地回来了。他从破口袋里摸出五六…  相似文献   

10.
小波的爸爸是个海员,常年奔波在海上。小波从小是跟着妈妈长大的。妈妈很爱他,生活上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妈妈也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从小便给他订了不少规矩,如上下楼梯不能蹦蹦跳跳,不准游泳,不准踢球,不准骑自行车,春游时小准爬山……小波逐渐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腼腆胆怯的孩子。别的孩子玩“冲锋打仗”的游戏,他只是默  相似文献   

11.
过年的饺子     
攻擂选手:朱依凡攻擂口号:爱读书、爱写作、爱挑战!亲友团助阵:妈妈:凡凡,写作文如同包水饺,既要语言美(就像水饺的外观那么漂亮,又要有思想(就像水饺的馅那样味道鲜美)!要说我最喜欢吃的东西,那就是饺子了。有句老话不是说:好吃不过饺子嘛!饺子是我们这儿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我盼望过年,更盼望过年的饺子。终于,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了,热腾腾的饺子出锅啦!只见  相似文献   

12.
渴望亲情     
岁月匆匆,谈笑间,青年时的朋友都一个接一个地做了母亲。一天,一位老朋友来我家做客,说起了心里话:“以前只颐忙事业、忙家务、忙儿女了,难得去看看老人。过年过节回去一趟,也颐不得说几句话儿,放下东西就想走——原以为多送点好吃好喝的,就尽了儿女的孝心了。”  相似文献   

13.
求签     
我不迷信,然而母亲相信,她总是不辞辛劳地去佛堂求签,希望我有好运气。我读小学时是母亲的骄傲。过年时,母亲拿出我一年的收获——一张奖状,小心翼翼地贴在已贴满奖状的墙  相似文献   

14.
娘家的饺子     
母亲爱吃饺子。每次我们回娘家,母亲总是说:“趁着人多,我们包饺子吃吧。”我们心里都老大的不情愿:“都什么年代了,还吃那种做起来麻烦又不怎么好吃的东西。等包出来,累都累死了,谁还吃得下?”可母亲喜欢吃呀。母亲说过,她小的时候,过年都不一定能吃上一顿饺子。没办法,我们也只好一起来帮母亲包饺子。猪肉馅的、白菜馅的、韭菜馅的、芹菜馅的,每次都是热腾腾地摆满一大桌子。可我们每个人才只吃那么几个,妹妹更是宁愿啃干馒头,也坚决不吃一个饺子,就像跟饺子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母亲急得叫叫这个,又请请那个,嘴里不住地…  相似文献   

15.
筷子     
王清廉 《新读写》2008,(2):27-28
饭菜在小桌上摆好了,妻子递给我一双筷子。这是一双长短不一的筷子,眼前,不禁浮现出了当年母亲吃饭时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我们家的电视从来就不是为我开的。在爸爸妈妈眼里,这个也不能看,那个也不能看。电视机的发明本来是件大好事,可是怎么好像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呢?您不信我的话吗?看看我记录下来的几段对话您就明白了。 一、不准看动画片 母亲:怎么又在看这种幼稚的东西? 我:这不是幼稚! 母亲:不是幼稚是什么?你看那个女的穿得像什么样子?笑起来像个疯子l 我:这是夸张、幽默的手法,好玩嘛,您怎么连这个也不懂? 母亲。好玩什么?又玩不出100分。考试如果考动画片,我绝不拦着你,可问题是考试会考动画片吗?三岁小孩看的东西,你一个中学…  相似文献   

17.
我把桌上的东西全都摔到地上,说不出-句话,我想这时的我,应该像头受伤的小兽.母亲没有说话,只是蹲下身,把我摔乱的书和笔捡起来,然后走出我的房间.  相似文献   

18.
章毓光 《家庭教育》2008,(11):30-31
案例 一位愁容满面的母亲向我讲述了她的烦恼。 “今天我进儿子房间,看他很慌张地往床下塞东西。等他去学校后,我从他的床下找出来的竟是一本色情小说。我翻了一下,这本书好像不是租来的。租来的话,翻开来这页上会有很多租借记录。过去。他借过一次,也是讲这种东西的,我知道的,要交定金,书的扉页上有记录的。儿子的零花钱我控制得比较严,这本书很可能是偷拿的。上次骂过,以为他不再看了,想不到居然去偷拿了。我该怎办啊?还有。我整理他的房间时,在桌上的讲义里,发现还夹着这种纸头!”  相似文献   

19.
回家过年     
我的生命之树有多少个年轮,我在父母身边过年,就有多少次了。我是农民的后代。当我与1963年的春天一同来到这个世界,我就与那个山村、那个家庭有了割不断的联系。孩提时的我尽管泡在苦水里,可是过大年那一天,桌上难得的鱼肉,村上热闹的场面,父母少有的笑容,总是烙印在我记忆的深处。我当时天真地想:好不容易才熬到过年,过年真好啊!有时盼过年盼急了,就想:为什么不一个月过一次年呢?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年     
母亲辛劳一年,就是为了让一家人过上好年.在那些没有实现"天天吃肉当过年"的漫长岁月里,过年,就是村庄上最耀眼的明灯,那盏灯点亮了母亲一年的时光. 猪是必须要养的,鸡是必须要喂的.农历二月二传统的春耕节、农事节一过,母亲张罗着到乡场上买回两头小猪,一头备着过年,一头备着为一家人添置过年的新衣.母亲把早就选好的最大的鸡蛋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