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真理与约定     
真理具有多样性,它是由事物性质及人的认识的多样性所导致的,这种多样性决定了真理的多样性。真理具有个体性,最初都是个人发现的,最终被社会承认以后才被确认为真理,这就是说,真理是个人发现的社会存在形式。真理的个体性还意味着真理必须以个人的自觉接受为前提,真理不应强加于人,真理也无须强加于人。真理是社会的约定的结果,由个人的“意见”转变成真理的过程就是真理的约定的过程。真理具有全体性,即任何真理都包含着求知的因素,因而任何真理都不是绝对真理。实践检验只在最终证明的意义上是惟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检验存在着局限性,那些被检验为错误的东西往往已经无可挽回了。  相似文献   

2.
据说,真理和谬误一起下河洗澡,谬误趁真理不注意,上岸偷偷穿走了真理的衣服。真理发现后为时已晚,因而躲在河里不敢上岸。而谬误却穿着真理的外衣在大街上招摇撞骗。正因为这样,生活中的所谓真理,往往是谬误披着真理的外衣,而真理只要一露面,便是赤裸裸的。 世界上之所以谬误常占上风,真理却不敢露面,就是因为谬误常以真理的面目出现,真理则常被众人拒之门外。 赤裸裸的真理@田永明  相似文献   

3.
真理论有别于本体论,真理没有本体论意义,给予真理以本体论意义将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把真理定义为客观真理和具体真理的统一,存在许多逻辑问题。真理只能被定义为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4.
真理观中的许多问题,如正确感性认识的真理性问题,真理的价值性,客观性问题等,一些传统的观点并非都是完整严密,科学正确的,正确的感性认识不能被称为真理,价值性和客观性都不是真理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实用主义主要代表的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在真理观上反对真理是思想和对象之间的客观性符合,而认为真理是由具体、历史的群体约定的,避免不了群体因素随机性、流动性和开放性的制约,与实在无关,真理的实现更多地要依靠文学等媒介的“叙述”。这种真理观用想像力代替了理性,用希望代替了知识,同时赋予文学真理指向的意义。一是文学成为真理多元话语中不可或缺的一元;二是文学的性质得到重新理解,传统的反映论被消解了;三是文学批评只有采用民主的、谈话的和面向现实公共生活领域的态度,才能实现文学理论真正的价值;四是文学作品的真理指示意义不仅仅被束缚于作品本身,而是在文本的各种诠释中体现出来,即在交流中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6.
被我国哲学工具书及教科书普遍采用的“真理客观性”观点均认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所以真理也是客观的,真理与客观真理是等价的范畴,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笔者以为,这些几乎是常识性的观点,它的基本论据、推理过程及其结果都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和内在矛盾,因而从根本上说是站不住脚的。现就笔者对其存在的疑义举要如下:一疑──“真理客观性”观点与实践标准相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中西部金色的田野到青翠的巴勒斯坦的古老王国,那些留心观察的人共享着同一个快乐真理。近来这一真理被阐述为:四月的雨孕育五月的花。这一真理预示光明会从黑暗中进发;刚强生自软弱;如果你敢确信,生命会从死亡中萌发!  相似文献   

8.
异步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特点和实质,即是异步教学的基本原理,要搞好异步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把握住异步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特点和实质,然后才能用其机动灵活地指导异步教学实践,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规律性与灵活性是一对矛盾,规律性是灵活性的集中表现,灵活性是规律性的具体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一旦真理被认识,就要充分发挥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校利同志在其《“客观真理说”的内在矛盾》(《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流行于我国哲学界的“客观真理说”是出于对列宁论断的片面的误解。是用被反映的客观来证明作为反映的客观,从而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真理与客体相等同,把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相混淆,将真理实体化、本体化,完全是在本体论意义下谈论真理,否认了真理是主观认识的范畴,排除了真理的认识论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与实践标准相矛盾的,并且不能合理地说明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据此,李校利同志提出要“放弃‘客观真理说’”,认为“放弃…  相似文献   

10.
论真理的主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主观性是指在被认定为真理的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与它所指称的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属于主观臆想的内容。真理主观性以真理量的存在为前提。真理主观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根源。承认真理在内容上具有主观性,既不违背真理唯物论的原则,又可以加深对真理辩证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真理的形式问题一直受到冷落,但实际上,对真理形式的理解涉及到真理论的深层次问题。真理的形式并非是纯粹主观的,被公认为真理形式的语言、概念、判断、推理是客观的或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存在形式是科学理论,情感、意志、感性认识、孤立的概念、判断、推理都不是真理的形式。真理的形式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讨论真理形式的属性必须根据实践的需要来确定  相似文献   

12.
普特南试图通过批判塔斯基的真理理论,批判那些认为真理问题或是通过去引号理论、或是通过真理语义学、或是通过二者的结合已经被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的观点。普特南对塔斯基真理理论的批判指出了试图通过形式逻辑彻底解决哲学的真理问题是不可能的,形式化处理没有任何的哲学承诺,而真理是一个实质概念。真理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路径,这体现了真理研究的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窦娥冤》中的女主人公窦娥坚信“烈女不嫁二夫”是不易的真理,这样的婚姻观是剧作者关汉卿的婚姻观在艺术中的反映。不过,窦娥在思考妇女的命运时,又对这样的“真理”萌生了朦胧的或不自觉的怀疑,这种怀疑被关汉卿极其微妙地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4.
绝对真理是辩证地理解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人们承认有客观真理,就必然要承认有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客观真理是同一个真理,并非指不同的真理。绝对真理同时具有相对的性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也是同一个真理,是真理内在矛盾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略论真理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任维德(内蒙古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关键词:真理,科学性,价值性真理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真理二重性的具体体现,是真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却又是研究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以往,学术界或教科书对真理二重性的论述,多集中于真理的...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之所以被人毒死,根本就不是因为他发明了新的真理和新的神祗,而是因为他想要他的那些个真理和神祗来说明一切。如果他安安静静地坐在家里写他的书,或在学院里教他的课,人们才不会动他呢。就连柏拉图,人们也会让他平安无事的!当然,当他连着他的那些个理念突发其想地想要干涉独裁者的事儿时,连他也差点儿没被陷进去,但他比较便宜地脱身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冯契的具体真理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契主张真理是具体的,界定了具体真理的含义,指出了把握具体真理的思维形式,阐明了具体真理的形成途径,探讨了具体真理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自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理符合论”,其后各派逻辑真理论者在共同接受的“真理符合论”前提下,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认识论解释,这对推动真理论的发展,引发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真理、把握真理,起了积极作用。真理“不仅仅是单向的符合关系,而是双向的互适关系”,这就为创造性地改变世界的实践真理论,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真理的主观性是指真理与主体的相关性,它不仅表现在真理的形式上,还表现在真理的内容、载体、检验标准和价值属性上,从这五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真理的主观性,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清除在真理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真理是具体的。因为:真理是全面的;真理具有系统性;真理是过程;真理具有矛盾性,它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一元性和多样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对立统一;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具体的,对真理必须采取具体的历史的态度,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