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语言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每个同学都能在日常生活中领略各国不同的文化风情。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我有时也会有种种错觉,感觉自己置身异国他乡;我常常从外国朋友身上看到他们民族文化的缩影,而我的外国朋友们也和我分享他们在中国的种种疑虑或是喜悦。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到国外去,或者外国朋友到中国来,言谈中觉得他们对中国的情况比以往了解得多了。这自然与中国地位的上升有关,也是我们注重对外推介的结果。谈到中国的文化艺术,经常有外国人提到“茉莉花”,有的还会哼上一曲,不过,哼的只是歌曲《好一朵茉莉花》。有的人问我,这首歌是不是能代表中国音乐或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汉语言文学一直是我国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人民更好认识中国的一个极好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外国朋友可以学习到我国的文学精华,同时通过我们的文学对我国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打开国门,更好的与国外的朋友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一旦他们学习了汉语言文学,他们就会对中国文化更感兴趣,对中国更有了解,这一切都有助于我国的发展。当然,我国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的采取措施来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只有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解决,并合理的创新教学方式,我国才可以更好的与国际接轨,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到国外去,或者外国朋友到中国来,言谈中觉得他们对中国的情况比以往了解得多了。这自然与中国地位的上升有关, 也是我们注重对外推介的结果。谈到中国的文化艺术,经常有外国人提到"茉莉花",有  相似文献   

5.
正是因为在那里结识的这些朋友,才使这个城市变得更加有生气和温情;通过他们,才使我们对法国的文化、法国人的生活有了更加实际和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依托了他们,我们一家的生活才变得更加便利、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徐复观和钱钟书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形成两种典型的范式,他们有不同的学术立场、思想旨趣、研究重心、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这不仅来源于他们不同的个性和学养,也基于与大陆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皆致力于激活中国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向世界。研究其不同的路径,对整理中国20世纪学术史及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文化的建设会有一定意义,徐复观先生的研究以保留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纲维为前提,重新打造中国文化;钱钟书先生则是搜取中国文化中的因素以接通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7.
袁睿 《家教指南》2007,(5):15-18
范冬曼32岁那年才生下女儿金小溪。当时,她与丈夫金健已经在美国的博士后流动站深造,范冬曼在一所大学教书。他们很重视对女儿的教育。从金小溪牙牙学语起,就开始对她实行双语训练。在金小溪快3岁的一天,金健夫妇的一些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金小溪一会儿用普通话与中国朋友交谈,一会儿用英语和外国朋友对话。大家惊叹不已,纷纷夸奖。大家的夸奖令金小溪得意极了,她更加起劲地用两种语言和大家说个不停。金健夫妇觉得女儿很给他们争面子,朋友走后,他们特意带女儿去商店买回了她一直想要的昂贵的飞机模型。  相似文献   

8.
《海外英语》2013,(8):62-63
我的朋友埃文斯夫妇(DavidandJanEvans)亲自签名并把《文化相聚》寄给我,这是一本由他们和张子清教授一起主编的中文书,JanandDavid还曾经是我的hostfamily,夫妇俩作为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自1988年起曾先后三次到中国的云南、广州、南京教学和校际交流.他们对中国及中国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收到这本书后,就利用周末时间一口气读完,有点爱不释手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朋友给我们一些生活中的教训。朋友让我们懂得了爱情。朋友与我们一起探索人生的真谛。朋友同我们一道深思熟虑,告诉我们他们认同什么,对事物作出什么判断。他们帮助我们树立信心。用他们的言行,为我们示范什么是真,什么是诚,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信心,什么是恩惠。他们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感到寂寞,需要陪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朋友"是中西方共有的"泛人类"经验与文化,但在中西方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其概念与内涵的理解却具有很大差别。中西方"朋友"观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系亲疏;二是时间长短;三是相处之道。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与社会组织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朋友"观和交往习惯。其次,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是形成不同"朋友"观的外部原因。再次,中西方不同的历史经历与民族性格是形成不同"朋友"行为的基本原因。最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决定他们对"朋友"观念的不同理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到国外去,或者外国朋友到中国来,言谈中觉得他们对中国的情况比以往了解得多了。这自然与中国地位的上升有关,也是我们注重对外推介的结果。谈到中国的文化艺术,经常有外国人提到“茉莉花”,有的还会哼上一曲,不过,哼的只是歌曲《好一朵  相似文献   

12.
今夏,有一学生去美国参加夏令营回来,结交了很多美国朋友,经常与这些老美网聊。一天他向我请教一个问题,他不清楚他的美国朋友为什么在聊天中称呼中国Red China.red一词在这里是什么含义?我告诉他.颜色中常常蕴涵着丰富的联想意义,它们的联想意义受民俗、地理环境、宗教等因素的制约,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英语在使用颜色词时所选择的喻体与汉语的就不尽相同。例如:红色(red)在大多数文化中与“热情奔放”相联系。在英语中,红色也表示为信仰和博爱献身。如在某些圣餐仪式上穿红色,在教堂装饰中用红色怀念殉难先烈。同时,在英语民族概念中“red”又是同流血、牺牲、殉难相关。red会令他们联想到可怕的东西,特别是在现代。它更多使人联想到火、血、王权和革命。它的反面含义是专横、暴躁和傲慢。英语中大写Red意指“左翼政治主张,共产主义者与(前)苏联及任何共产主义国家有关”。Red是“政治上激进”的代名词。他的朋友用Red China也是受到西方媒体对中国大陆宣传的影响。但无论如何。他用Red China来称呼中国大陆至少可以说明,在他们眼里大陆和台湾都属于一个中国。听完我的讲解,这位学生恍然大悟,原来颜色里面还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豁达的境界     
刘雁 《阳光搜索》2005,(10):21-21
我喜欢找一些豁达的人做朋友,跟他们做朋友,你的个性也会变得豁达一些。豁达了,做人才会快乐。有些人的朋友尽是心胸狭窄之辈,他们的世界,充满勾心斗角和各种刻薄的批评,跟这些人做朋友,你早晚会变成他们那样子。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使他们提升道德品质。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包括策论、诗、词、曲等各种不同的文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传统文化视域设计文言文教学策略,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小作者在信中给我们讲述了一段童年的往事:与妈妈的外国朋友一起玩以及外国朋友送给她一些小人书的经历。虽然美国朋友已经离开中国多年,但是他们播下的友谊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让我们祝愿中美友谊万古长青。作者叙事清楚,感情真挚,可见英语基础非常扎实。  相似文献   

16.
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真诚,真心认他们做朋友,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做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国作家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现代中国作家深受“五四”时期反传统的思想氛围的影响,因而他们大都否认和讳谈自己同传统文化的血缘联系。但事实上他们却以各种方式保持着同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传统文化已经浸透到现代中国作家的意识与潜意识的层面,作用于他们的人格建构和审美情趣。探讨现代中国作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把握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心态及现代中国文学的自身特质。  相似文献   

18.
文坛有南施北钱之说,将他们相提并论,不仅仅因为他们是集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大学教授于一身的文学大师、学界泰斗,还因为他们都是学贯中西、通今博古的智者。他们还有着相同的品格: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但又持之以恒地为丰富中国文化而探索追求。然而因为他们性格秉赋和人生观的差异,他们对待文学和对待人生又有诸多的不同。他们用不同的文学方式,创造并丰富着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读书     
前几天回到老家,见到邻家的几个伯伯、伯母,他们让我有时间帮助教育教育她的孙子孙女,告诉他们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听了她的话,我突然想起我的一位老师讲述的一件事:这位老师在耶鲁大学读书选修了中国历史文化课,遇到了一位美国人,后来熟悉了,了解到这位美国朋友是辞去了收入丰厚的工程师工作,专门来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我的老师就跟他打趣说:“那你毕业以后的收入就大不如以前了,你会觉得后悔的”,没想到这位美国人一本正经地说:“我受了教育,个人得到了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的…  相似文献   

20.
屈原、陶潜、杜甫、苏轼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流大诗人,他们的诗歌和人格,在各自不同的时代树立了士人文化的一座座主峰。他们共同生命的体验和精神境界就是儒家的“践身心之则”。这既造成了他们生命困境,也成就了他们的诗艺创造的典型性。他们的文化心态,不仅是古代士大夫的特殊心态,且是中国有理想的知识分子的共通心态。他们的诗歌遗产不仅属于中国文艺,且属于中国人文精神的一份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