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第77~7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页、第7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意义和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操作、推理、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意义.教具: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表格、幻灯片.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第77—7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通过摆长方形的活动,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通过不同形式,优化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教学重难点]1.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1.引导学生通过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出所给长方形的面积,进而引到学生用小正方形摆出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教学目标】1.在操作实践中,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猜想、分析、推理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尝试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简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掌握图形的含义和大小比较,单位面积等知识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解决简单几何图形问题的能力,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平面图形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通过有序观察,动手实验,合作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7.
这样引进好     
顾老师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看着图议论纷纷,答案不相同。老师接着说:到底哪个面积大呢,凭眼睛看不行,我们可以通过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大小来判断。那么,怎样来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老师就教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23~125页的内容。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运应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小学平面图形面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及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在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遵循"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各种图形面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统编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节,是学习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学习本节课应达到以下目标:①能正确运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②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③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围绕这一组目标,常德市育英小学谭国湘老师是按以下的程序来组织教学过程的。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二、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正确计算。2.能估计给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3.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归纳的思想,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抽象美。三、教学准备长5分米、宽1分米和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各一个,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若干个。四、教学过程设计1.再现旧知,灵活运用。(1)教师出示边长分别为1厘米、1分米、1米的正…  相似文献   

12.
宋金凤:各位老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如此。一篇科学的教学设计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推进课改实验,推出精品课,也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教研计划,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设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内容的探究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学生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适宜学生探究学习。那么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呢?下面请各位老师就“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初步感知不完全归纳法,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4.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媒体1.电子实物投影。2.每个小组三张长…  相似文献   

14.
一、铺垫复习“修媒体演示:投影屏幕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国”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已经掌握了?当学生回答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已能计算”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相似文献   

15.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与计算是小学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可有时题目没告诉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边长,却要我们求它们的面积。这能行吗?暑假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万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17.
一、内容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开展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这是一  相似文献   

18.
胡桂霞 《山东教育》2013,(Z1):76-78
本单元主要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较大的面积单位。其结构如下: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为认知基础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组成.这些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什么是面积,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段步兰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123、P124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