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深化教学改革,拓展主体实践活动是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需要树立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人施教的教学观。只有进行全方位配套改革,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笔者认为,新世纪需要创新人才,高校领导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灵魂,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浅谈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创新人才的宗旨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受到充分的重视。本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旨在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高职院校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因此,要从教学观念、教师素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来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培养与造就富有创新的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战略举措。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因此,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只有坚持教育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德育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因此,要把创新教育融于德育课教学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许文杰 《现代教育》2003,(17):75-7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把人类一切创新潜能都解放出来,培养具有丰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 而创新的基础在教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一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二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三要打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要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有层次的、由潜在而外显,从相对自我创新到相对社会创新的过程,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各个教育阶段也有其相应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总量中只占极少数,却创造了大多数科研成果和全部的尖端科研成果,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因此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决定其培养方式,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是:惊异、专注、敏捷。与之相对应,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是:特长发展、自由发展、卓越发展、机制发展。通过恰当的培养方式,把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变为...  相似文献   

12.
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践平台上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和高度统一。对创新人才而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的条件,能力是创新的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点燃创新激情的文化,需要训练创新思维的舞台,需要滋生创新思想的土壤,需要培养创新兴趣的氛围。笔者论述了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并从知识结构、素质培养、能力训练、实践教学和创新文化方面阐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与知识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引进优秀人才,加速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培养;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评估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开创人才培养质量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产合作,是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重要途径。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当前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对策: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机制;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分析与能力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人才有工程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应着一个具体明确的生产实践环节,且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新时期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主要有专业技术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情绪情感调节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分为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即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学用结合为途径和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基础。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是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专业建设创新、课程设置创新、授课方式创新三方面阐述了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导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角度出发,根据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阐述了其在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就当前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加强环境建设、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更好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主培育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实现科技自主创新的前提与保障,拥有较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必然拥有高声望且具吸引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目前的人才战略依然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的路线,高水平科研人才主要依赖外部引进,甚至诱发了外国学位优于中国学位的社会认识,加剧了我国优秀人才大量流失和出国留学的日益低龄化现象,进一步弱化了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和声望。这就是所谓的科技自主创新与人才外部依赖之间的逻辑悖论。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到创新不仅是一种新思想、新产品,更是一种新文化: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不仅是学生,是未来的研究者,更是现在的科学研究主力军:创新不仅仅是少数精英活动,更是世代累积的过程。在国际化背景下,人才流动不是互惠的,拥有高声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发达国家成为最大受益国。为了避免从技术的外部依赖大国走向人才的外部依赖大国,实现人才大国到人才强国的转变,中国政府必须制定可持续的人才战略,选择多元化的政策工具,培育积极的学术文化环境,构建自信自主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哲学的存在方式应该而且必须表现为一种寻根究底的追问方式。经由这种追问,"钱学森问题"的深层意蕴向我们显现出来:创新、创新人才及其培养绝不是某种工具化的东西,创新是创新人才和大学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只有依照创新人才的生存方式的本性让创新人才充分地自我生成,人们才能够达成追求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2011计划"开启了新一轮高校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它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新的协同创新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是一项艰巨的教育工程。皖西学院虽是一所新升的本科院校,但是在协同创新模式下,也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并为如何构建协同创新模式下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发展策略提供了案例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